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

甬政办发〔2020〕29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宁波市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5月29日

宁波市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做大做强我市夜间经济,进一步释放被疫情抑制的消费潜力,围绕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费需求,以扩大消费、服务民生为导向,着力构建夜间经济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高质量的夜间经济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任务

提升我市夜间经济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丰富夜间经济消费模式,完善灯光、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形成规划合理、设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到2021年,建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夜间经济地标商圈5个、特色街区10个、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40个。

二、优化三大空间布局

(一)努力打造夜间经济地标商圈。坚持重点培育和示范引领相结合,在天一、老外滩、南塘老街、东部新城、南部新城等5个商圈,分别围绕活力多元、国际风情、名城风貌、现代时尚、商务休闲等主题,打造业态吸引力强、创新引领作用显著的夜间经济地标商圈。

(二)积极培育夜间经济特色街区。在各区县(市)优选1~2个街区,明确空间范围和主要业态,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和创新试点力度,培育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特色街区。

(三)着力建设夜间经济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建设一批业态齐全、设施完善的夜间经济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

三、发展六大消费领域

(一)夜间购物。鼓励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等消费购物场所延长营业时间,举办夜间促消费活动,支持24小时品牌连锁便利店、智慧无人超市等业态发展,探索发展地摊夜市。

(二)夜间美食。培育夜间特色餐饮品牌,引导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鼓励市场主体举办海鲜啤酒节、餐饮嘉年华等活动,做大夜间餐饮消费规模。

(三)夜间娱乐。鼓励影剧院、音乐吧、演艺场所等延长开放时间,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夜间演艺项目,丰富群众夜间娱乐生活。

(四)夜间旅游。以地标商圈、特色街区、旅游景区等为重点,鼓励开展特色化的夜间旅游体验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场所开展夜间游览服务,鼓励开发水上夜游项目。

(五)夜间文化。延长公共图书馆开放时间,鼓励特色书吧、品牌书店等业态发展,引导各类机构开展夜间文化休闲活动,营造浓厚的夜间文化氛围。

(六)夜间体育。延长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学校运动场地(馆)的夜间开放时间,积极开展群众性夜间体育活动。

四、实施九大重点工程

(一)“创魅力甬城”工程

推动天一商圈更新改造,优化提升业态,突出经营特色,集聚消费流量,促进天一商圈转型发展和能级提升。优化老外滩商圈环境,进一步提升商业品质、彰显宁波特色。推动南塘老街商圈开展局部业态调整和项目品牌升级,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省级高品质步行街。突出东部新城商圈的中高端综合商业特色,加快推进阪急百货(筹)、宏泰广场南区等重点商业项目,谋划启动后塘河明湖板块建设。丰富南部新城商圈业态,打造集办公、商务、娱乐于一体的夜间经济地标商圈。

(二)“建风情街区”工程

推进老外滩改造提升,创建国家级步行街,完善步行交通系统,吸引知名企业设立旗舰店,争取设立免税店,引入具有中东欧特色的商场、餐厅、酒吧等,打造中东欧风情特色街区;增加音乐、艺术、文创等特色业态,建设时尚宁波品牌发布中心,支持举办音乐节、时尚表演、婚纱摄影展示、酒吧文化演艺等活动。鼓励各区县(市)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环境友好的异域风情街。

(三)“品美味佳肴”工程

加快推进路林水产市场“渔人码头”项目,打造海洋文化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夜间海鲜排档集聚区。在商贸服务业聚集的区域打造一批深夜食堂。积极推进1912·美食文创小镇等项目建设。结合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以及宁波美食节,积极开展中东欧特色产品和宁波食品展销。开展“十县百碗”旅游美食评选等活动,推出一批旅游美食。

(四)“听天一夜曲”工程

加快推进宁波音乐港、爱珂演艺广场等建设,积极开展音乐演出和文化展示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夜间演艺项目质量,鼓励市场主体引进创作精品演出剧目。扩大“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覆盖面和市民参与度。

(五)“读书香宁波”工程

加快实施天一阁博物馆扩建工程和天一阁·月湖景区亮灯工程,继续办好“天一阁论坛”“月湖夜读朗诵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天一讲堂”系列讲座规模和影响力。鼓励在公共服务空间增设自助图书馆、电子阅读栏(屏)、图书信用借还服务点等设施。

(六)“赏邻里之夜”工程

研究制订《宁波市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建设实施方案》,并在区县(市)城区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支持“小店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提升“无现金支付”等服务能力。

(七)“游明州夜景”工程

建设月湖夜色慢行步道。美化三江六岸夜景,优化三江夜游航线和业态。加快开发后塘河夜游项目,进一步完善东部新城步道景观照明及附属设施,打造知名夜游品牌。发掘一批夜间网红打卡地,培育江北达人村、方特东方神画等夜间旅游景点,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夜间开放。

(八)“看品牌赛事”工程

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交流合作,引进培育一批国内外品牌体育赛事。组织举办国际青少年体育交流赛事。充分利用公园、闲置厂房、公共设施建筑屋顶和桥下空间,增设体育健身设施。推进体育公园、智慧体育场馆、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规划建设和提升20条夜光健身步道。

(九)“醉美不夜城”工程

美化夜间环境,加强夜生活集聚区灯光造景。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研究制订《宁波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照明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功能和景观照明区域,提升夜间经济环境魅力,营造节能环保、靓丽舒适的夜间消费氛围。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宁波市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夜间经济工作,统筹协调全市夜间经济发展,将夜间经济列入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并强化考核督查。各区县(市)要制订本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细化方案,建立“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由各地分管领导担任“夜间区长”。各地可公开招聘具有夜间经济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协助“夜间区长”开展工作。市级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制订并组织实施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

(二)强化政策支持。积极招引商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大企业,对符合规定条件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市县两级财政统筹利用相关资金,共同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对特色演艺娱乐活动等重点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对文化、体育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因发展夜间经济延长运营时间而增加的水电气等费用给予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品牌连锁企业开展住所登记便利化服务,除法律、法规等对涉及行政许可的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另有规定外,品牌连锁企业在同一区县(市)、开发园区内增设多个经营场所的,实行“一照多址”登记。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在符合相关规定以及不扰民、不影响交通等前提下,允许夜间经济地标商圈、特色街区在特定时间段开展“外摆位”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逐步推广。各区县(市)可利用开放性公共空间,设置节假日步行街、分时步行街和文化集市,具体细则由各地研究制订。

(三)优化公共服务。把发展夜间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完善空间布局,做好业态引导。强化夜间公共交通保障,试点开通旅游公交专线,适当投放城市旅游观光公交车。周末、节假日及重大节会活动期间,适当延长部分地铁及公交车夜间运营时间,鼓励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重点区域的夜间车辆调配。研究夜间错时停车、临时停车、停车费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商务楼宇的自用停车场夜间向社会公众开放。进一步完善景观小品、休闲设施、城市绿道以及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持续提升景区、酒店等重点场所的公共无线网络、5G网络覆盖率。

(四)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夜间经济系列宣传推广,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夜间消费资讯服务。提高夜间安全保障水平,有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对属于大型活动安全许可范畴的活动,公安机关要简化安保审批手续,提供高效安全服务支撑。各区县(市)要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




附件

宁波市加快发展夜间经济重点任务及分工(2020~2021年)

序号

主要任务

牵头

市领导

牵头部门

配合部门

重点任务进度安排

1

“创魅力甬城”工程

推动天一商圈转型升级和业态提升,提升天一商圈能级。

沈敏

市住建局

市商务局、市综合执法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宁波城建控股、宁波文旅集团,相关区县(市)政府

2020年:实施天一商圈东片区更新改造,启动天一广场周边二层连廊建设,推进“一小时步行圈”慢行系统网络和绿道网建设,启动开明街跨江步行桥、海曙(浦发银行)至新世界跨江步行桥方案研究。

2021年:完成开明街跨江步行桥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推动老外滩步行街积极创建国家级步行街,优化街区环境、提升商业品质、彰显宁波特色。

沈敏

江北区

政府

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宁波城建控股

2020年:制定步行街发展详细规划及配套规划,建立管理机构,加快建设改造,完善交通组织。

2021年:推动业态升级,创新街区管理,迎接商务部验收。

推动南塘老街建设成为集文化发展、商业特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省级高品质步行街。

李关定

海曙区

政府

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

2020年:制定步行街发展详细规划及配套规划,建立管理机构,加快建设改造,完善交通组织,做好验收准备。

推动东部新城商圈建设成为以中高端综合商业为特色的夜间经济新地标。推进南部新城商圈业态错位发展,打造集办公、商务、娱乐于一体的夜间经济地标。

李关定

鄞州区

政府

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

2020年:对空置率较高的商业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注入新型主题业态。加快阪急百货(筹)、宏泰广场南区等重点商业项目建设,加快启动后塘河明湖板块谋划。

2021年:东部新城商圈、南部新城商圈基本建成。

2

“建风情街区”工程

各区县(市)优选12个街区,明确空间范围和主要业态,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加大政策扶持,试点创新举措,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特色街区。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宁波城建控股,各区县(市)政府

2020年:各区县(市)推出12条夜间经济特色街区,试点创新举措,加大政策扶持。

2021年,巩固夜间经济特色街区试点成果。

推动老外滩步行街打造中东欧风情特色街区。

沈敏

江北区

政府

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宁波城建控股

20202021年:制定街区改造提升方案和业态调整规划,加大招商力度,举办各类活动。

鼓励各区县(市)结合地方特色,引进国内外品牌酒吧、餐厅、咖啡馆等,推出一批风格各异、环境友好的异域风情街。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各区县(市)政府

2020年:全市累计培育12条具有异域风情的特色商业街。

2021年:全市累计培育24条具有异域风情的特色商业街。

3

“品美味佳肴”工程

实施路林水产市场“渔人码头”项目,打造夜间海鲜排档集聚区。

李关定

市商贸

集团

江北区政府,市商务局

2020年:启动路林水产市场“渔人码头”项目建设。

2021年:完成路林水产市场“渔人码头”项目建设。

在商贸服务业聚集区域,打造一批深夜食堂。推进1912·美食文创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各区县(市)政府、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宁波城建控股

2020年:全市累计培育50个深夜食堂;启动1912·美食文创小镇建设;举办2020宁波美食节。

2021年:全市累计培育100个深夜食堂;推进1912·美食文创小镇建设;举办2021宁波美食节。

开展“十县百碗”旅游美食评选活动。

李军

市文广

旅游局

各区县(市)政府

2020年:继续开展“十县百碗”旅游美食评选活动,至少推出10个特色鲜明的旅游美食。

2021年:继续开展“十县百碗”旅游美食评选活动,至少推出20个特色鲜明的旅游美食。

4

“听天一夜曲”工程

以宁波大剧院为中心,加快推进宁波音乐港建设,开展音乐演出、音乐文化展示等活动。

李军

市委

宣传部

市住建局,江北区

政府

2020年:完成音乐港规划设计,推动绿岛音乐公园、“乐巢”、市民音乐休闲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2021年:启动音乐港建设,开展音乐演出、音乐文化展示等活动。

加快建设爱珂演艺广场,形成标志性文化演出综合体。

褚银良

鄞州区

政府


2020年:完成爱珂演艺广场建设。

2021年:提升爱珂演艺广场影响力。

扩大“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覆盖面和市民参与度,不断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

李军

市文广

旅游局

各区县(市)政府

20202021年:扩大“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覆盖面和市民参与度。

5

“读书香宁波”工程

加快实施天一阁博物馆扩建工程和天一阁月湖景区亮灯工程。

李军

市文广

旅游局

市委宣传部、市住建局,宁波城建控股,海曙区政府

2020年:制订发布天一阁博物馆扩建总体规划,完善天一阁博物馆景观照明、休闲设施等公共设施。

2021年:开工建设天一阁博物馆扩建工程。

继续办好“天一阁论坛”“月湖夜读朗诵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天一讲堂”系列讲座的规模和影响力。

李军

市文广

旅游局

市委宣传部,海曙区政府

20202021年:继续举办“天一讲堂”系列讲座、“天一阁论坛”、“月湖夜读朗诵会”等活动。

5

“读书香宁波”工程

鼓励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间借阅服务;鼓励在公共服务空间增设自助图书馆、电子阅读栏(屏)、图书信用借还服务点等设施。

李军

市文广

旅游局

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年:鼓励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间借阅服务;市、区县(市)两级新建“图书馆+”空间20个,每个区县(市)新建公共阅读设施5个。

2021年:市、区县(市)两级新建“图书馆+”空间20个,每个区县(市)新建公共阅读设施5个。

6

“赏邻里之夜”工程

研究出台《宁波市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建设实施方案》,在每个区县(市)城区开展建设试点,推动社区商业向夜间延伸,为周边居民夜间消费提供更多便利。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综合执法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年:出台实施方案,开展10个区域建设试点。

2021年:新增10个区域建设试点。

7

“游明州夜景”工程

提升三江夜游体验活动。

李军

市文广

旅游局

宁波海事局,宁波文旅集团,相关区县(市)政府

2020年:丰富三江夜游服务内容,增加游船数量,延长营业时间,开设船宴等特色宴席。

2021年:延伸三江夜游游船航线,开发甬江水上游览,打造游船码头,提升“三江夜游”品牌。

建设月湖夜色慢行步道。

沈敏

市住建局

市文广旅游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海曙区政府

20202021年:制定方案,开展月湖夜色慢行步道建设。

美化三江六岸夜景。

沈敏

市住建局

市文广旅游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三江六岸办,有关区县(市)政府

20202021年:制定方案,实施三江六岸夜景美化工程。

加快开发后塘河夜游项目,进一步提升东部新城慢行系统,完善慢行步道景观照明及附属设施,打造水网相通、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夜游品牌。

沈敏

市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

市综合执法局、市住建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商务局

2020年:完善东部新城“一小时步行圈”慢行系统网络和绿道网建设,提升慢行步道景观照明,完善附属设施。完善后塘河夜游游船航线及配套设施,优化中央广场水街的业态布局。

2021年:提升文化广场、宏泰广场、东部银泰城、阪急百货(筹)、会展中心11号馆等商业综合体业态布局,围绕后塘河两岸形成以都市观光、休闲娱乐、精品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夜游线路。

7

“游明州夜景”工程

鼓励开发水上夜游等夜间旅游项目,发掘培育一批夜间网红旅游景点,打造若干条特色夜游精品线路。

李军

市文广

旅游局

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年:开发12个水上夜游旅游项目;发掘培育3个夜间网红旅游景点;打造12条特色夜游精品线路。

2021年:发掘培育5个夜间网红旅游景点;打造35条特色夜游精品线路。

8

“看品牌赛事”工程

依托市奥体中心、市体育中心和各区县(市)大型体育设施,引进和培育排球、篮球、网球、羽毛球等一批国内外品牌体育赛事。

许亚南

市体育局

市服务业局,各区县(市)政府

20202021年:举办宁波国际马拉松、世界排球联赛、世界房车锦标赛、“一带一路”国际攀岩大师赛等10余项国际赛事,打造“一区县(市)一品”的品牌赛事体系。

在特色街区、广场、公共绿地、居住密集社区周边区域,规划建设和提升20条夜光健身步道。

许亚南

市体育局

市住建局、市综合执法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服务业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年:累计规划建设和提升10条夜光健身步道。

2021年:累计规划建设和提升20条夜光健身步道。

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支持社会力量发展体育产业,建设“15分钟健身圈”。推进体育公园、智慧体育场馆、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完善配套服务,为老百姓体育消费提供便利。

许亚南

市体育局

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年: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建体育公园10个;建成市体育中心智慧体育场馆一期工程,并向全市推广。

2021年:新建体育公园10个;总结江北中体sports城(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经验。

适当延长公共体育场馆、学校运动场地(馆)的夜间开放时间。

许亚南

市体育局

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2021年: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夜间开放时间延长到22:00;推动延长大型学校运动场地(馆)的夜间开放时间。

9

“醉美不夜城”工程

制订《宁波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

沈敏

市综合

执法局

市住建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20202021年:制订《宁波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加强城市照明管理。

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城市照明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沈 敏

市综合

执法局

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宁波城建控股,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2021年: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城市照明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10

加强规划引领

把夜间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区域空间布局,做好业态发展引导,加强各类设施配套。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2021年:完善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功能业态

11

优化公共交通

重点保障夜间经济地标商圈、特色街区的公共交通,试点开通旅游公交专线,适当投放城市旅游观光公交车。周末、节假日及重大节会活动期间,适当延长部分地铁及公交车夜间运营时间,鼓励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重点区域的夜间车辆调配。

沈敏

市交通局

市公安交警局、市住建局、市综合执法局、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年:开通12条重点服务夜间经济地标商圈和特色街区的公交专线,实施3条旅游观光定制线路。

2021年:提升完善12条重点服务夜间经济地标商圈和特色街区的公交专线,投放一批重点旅游观光线路公交车。

制订夜间错时停车、临时停车、停车费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商务楼宇的自用停车场夜间向社会公众开放。

沈敏

市综合

执法局

市公安交警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年:制订夜间错时停车、临时停车、停车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12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允许夜间经济地标商圈、特色街区在特定时间段开展“外摆位”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逐步推广。鼓励各区县(市)利用开放性公共空间,设置节假日步行街、分时步行街和文化集市,所在地政府制订出台具体细则。

沈敏

市综合

执法局

市商务局、宁波城建控股,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年:选择23个区域开展“外摆位”试点,制订“外摆位”试点标准和措施;选择12个区域试点节假日步行街、分时步行街和文化集市。

2021年:总结试点经验,适时推广。

13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入商贸、文化、旅游等领域世界500强、国企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对符合规定条件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鼓励零售、餐饮、文化等各类夜间经营主体增设24小时门店。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年:累计引入国内外知名商贸、文化、旅游企业10家;鼓励各类夜间经营主体新增24小时门店20家。

2021年:累计引入国内外知名商贸、文化、旅游企业20家;鼓励各类夜间经营主体新增24小时门店20家。

14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在夜间经济地标商圈、特色街区等区域,完善景观小品、休闲设施、城市绿道以及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

沈敏

市住建局

市综合执法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商务局,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宁波城建控股,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2021年:在夜间经济地标商圈以及特色街区区域,完善景观小品、休闲设施、城市绿道以及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

14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提升景区、酒店等重点场所的公共无线网络和5G网络覆盖率。

陈炳荣

市通信

管理局

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

20202021年:在夜间经济地标商圈以及特色街区区域,实现景区、酒店等重点场所的公共无线网络及5G网络全覆盖。

15

加强宣传推广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和平台,开展夜间经济系列宣传推广,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夜间消费资讯服务,为加快夜经济繁荣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李军

市委

宣传部

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年:制订夜间经济宣传推广专项方案并组织实施。

2021年:提升宣传效果。

16

加强安全管理

制定保障夜间经济安全社会面等级防控方案,有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各区县(市)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

黎伟挺

市公安局

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年: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17

加大政策扶持

市县两级财政统筹利用相关资金,优化夜间经济发展环境,协同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对特色演艺娱乐活动等重点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对文化、体育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因发展夜间经济延长运营时间增加的水电气等费用给予补贴。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服务业局、市交通局,各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0202021年:落实好各项政策支持政策。



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