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的通知
鄂人社规〔2018〕1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省本级现行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鄂人社函〔2022〕131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 国发〔2015〕23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 ( 鄂政发〔2017〕46号)、《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 鄂财社发〔2017〕102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规范就业见习补贴资金管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原《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鄂人社规〔2013〕4号)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年3月12日


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 国发〔2015〕23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 ( 鄂政发〔2017〕46号)、《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 鄂财社发〔2017〕102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就业见习指见习人员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在见习单位提供的见习岗位进行一定期限的实践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的就业促进活动。

第三条  就业见习人员补贴范围为毕业两年内离校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 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可将见习对象范围扩大到离校未就业中职毕业生。

第四条  见习单位是指经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以下简称“见习基地”)。

第五条  见习期限一般为1-6个月。

第二章  组织管理与职责

第六条   就业见习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就业见习工作,承担就业见习工作管理、监督职能。各级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承担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落实就业见习年度计划;

(二)受理辖区内见习基地的申报、审核和认定工作;

(三)采集、发布就业见习相关信息;

(四)组织有就业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与见习基地进行岗位对接;

(五)负责辖区内见习基地的管理、见习活动的实施和监督检查;

(六)负责辖区内就业见习补贴资金的年度预算、见习基地申领补贴资金审核和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

第三章  见习基地的申报与认定

第七条  各地要积极建立并发展见习基地。见习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我省范围内依法成立(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及其它组织;

(二)符合我省产业发展结构且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具有一定规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三)能持续提供一定数量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优质见习岗位;

(四)有专门的见习带教老师、完备的见习计划及考核制度;

(五)按时支付见习人员生活补贴,生活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六)见习期满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留用参与见习的高校毕业生;

(七)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和职业防护措施。

第八条  申报见习基地应提交以下资料:

1、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申请报告;

2、《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申报表》(附件1);

3、《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年度计划表》(附件2);

4、单位“多证合一”证照复印件;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见习基地的审核和认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单位申报

用人单位可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或“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服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申请,或直接向当地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提出申请。中央、省属在汉企事业单位,可直接向省人才服务局申报。

(二)实地评估

当地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对申报单位的见习场所、管理制度、师资配备、经营管理等进行实地考察评估,提出审核意见。

(三)认定授牌

对拟认定的见习单位,在各地人社部门网站或当地政府网站向社会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一周。经公示无异议的,认定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并授牌(牌匾制作标准见附件3)。

第十条  见习基地一经确认,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通过媒体向社会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  见习岗位和见习人员的申报与对接

第十一条  见习基地可向当地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提出就业见习岗位申请,或通过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在网上申报。

第十二条  有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向当地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提出就业见习申请,或通过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在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