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失效​】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失效
杭政办〔2011〕8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19年9月30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杭政办函〔2019〕75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杭政办函〔2022〕76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结果的通知》(杭政办函〔2024〕62号》规定,全文失效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实现“十二五”期间我市商贸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目标
  通过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休闲美食业发展等途径,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到“十二五”期末,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购物天堂”,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1.加快形成城市核心商贸区和若干商圈。以现有商业为基础,加快改造提升武林广场、湖滨、吴山广场、西城广场、庆春广场等核心商圈,努力构筑现代化、开放型、立体式的杭州商业核心区;以余杭临平、萧山城厢镇、杭州经济开发区高沙商业街、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的星光大道和塘栖、良渚、余杭、义蓬、瓜沥、临浦六大乡镇为中心,加快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打造区域性商圈。
  2.大力引进国际品牌。大力发展国际著名品牌连锁专卖店,有序发展大型商业购物中心,鼓励支持大型商场、国际名品街引入更多的国际品牌;推行百货商场错位经营、时尚经营,发挥引领消费的作用。
  3.融入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支持商贸服务企业参与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重点抓好一批以商贸服务业为主体的综合体商业业态规划和商业网点建设,增强城市综合体商贸服务功能。
  4.深化商业特色街区建设。提升老街区、培育新街区、创建名街区,加大新一轮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力度,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县、市)级商业特色街区共同发展的格局,努力打造商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国际知名度高的特色街区;加快杭州延安路的整治改造,优化其商业定位和布局,打造杭州市标志性、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化商业特色街。
  5.打造“双铁”商贸商圈新亮点。以杭宁高速铁路和地铁建设为契机,全面规划和推进以“双铁”站点为核心的“双铁”商圈建设;加快地铁上盖物业项目的商业业态规划和招商工作进度,打造“双铁”商贸商圈新亮点。
  (二)推进“美食之都”建设,加快休闲美食业发展。
  6.加快餐饮业品牌化、国际化、规模化发展。实施餐饮国际化战略,制定并实施杭州餐饮国际化行动计划,引进全球餐饮品牌,提升本地餐饮服务水平;鼓励支持优秀品牌连锁餐饮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加速杭州餐饮业向国际化市场拓展进程,推动本地餐饮业转型升级。
  7.打造休闲、餐饮品牌。重点培育与扶持一批“休闲美食之都体验点”,支持餐饮、茶楼、足浴、美容美发、酒吧、咖啡西餐等休闲服务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发挥品牌效应;定期开展餐饮、休闲服务名店、烹饪大师、服务大师评选活动,认定一批“杭帮菜”代表性菜肴,扩大杭州休闲美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8.大力发展特色休闲美食街区和美食夜市。按照“标准一流、管理一流、特色突出、品牌彰显、知名度提升”的要求,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文化浓郁、风格各异的美食特色街和美食夜市;加大对已建成的特色餐饮街区的改造提升力度,加强规范管理。
  9.继续办好“中国杭州美食节”。每年举办一次“中国杭州美食节”,开展1-2次杭帮菜和菜文化国际化推介宣传活动,通过行业推荐、论坛对话、技能比赛、美食展示等形式,开展中外美食文化交流,扩大杭州美食影响力,全面提升杭州“休闲美食之都”形象。
  10.鼓励中式快餐连锁发展。积极引进品牌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并加以重点培育,学习借鉴国外餐饮企业连锁经营理念,推进中式快餐进社区、进楼宇、进家庭,实行品牌化、连锁化、超市化发展。
  (三)实施商贸“双百工程”,提升商贸竞争力。
  11.以商贸大项目带动商贸业整体发展。加大商业服务网点设施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城乡商业网点的规划和布局;加快商贸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推进100个商贸重点项目建设;改善购物环境,提高商贸服务业品位,推进商贸业持续快速发展。
  12.以商贸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商贸服务业发展。支持商贸企业通过重组、联合、收购和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做优,重点培育100个在行业中具有一定领先地位和发展潜力的商贸大企业大集团;鼓励商贸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
  (四)转变商贸发展方式,加快现代流通业态发展。
  13.全面推进连锁经营。积极鼓励连锁经营企业跨区域、跨门类拓展,广泛采用直营连锁、加盟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等模式,推进连锁经营向各类服务业和社区、商贸集聚区、综合体、农村乡镇、村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本土连锁企业,使全市连锁经营销售额增幅高于当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
  14.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商贸服务业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网络市场、发展网上交易,全面推进商贸批发、零售、餐饮和服务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推动大型实体零售企业向网络化经营发展,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功能完善的网上批发企业,扶持中小流通企业通过第三方技术服务平台开展网上业务,打造一批引领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示范企业和品牌企业。
  15.强化商贸物流建设。充分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手段,优化城市商品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农村商品市场,提升区域集散性市场的物流功能,努力培育一批物流示范企业和A级示范企业。
  (五)大力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促进消费持续增长。
  16. 大力开展促销活动。鼓励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举办各类促销活动,每年推出200项商贸旅游促销、展销展示等活动,形成年年、月月有促销活动的氛围;以西博会、休博会、茶博会、休闲购物节和各类品牌会展活动为载体,完善会展服务功能,整合会展节庆文化资源,促进消费增长;积极探索境外游客购物退税试点,促进境外游客购物。
  17.积极发展杭州夜间经济,打造“杭州夜明珠”。以“夜文化、夜美食、夜休闲、夜购物、夜旅游”项目为抓手,推出“杭州夜明珠”品牌,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消费便利、管理有序的品质夜市。
  (六)改造提升传统商业,发挥特色品牌优势。
  18.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认真做好市场园区规划,扩大市场规模,强化营销,建成若干功能完善、设施齐全、辐射力强的国际化商品交易市场,完善一批兼具物流配送、加工交易、产品展示、信息发布功能的现代化商品交易市场,改造一批从传统交易方式向现代商场化转型的市场,发展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活日用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专业特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促进我市专业市场从市场大市向市场强市转型。
  19.深化振兴“老字号”工程。支持中华“老字号”、浙江省“老字号”和杭州“老字号”企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手段,鼓励老字号企业开展连锁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经营,促进老字号企业传承经营理念、创新经营特色。
  20.实施商贸品牌战略。将杭州品牌发展战略和扶持政策向商贸服务业延伸,发展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企业和驰名商标企业;鼓励商贸服务企业广泛开展商标注册、服务名牌认定工作,创建国家、省、市著名商标和名牌品牌;鼓励商贸服务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开展委托加工、定牌监制等业务或收购、控股加工企业。
  (七)推进商贸城乡统筹发展,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21.健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深化实施农村“千万工程”,打造农村“沃尔玛”,培育农村商贸品牌和龙头企业;推进县城特色街区和夜市发展,着力抓好五县(市)20个中心镇和100个中心村的商业网点建设,完善商贸服务功能,鼓励支持城市品牌商贸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向农村县城、乡镇、村发展。
  22.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县(市)农产品流通能力,推进县(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农产品集散、配送中心建设;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农商对接、农超对接,鼓励农产品经营企业、经营大户做大做强,采用农产品直供直销、网络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
  23.推进城乡汽车销售和服务工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便捷高效的汽车营销和服务体系,加大二手车市场技术改造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开拓农村汽车市场,探索适合在农村地区发展的汽车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汽车销售服务和回收网络;完善汽车消费信贷政策,促进节能、环保、低碳型汽车消费。
  (八)增强商贸服务业对民生的保障服务能力。
  24.完善社区居民生活服务。深入开展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