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
甬政办发〔2020〕29号
(四)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夜间经济系列宣传推广,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夜间消费资讯服务。提高夜间安全保障水平,有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对属于大型活动安全许可范畴的活动,公安机关要简化安保审批手续,提供高效安全服务支撑。各区县(市)要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
附件
宁波市加快发展夜间经济重点任务及分工(2020~2021年)
序号 |
主要任务 |
牵头 市领导 |
牵头部门 |
配合部门 |
重点任务进度安排 |
|
1 |
“创魅力甬城”工程 |
推动天一商圈转型升级和业态提升,提升天一商圈能级。 |
沈敏 |
市住建局 |
市商务局、市综合执法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宁波城建控股、宁波文旅集团,相关区县(市)政府 |
2020年:实施天一商圈东片区更新改造,启动天一广场周边二层连廊建设,推进“一小时步行圈”慢行系统网络和绿道网建设,启动开明街跨江步行桥、海曙(浦发银行)至新世界跨江步行桥方案研究。 |
2021年:完成开明街跨江步行桥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
||||||
推动老外滩步行街积极创建国家级步行街,优化街区环境、提升商业品质、彰显宁波特色。 |
沈敏 |
江北区 政府 |
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宁波城建控股 |
2020年:制定步行街发展详细规划及配套规划,建立管理机构,加快建设改造,完善交通组织。 |
||
2021年:推动业态升级,创新街区管理,迎接商务部验收。 |
||||||
推动南塘老街建设成为集文化发展、商业特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省级高品质步行街。 |
李关定 |
海曙区 政府 |
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 |
2020年:制定步行街发展详细规划及配套规划,建立管理机构,加快建设改造,完善交通组织,做好验收准备。 |
||
推动东部新城商圈建设成为以中高端综合商业为特色的夜间经济新地标。推进南部新城商圈业态错位发展,打造集办公、商务、娱乐于一体的夜间经济地标。 |
李关定 |
鄞州区 政府 |
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 |
2020年:对空置率较高的商业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注入新型主题业态。加快阪急百货(筹)、宏泰广场南区等重点商业项目建设,加快启动后塘河明湖板块谋划。 |
||
2021年:东部新城商圈、南部新城商圈基本建成。 |
||||||
2 |
“建风情街区”工程 |
各区县(市)优选1~2个街区,明确空间范围和主要业态,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加大政策扶持,试点创新举措,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特色街区。 |
李关定 |
市商务局 |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宁波城建控股,各区县(市)政府 |
2020年:各区县(市)推出1~2条夜间经济特色街区,试点创新举措,加大政策扶持。 |
2021年,巩固夜间经济特色街区试点成果。 |
||||||
推动老外滩步行街打造中东欧风情特色街区。 |
沈敏 |
江北区 政府 |
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宁波城建控股 |
2020~2021年:制定街区改造提升方案和业态调整规划,加大招商力度,举办各类活动。 |
||
鼓励各区县(市)结合地方特色,引进国内外品牌酒吧、餐厅、咖啡馆等,推出一批风格各异、环境友好的异域风情街。 |
李关定 |
市商务局 |
各区县(市)政府 |
2020年:全市累计培育1~2条具有异域风情的特色商业街。 |
||
2021年:全市累计培育2~4条具有异域风情的特色商业街。 |
||||||
3 |
“品美味佳肴”工程 |
实施路林水产市场“渔人码头”项目,打造夜间海鲜排档集聚区。 |
李关定 |
市商贸 集团 |
江北区政府,市商务局 |
2020年:启动路林水产市场“渔人码头”项目建设。 |
2021年:完成路林水产市场“渔人码头”项目建设。 |
||||||
在商贸服务业聚集区域,打造一批深夜食堂。推进1912·美食文创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 |
李关定 |
市商务局 |
各区县(市)政府、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宁波城建控股 |
2020年:全市累计培育50个深夜食堂;启动1912·美食文创小镇建设;举办2020宁波美食节。 |
||
2021年:全市累计培育100个深夜食堂;推进1912·美食文创小镇建设;举办2021宁波美食节。 |
||||||
开展“十县百碗”旅游美食评选活动。 |
李军 |
市文广 旅游局 |
各区县(市)政府 |
2020年:继续开展“十县百碗”旅游美食评选活动,至少推出10个特色鲜明的旅游美食。 |
||
2021年:继续开展“十县百碗”旅游美食评选活动,至少推出20个特色鲜明的旅游美食。 |
||||||
4 |
“听天一夜曲”工程 |
以宁波大剧院为中心,加快推进宁波音乐港建设,开展音乐演出、音乐文化展示等活动。 |
李军 |
市委 宣传部 |
市住建局,江北区 政府 |
2020年:完成音乐港规划设计,推动绿岛音乐公园、“乐巢”、市民音乐休闲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
2021年:启动音乐港建设,开展音乐演出、音乐文化展示等活动。 |
||||||
加快建设爱珂演艺广场,形成标志性文化演出综合体。 |
褚银良 |
鄞州区 政府 |
|
2020年:完成爱珂演艺广场建设。 |
||
2021年:提升爱珂演艺广场影响力。 |
||||||
扩大“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覆盖面和市民参与度,不断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 |
李军 |
市文广 旅游局 |
各区县(市)政府 |
2020~2021年:扩大“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覆盖面和市民参与度。 |
||
5 |
“读书香宁波”工程 |
加快实施天一阁博物馆扩建工程和天一阁月湖景区亮灯工程。 |
李军 |
市文广 旅游局 |
市委宣传部、市住建局,宁波城建控股,海曙区政府 |
2020年:制订发布天一阁博物馆扩建总体规划,完善天一阁博物馆景观照明、休闲设施等公共设施。 |
2021年:开工建设天一阁博物馆扩建工程。 |
||||||
继续办好“天一阁论坛”“月湖夜读朗诵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天一讲堂”系列讲座的规模和影响力。 |
李军 |
市文广 旅游局 |
市委宣传部,海曙区政府 |
2020~2021年:继续举办“天一讲堂”系列讲座、“天一阁论坛”、“月湖夜读朗诵会”等活动。 |
||
5 |
“读书香宁波”工程 |
鼓励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间借阅服务;鼓励在公共服务空间增设自助图书馆、电子阅读栏(屏)、图书信用借还服务点等设施。 |
李军 |
市文广 旅游局 |
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年:鼓励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间借阅服务;市、区县(市)两级新建“图书馆+”空间20个,每个区县(市)新建公共阅读设施5个。 |
2021年:市、区县(市)两级新建“图书馆+”空间20个,每个区县(市)新建公共阅读设施5个。 |
||||||
6 |
“赏邻里之夜”工程 |
研究出台《宁波市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建设实施方案》,在每个区县(市)城区开展建设试点,推动社区商业向夜间延伸,为周边居民夜间消费提供更多便利。 |
李关定 |
市商务局 |
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综合执法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年:出台实施方案,开展10个区域建设试点。 |
2021年:新增10个区域建设试点。 |
||||||
7 |
“游明州夜景”工程 |
提升三江夜游体验活动。 |
李军 |
市文广 旅游局 |
宁波海事局,宁波文旅集团,相关区县(市)政府 |
2020年:丰富三江夜游服务内容,增加游船数量,延长营业时间,开设船宴等特色宴席。 |
2021年:延伸三江夜游游船航线,开发甬江水上游览,打造游船码头,提升“三江夜游”品牌。 |
||||||
建设月湖夜色慢行步道。 |
沈敏 |
市住建局 |
市文广旅游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海曙区政府 |
2020~2021年:制定方案,开展月湖夜色慢行步道建设。 |
||
美化三江六岸夜景。 |
沈敏 |
市住建局 |
市文广旅游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三江六岸办,有关区县(市)政府 |
2020~2021年:制定方案,实施三江六岸夜景美化工程。 |
||
加快开发后塘河夜游项目,进一步提升东部新城慢行系统,完善慢行步道景观照明及附属设施,打造水网相通、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夜游品牌。 |
沈敏 |
市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 |
市综合执法局、市住建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商务局 |
2020年:完善东部新城“一小时步行圈”慢行系统网络和绿道网建设,提升慢行步道景观照明,完善附属设施。完善后塘河夜游游船航线及配套设施,优化中央广场水街的业态布局。 |
||
2021年:提升文化广场、宏泰广场、东部银泰城、阪急百货(筹)、会展中心11号馆等商业综合体业态布局,围绕后塘河两岸形成以都市观光、休闲娱乐、精品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夜游线路。 |
||||||
7 |
“游明州夜景”工程 |
鼓励开发水上夜游等夜间旅游项目,发掘培育一批夜间网红旅游景点,打造若干条特色夜游精品线路。 |
李军 |
市文广 旅游局 |
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年:开发1~2个水上夜游旅游项目;发掘培育3个夜间网红旅游景点;打造1~2条特色夜游精品线路。 |
2021年:发掘培育5个夜间网红旅游景点;打造3~5条特色夜游精品线路。 |
||||||
8 |
“看品牌赛事”工程 |
依托市奥体中心、市体育中心和各区县(市)大型体育设施,引进和培育排球、篮球、网球、羽毛球等一批国内外品牌体育赛事。 |
许亚南 |
市体育局 |
市服务业局,各区县(市)政府 |
2020~2021年:举办宁波国际马拉松、世界排球联赛、世界房车锦标赛、“一带一路”国际攀岩大师赛等10余项国际赛事,打造“一区县(市)一品”的品牌赛事体系。 |
在特色街区、广场、公共绿地、居住密集社区周边区域,规划建设和提升20条夜光健身步道。 |
许亚南 |
市体育局 |
市住建局、市综合执法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服务业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年:累计规划建设和提升10条夜光健身步道。 |
||
2021年:累计规划建设和提升20条夜光健身步道。 |
||||||
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支持社会力量发展体育产业,建设“15分钟健身圈”。推进体育公园、智慧体育场馆、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完善配套服务,为老百姓体育消费提供便利。 |
许亚南 |
市体育局 |
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年: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建体育公园10个;建成市体育中心智慧体育场馆一期工程,并向全市推广。 |
||
2021年:新建体育公园10个;总结江北中体sports城(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经验。 |
||||||
适当延长公共体育场馆、学校运动场地(馆)的夜间开放时间。 |
许亚南 |
市体育局 |
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2021年: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夜间开放时间延长到22:00;推动延长大型学校运动场地(馆)的夜间开放时间。 |
||
9 |
“醉美不夜城”工程 |
制订《宁波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 |
沈敏 |
市综合 执法局 |
市住建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
2020~2021年:制订《宁波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加强城市照明管理。 |
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城市照明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
沈 敏 |
市综合 执法局 |
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宁波城建控股,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2021年: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城市照明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
||
10 |
加强规划引领 |
把夜间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区域空间布局,做好业态发展引导,加强各类设施配套。 |
李关定 |
市商务局 |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2021年:完善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功能业态。 |
11 |
优化公共交通 |
重点保障夜间经济地标商圈、特色街区的公共交通,试点开通旅游公交专线,适当投放城市旅游观光公交车。周末、节假日及重大节会活动期间,适当延长部分地铁及公交车夜间运营时间,鼓励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重点区域的夜间车辆调配。 |
沈敏 |
市交通局 |
市公安交警局、市住建局、市综合执法局、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年:开通1~2条重点服务夜间经济地标商圈和特色街区的公交专线,实施3条旅游观光定制线路。 |
2021年:提升完善1~2条重点服务夜间经济地标商圈和特色街区的公交专线,投放一批重点旅游观光线路公交车。 |
||||||
制订夜间错时停车、临时停车、停车费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商务楼宇的自用停车场夜间向社会公众开放。 |
沈敏 |
市综合 执法局 |
市公安交警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年:制订夜间错时停车、临时停车、停车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
||
12 |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
允许夜间经济地标商圈、特色街区在特定时间段开展“外摆位”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逐步推广。鼓励各区县(市)利用开放性公共空间,设置节假日步行街、分时步行街和文化集市,所在地政府制订出台具体细则。 |
沈敏 |
市综合 执法局 |
市商务局、宁波城建控股,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年:选择2~3个区域开展“外摆位”试点,制订“外摆位”试点标准和措施;选择1~2个区域试点节假日步行街、分时步行街和文化集市。 |
2021年:总结试点经验,适时推广。 |
||||||
13 |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 |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入商贸、文化、旅游等领域世界500强、国企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对符合规定条件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鼓励零售、餐饮、文化等各类夜间经营主体增设24小时门店。 |
李关定 |
市商务局 |
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年:累计引入国内外知名商贸、文化、旅游企业10家;鼓励各类夜间经营主体新增24小时门店20家。 |
2021年:累计引入国内外知名商贸、文化、旅游企业20家;鼓励各类夜间经营主体新增24小时门店20家。 |
||||||
14 |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
在夜间经济地标商圈、特色街区等区域,完善景观小品、休闲设施、城市绿道以及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 |
沈敏 |
市住建局 |
市综合执法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商务局,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宁波城建控股,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2021年:在夜间经济地标商圈以及特色街区区域,完善景观小品、休闲设施、城市绿道以及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 |
14 |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
提升景区、酒店等重点场所的公共无线网络和5G网络覆盖率。 |
陈炳荣 |
市通信 管理局 |
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 |
2020~2021年:在夜间经济地标商圈以及特色街区区域,实现景区、酒店等重点场所的公共无线网络及5G网络全覆盖。 |
15 |
加强宣传推广 |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和平台,开展夜间经济系列宣传推广,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夜间消费资讯服务,为加快夜经济繁荣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
李军 |
市委 宣传部 |
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年:制订夜间经济宣传推广专项方案并组织实施。 2021年:提升宣传效果。 |
16 |
加强安全管理 |
制定保障夜间经济安全社会面等级防控方案,有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各区县(市)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 |
黎伟挺 |
市公安局 |
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年: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
17 |
加大政策扶持 |
市县两级财政统筹利用相关资金,优化夜间经济发展环境,协同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对特色演艺娱乐活动等重点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对文化、体育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因发展夜间经济延长运营时间增加的水电气等费用给予补贴。 |
李关定 |
市商务局 |
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服务业局、市交通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
2020~2021年:落实好各项政策支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