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应急产业的实施意见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应急产业的实施意见

舟政办发〔2018〕136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20年12月14日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舟政发〔2020〕33号规定, 保留

USHUI.NET®提示:根据《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舟政办发〔2023〕81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 ( 国办发〔2014〕63号)精神,加快我市应急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产业支撑,全面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围绕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油品全产业链的总体思路,立足我市实际,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整合区域应急产业资源,通过政策引导,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围绕国家明确的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四个应急产业发展方向,以危化品(油品)应急救援为重点,积极创建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

通过集中发展高精度监测预警产品、重点领域高可靠性风险防控与安全防护产品、重大消防救援产品、事故灾难抢险救援关键装备、突发海上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专用设备等,提高应急产品制造能力;以危化品应急救援为重点,发展应急专业技术服务和社会化应急救援服务,提升应急产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建成1个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和扶持3-5个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应急产业骨干企业。危化品(油品)应急防护产品、重大消防救援装备、特种救援保障船等方面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海洋大数据监测预警开发和应用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急救援服务范围拓展到华东沿海地区。全市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应急服务及产品配套能力有效提升,以危化品事故救援为主的相关救援工作所涉及的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及国际合作交流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形成服务华东、辐射全国的具有海洋特色的应急产业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注重协同创新,提升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水平。充分利用我市在船舶、海工装备和危化品应急救援领域制造优势、维修保障优势、技术优势和实战演练经验,充分发挥我市在建设国家智慧海洋工程舟山群岛区域试点示范中已有的产业和技术优势,以及相关科创园区的平台作用和高校的人才优势,在关键技术、技术标准、成果转化方面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危化品应急产品研发中心和海洋大数据监测体系。围绕应急服务保障需求,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应急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完善国家、行业应急产品、应急服务和应急物资配置标准,开展相关产品认证。培育一批应急产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鼓励应急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促进应急产业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重点领域应急产品发展。

1.监测预警。围绕舟山及周边地区地理、产业特点和市政管理需要,重点发展石油、危险化学品、电力安全事故监测预警设备等;发展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海洋大数据监测系统、大数据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航空监测设备;发展大气、土壤、水体污染物检测设备,城市燃气管网、排水管网安全监控和紧急处理系统等。

2.预防防护。重点发展油品陆海运输、仓储、海底管道等方面的溢油防护、家用应急防护等产品;发展应急救援人员防护,事故后安全性应急评估人员防护,危险化学品安全避险、消防、安全防护,重要基础设施防护,社会公共安全防护,工程与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备、防护材料;特殊工种保护产品等。

3.处置救援。重点发展突发事件现场信息快速获取、应急通信、指挥类设备、海上溢油、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海上(海岛)消防救援、抢险救援以及电力应急保障、多功能应急电源、应急保障船只、交通消防、机场消防等相关产品。

4.应急服务。创新应急服务业态,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处置的社会化服务水平,重点发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消防安全、安防工程、航空救援、海上救援、道路救援、海洋生态损害应急处置、灾害保险等服务。依托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大数据应急信息服务、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演练实训、应急文化宣传教育服务等。

(三)推动产业集聚,创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依托现有应急产业和智慧海洋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浙江自贸区政策优势,进一步培育和引进相关领域企业,推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对应国家能源战略安全需要,大力推进以危化品(油品)应急救援产品研发制造和应急救援为主、社会公共应急服务和研发制造为辅的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对区域内灾害事故进行专业救援,加强危化品重特大火灾应急救援研究,加快“产学研用”应急全产业链发展,推动重点领域高端应急产品国产化、成套化和数字化发展,为我国涉及危化品应急救援保障体系高新化发展探索路子。

(四)培育拓展应急产品服务消费市场。建设国家级应急产品展示交流中心和国家级应急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各领域积极开展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宣传教育,培育逃生、避险、防护、自救互救等方面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加强危化品相关企业及运输工具、学校、公共场所、高层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区域的应急设施设备配置,并确保能够正常投入使用。扩大公共消费市场,配备完善应急救援队伍、避难场所的应急设备设施。推动应急服务业与现代保险服务业相结合,探索建立重点领域企业应急责任保险。

(五)加快建设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依托现有建设成果,补充建设市政应急救援、航空应急救援、紧急医疗救援等救援力量,打造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应急救援队伍,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