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全文废止​】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全文废止
杭政办函〔2016〕86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19年9月30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杭政办函〔2019〕75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杭政办函〔2022〕76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结果的通知》(杭政办函〔2024〕62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8月1日


杭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



  为推进服务贸易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推动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 》 ( 国发〔2015〕8号)和《国务院关于同意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国函〔2016〕40号)精神,结合杭州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主动对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依托产业优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发展,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增强服务出口能力,打响“天堂西湖·杭州服务”品牌,提高杭州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在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便利化水平、健全统计体系、创新监管举措、优化财政支持等方面大胆探索,重点发展信息服务、文化服务、旅游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教育服务和金融保险服务等六大优势产业;加强对试点成果的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适时调整试点工作、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2.创新引领,高端发展。大力推进信息经济和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健康、时尚等产业集群建设,鼓励服务贸易企业大胆创新,积极培育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文化内涵的服务贸易新业态,占据国际服务贸易产业链高端。
  3.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参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宏观指导、环境营造、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职责,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4.产业支撑,协调推进。注重杭州本土特色产业与对外贸易协调发展、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依托我市信息经济、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带动“杭州服务”走出去;以服务贸易的发展,推动货物贸易附加值提升。加强部门协同协作,强化政策衔接落实,形成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合力。
  5.立足试点,着眼发展。大胆开展先行先试,力争在2年试点期内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环境营造、政策创新、模式再造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机制性、体制性成果,促进杭州服务贸易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通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不断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力争在2年试点期内,杭州服务贸易增速达到15%以上,到2017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30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到110亿美元。到2020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280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突破135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逐年提高,服务贸易产品结构日趋优化,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文化内涵的服务贸易新业态比重逐年提高;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布局逐步均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额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协调机制,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由杭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试点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实施,定期研究、协调试点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服务贸易专项资金使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管理、数据统计、工作考评、人才培养等促进全市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文件,条件成熟时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加强杭州国际服务贸易协会等行业协会建设,切实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服务贸易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及时解决企业相关诉求。
  (二)服务“走出去”,加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力度。
  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专业市场、专卖店、“海外仓”等,拓展杭州产品的海外营销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投资、建设和管理,积极构建跨境产业链,带动货物、服务、技术和劳务出口。
  (三)围绕重点领域,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
  在信息服务、文化服务、旅游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教育服务和金融保险服务等重点领域认定一批示范企业和服务出口名牌,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服务出口。
  充分利用杭州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文化、旅游等领域品牌资源,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服务贸易海外推广平台、项目对接平台建设,巩固美、欧、日等传统市场,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确定一批境外重点服务贸易展会,在境外自办外包、文化、教育、旅游等服务贸易展,推动杭州服务贸易“走出去”。
  积极培育一批服务贸易示范园区、文化出口示范园区等服务贸易特色园区,引导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向云栖小镇、梦想小镇、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等特色小镇和特色园区集聚。
  (四)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
   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单一窗口”平台和六大体系为依托,创新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监管方式,实现服务贸易各环节的电子化,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进口用于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并随相关服务复出口的料件,按现行政策规定实施保税监管。
  (五)安排扶持资金,优化服务贸易支持政策。
  在用足用好中央专项资金基础上,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服务贸易示范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际认证、风险防范以及示范企业和重点企业培育、重点领域业务拓展、专项统计、服务贸易自由化、产业研究、业务培训和服务贸易促进活动等工作开展。
  鼓励在杭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融资产品、担保方式和服务模式,探索“科技文创金融”等与服务贸易相配套的特色金融服务,积极为“轻资产”服务贸易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六)创新统计方法,健全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探索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统计方法,建立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区县(市)为重点、行业为依托、平台为支撑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不断扩大统计覆盖面,实现应统尽统。
  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及时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加强与服务贸易专业智库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交流合作,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政策动态,定期发布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咨询服务。
  (七)强化评价考核,创新服务贸易监管举措。
  将服务贸易相关情况纳入“信用杭州”建设,根据“信用杭州”平台相关信用信息记录和信用评价,建立监管部门信用认证和第三方信用服务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服务贸易主体实行差别化分类监管。推动海关、文化、税务、旅游、金融、科技、市场监管等服务贸易监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信用认证体系,并作为分类分级监管的主要依据。将各监管部门的信用认证信息统一纳入“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方便社会各界查询。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规则、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境内外合作等方面的作用,维护企业利益,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共同应对风险,塑造杭州服务贸易整体品牌形象。
  强化考核激励。建立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工作考核体系,发挥考核工作的导向激励作用。
  三、重点发展领域及目标
  (一)信息服务贸易。
  依托杭州信息经济发展,发挥华三通信、海康威视、大华技术、浙大网新等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物联网产业中心建设,巩固通信服务、物联网服务、金融服务外包等领域发展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文化内涵的服务外包和数字安防、网络通信等优势领域,推进信息服务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内容服务转型。
  (二)文化服务贸易。
  整合资源,培育、认定一批具有杭州特色且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文化贸易重点项目,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品牌。推动两岸文创产业合作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建设,提升国际动漫节、文创产业博览会国际化水平,大力促进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影视创作、数字出版等文化服务出口。支持和鼓励我市文化龙头企业“走出去”,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在讲好“杭州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做大做强文化贸易,显著提升文化贸易交易额。
  (三)旅游服务贸易。
  充分发挥我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利用西湖和京杭大运河两大世界遗产的优势,多层次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丰富旅游休闲产品,打造文化杭州、休闲杭州、生态杭州、商贸杭州等旅游品牌。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不断完善机场中转旅游服务体系。开辟杭州至欧美、澳新等远程旅游市场的国际新航线,鼓励增加已有国际直航城市的航班频次。加强与全球旅行商的战略合作,加大境外推介力度,推进杭州旅游产品在全球销售。制定旅游国际化新一轮行动计划,促进旅游业“四位一体”转型发展。
  (四)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
  推动跨境电商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双轮驱动转变。鼓励和引导服务贸易企业整合内外资源,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服务贸易”新路径,不断扩大淘宝、天猫、网易等知名电商平台服务贸易的交易量,大力支持浙江华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专业影视产品及相关衍生产品跨境交易平台的发展。
  主动依托境外营销网络和海外仓建设,扩充国际转口贸易、国际物流、中转服务、研发、国际结算、分销、仓储等功能,探索建立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业务形态体系,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服务范围。
  及时总结跨境电商货物贸易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叠加优势,着力梳理、总结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中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将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打造成杭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亮点和名片。
  (五)教育服务贸易。
  充分发挥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在杭高校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鼓励招收本科、研究生等学历留学生以及语言类外国进修生,以高校国际联合学院、中等学校国际班及社会化国际培训机构为平台,促进境内外学生的双向交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