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33-3505-7288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鲁政办字〔2020〕125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建成国际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融合应用平台、关联支撑产业和安全保障体系,培育具有山东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更好支持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优化基础网络建设

  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通过改造升级已有网络、建设新型网络等方式,构建超大容量、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的骨干网,打造满足产业互联、政企互联等公共需求的次干网、城市网,部署满足远程运维、视觉检测等企业需求的高质量园区网。(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鼓励企业利用5G、边缘计算、区块链、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等技术进行内网改造,提升企业生产设备联网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支持企业建设和运营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快形成面向重点行业的规模化标识解析服务能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负责)落实直供电改造、转供电限价和公共资源开放政策,鼓励各地出台基站用电优惠等政策。(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负责)

  二、打造多级网络平台

  依托相关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打造全省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全省工业大数据平台,建立完善工业基础数据库,推动各类平台资源互联互通、数据开放共享,提高综合服务平台运营能力。支持“双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引导龙头企业与“双跨”平台共建行业子平台,加强平台技术研发、迭代升级,提升服务支撑水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省科技厅、省大数据局配合)

  三、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平台,发展完善工业互联网安全基础资源库。引导企业建立基于国产软硬件的研发平台和验证测试环境,加强安全芯片、高性能服务器、工控安全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建设技术领先、应用丰富的安全生态体系。(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网信办负责)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试点,建立分类分级管理机制,依托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对重点工业互联网企业、平台进行安全评估评测、监测预警、防御处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网信办、省通信管理局负责)

  四、强化技术创新攻关

  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重点突破工业智能算法、工业机理模型、微服务组件、新型网络互联、智能制造单元等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以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为主体,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应用推广中心、技术创新中心、5G联合创新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创新载体。(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加快“中国算谷”、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重点项目建设。(济南、青岛市政府负责,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配合)

  五、促进支撑产业发展

  着力推进智能传感器及智能硬件、增强现实、工业软件等产业化进程,加快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域“瞪羚”“独角兽”等创新企业,优先推荐登陆资本市场。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建设试点,加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领域试点示范,带动更多企业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水平。建立“两库”(智能化技改视频案例库、工业互联网企业培育库)“两池”(工业互联网供给资源池、需求资源池),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牵手行动,推动行业解决方案和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山东证监局、青岛证监局配合)

  六、加快推进智能制造

  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滚动实施万项技改、加快万企转型,提升企业对接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能力。开展智能制造“1+N”带动提升行动,发挥平台龙头企业赋能作用,培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带动行业相关企业加快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深化“云行齐鲁”企业上云行动,推动工业设备上云,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梯次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

  七、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鼓励企业将自主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转化成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等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编制,加快构建涵盖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产品、管理及应用的标准体系,并在全省企业中大力推广应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负责,省科技厅配合)

  八、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支持高等学校加强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的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培育适应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的交叉融合学科(方向)。鼓励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人才实训基地,培育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应用创新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及复合型领军人才。提升人才支撑能力,支持企业引进培育工业互联网领域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的可申报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外办负责)

  九、加强财税金融支持

  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倾斜。制定工业互联网发展财政政策体系,树立结果导向,省财政按照科技攻关、创新创业孵化、设备上云、试点园区建设等取得成效给予奖补。运用好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新材料首批次应用、首版次高端软件保险补偿机制,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等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应用。引导设立工业互联网发展基金,支持工业互联网领域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山东银保监局、省税务局、青岛银保监局负责)

  十、强化工作推进机制

  健全完善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谋划全省工业互联网发展重大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督促指导各项工作落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相关单位配合)组建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智库等组成的省级工业互联网专家委员会,开展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建立工业互联网产业监测指标体系,加强评估评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作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支持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工业互联网峰会、论坛、大赛等重大活动,营造良好氛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省商务厅、省外办配合)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各市可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9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部门解读丨《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时间: 2020-9- 21   来源: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字〔2020〕125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现就《若干措施》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1.《若干措施》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年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委、省政府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上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我省工业互联网在网络部署、平台建设、企业上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不少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省工业互联网的先发优势,我厅会同省委改革办在深入调研、征求意见,借鉴先进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研究形成了《若干措施》。日前,《若干措施》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正式印发实施。


  2.《若干措施》的主要创新点有哪些?


  《若干措施》在研究起草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前期印发的《山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相衔接,吸收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技术、新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一是注重夯实基础能力。在网络、平台、安全等关键环节注重加强引领指导,在创新创业孵化、设备上云、智能制造、试点园区建设等重要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夯实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的基础。


  二是注重培育多级平台。依托我省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向的领先优势,支持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两个国家级“双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做大做强,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行业子平台,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是注重推动融合应用。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打好“两库(智能化技改视频案例库、工业互联网企业培育库)、两池(工业互联网供给资源池、需求资源池)、一行动(工业互联网牵手行动)”赋能“组合拳”,推动行业解决方案和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加快工业互联网的推广应用。


  四是注重优化产业生态。依托我省工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等特色优势,引导科技、金融、人才、市场等创新要素资源集聚融合,做大智能传感器等工业互联网关联产业规模,培育更多的工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


  3.《若干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推动融合应用为导向,聚焦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提出了10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是优化基础网络建设。通过改造升级现有网络、建设新型网络,打造“四张网”(骨干网、次干网、城市网、园区网),即:超大容量、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的骨干网,满足产业互联、政企互联等公共需求的次干网、城市网,满足远程运维、视觉检测等企业需求的高质量园区网。加快5G网络部,推动骨干企业带头进行“5G+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打造可复制推广的优秀典型案例。鼓励更多行业、更多区域发挥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高质量建设和运营一批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强标识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产品追溯及生命周期管理等提供支撑。


  二是打造多级网络平台。依托省工业互联网协会(联盟)打造全省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各类平台资源互联互通、数据开放共享,为各个行业和各类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做大做强龙头平台,发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平台的开放性、综合性等优势,发动更多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将核心业务向平台转移,培育立足山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入开展“个十百”平台培育行动,推动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建设行业平台,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三是促进支撑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核心及配套产业,重点推进智能传感器及智能硬件、增强现实等产业化进程,推动计算机辅助制造、嵌入式操作系统、芯片设计软件、工业智能控制软件等关键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域“瞪羚”“独角兽”等创新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建设试点,加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领域试点示范,带动更多企业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水平。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牵手行动,以应用需求带动技术进步,以行业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加快推动行业解决方案和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


  四是加快推进智能制造。面向纺织服装、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冶金建材、轮胎石化等优势产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滚动实施万项技改、加快万企转型;开展智能制造“1+N”带动提升行动,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带动相关行业或产业上下游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加快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完善“云服务券”补贴制度,加快化工装置、工业锅炉、炼铁高炉、智能装备等工业设备上云,增强工业数据采集能力,推动各行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梯次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企业对接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能力。


  另外,在工作推进、技术攻关、标准体系、人才引育、财税金融、安全体系等6个方面也明确了具体措施,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要求,联合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加快推动《若干措施》落地落实。


  4.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组织全省辅导报告会、召开专题工作会,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请介绍一下目前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


  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跨行业的全面互联互通,推动互联网从人与人连接的时代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实现各种生产和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推动工业经济从规模、成本优势转向质量、效益优势。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多措并举,积极抢占发展高地,我省工业互联网已逐步从“概念普及”走向“落地生根”,融合应用加快向深层次、多领域深化。


  一是优化网络设施,5G建设走在前列。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企业外网基本建成,互联网专线接入企业超过7万个,4G基站总数达31万个,建成开通5G基站近5万个,已为1412万个固网终端分配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地址,均居全国前列。建成济南浪潮、大陆机电和威海移动等3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海尔家电、中车机械、如意纺织、山东青鸟等一批二级节点建设也在有序推进,数据互联互通的核心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二是实施“个十百”工程,平台建设全国领先。国家十大“双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我省独占两席,海尔位居榜首、浪潮列第六位;全国74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平台中,我省赛轮集团、渤海活塞等8家企业入围;精诚电子、万华化学、博远重工等70个省级平台立足行业、各具特色,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逐步建成。海尔卡奥斯已经孕育出建陶、房车、农业等15个行业生态,并在全国建立了7大中心,覆盖12大区域,在20个国家复制推广,打造了“与大企业共建,与小企业共享”生态赋能模式。浪潮云洲已在18个省和73个地市推广应用,为128万家企业提供服务,核心产品质量码已在茅台、格力、美的、东阿阿胶等企业应用,累计赋码产品1.1万种、赋码11.43亿个。


  三是筑牢发展基础,融合应用纵深推进。在全国首创“云服务券”补贴制度,组织“云行齐鲁”专题活动300多场,对接企业6万多家,发放补贴超过1.1亿元,带动上云用云企业17万多家;累计培育“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5G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492个,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东华水泥智能化生产,通过打造工业云大脑,年节能减排综合效益达到4000万元;中瑞电子网络化协同,通过“5G+工业互联网”改造电子元器件生产线,总体成本下降25%,产品净利润从10%提高到20%左右;酷特智能个性化定制,通过自身成功实践,形成的解决方案在30多个行业、80余家企业落地。山东临工服务化延伸,通过设备互联打造智慧营销服务平台,为经销商和用户创造增值价值。


  四是汇聚优势资源,生态体系持续完善。组建省工业互联网协会、5G产业联盟等支撑服务机构;推动设立首期5亿元规模的工业互联网创投基金、2亿元的5G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联合华为公司建设山东ICT学院,打造全国首个省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广泛开展工业互联网牵手行动,组织对接活动90多场;加强与华为、阿里巴巴、科大讯飞、中信网络等头部企业合作,引入优势资源落地山东,“协会+基金+人才+牵手”的生态体系日趋完善。


  5.我省制定《若干措施》是基于什么考虑?  


  山东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但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资源型、重化型的产业结构,曾有“两个70%”的说法,即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但实事求是地讲,相比广东、江苏等先进省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特征依然明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转型升级任务很重。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优化工业生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产业组织方式和工业生态体系,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良好途径。


  我省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但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受资金、技术和人才制约,参与度与积极性仍然不高,多数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工业互联网带动转型发展的潜力和价值,供给侧热、需求侧冷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完全靠市场化机制无法快速成长起来,迫切需要政府拿出管用的硬招、实招,进一步加大引导支持力度,“扶上马、送一程”,在应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路径和模式。在这种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要求加快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经过充分调研、多次论证,并提交省委、省政府两次审议,最终形成了今天发给大家的《若干措施》。


  6.我省在企业上云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自2017年10月启动“企业上云”以来,我们坚持统筹布局、重点落子、精准发力,从建立健全企业上云“三个体系”入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建立政策体系,在全国首创云服务券补贴制度,建立了“上云企业出一点、云服务商让一点、各级财政补一点”的“三个一点”上云激励机制,以及省、市、县财政合力支持的“三级联动”上云补贴机制。二是健全服务体系,组建企业上云联合办公室,成立上云服务联盟,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已累计认定三批云服务商,华为、阿里、金山、东方国信、用友网络等国内知名云平台公司纷纷在山东落地,进一步丰富了我省企业上云资源池。三是完善市场推广体系,深入开展“云行齐鲁”等系列活动,累计举办大型宣贯和专题对接活动300多场,培训和对接企业超过6万家,形成了企业上云用云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我省新增上云企业超过17万家,其中,6000多家企业领取了云服务券,获得补贴资金超过1.1亿元。


  为解决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中数据采集难、安全风险高、工业机理模型缺失、工业APP匮乏等问题,近期我们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等12个单位,出台全国首个工业设备上云文件《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设备上云 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省财政厅进一步完善“云服务券”补贴政策,加快推动工业设备上云,打造“云行齐鲁”升级版。一是加强上云资源池建设,组织召开设备上云服务商对接大会,制定上云服务目录和评价标准,引进培育更多云服务商。二是推动企业上云用云,持续推进中小企业基础设施上云、平台系统上云、业务能力上云,重点围绕高价值、高精密、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设备和产品,实施化工装置、工业锅炉、炼铁锅炉、智能装备等11类设备上云工程。三是创新上云服务模式,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平台龙头企业、信息通信领军企业推出免费体验、“6+1”基础优惠服务包(设备、网络、平台、应用、云、安全+金融)、“0”元上云及个性化定制等服务产品,加快推动工业设备批量上云。四是培育一批示范标杆,筛选一批企业开展点对点扶持,总结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企业、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平台、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园区,带动更多企业“上云用云”。


  7.当前,我省5G网络部署不断加快,行业应用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下一步有哪些具体推进措施?


  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5G+工业互联网”既可以满足工业智能化的发展需求,也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领域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型应用模式,必将形成全新的工业生态体系,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5G具有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广覆盖的技术特性,可有效满足工业应用场景安全性、传输时延及可靠性要求,支撑工业互联网快速落地。特别是工厂内网改造方面,加快利用5G技术开展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能够降低工业设备通信协议转换和接入难度,有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显著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我省5G基站累计开通近5万个,涌现出青岛港、山推、临工、中集来福士、胜利油田、兖矿、鲁南高铁、济南地铁3号线等一大批5G典型应用场景,但仍然面临着行业应用少的难题。长期来看,5G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应该在工业领域,“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将为5G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力拉动5G技术和产业进一步发展成熟,促进5G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下一步,在抓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将重点推进行业应用规模化落地。一是坚持标杆示范引领带动。在推动首批122个5G产业试点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基础上,开展第二批5G产业试点示范项目遴选,进一步加大项目服务和推广力度,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5G+工业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二是坚持提升解决方案供给。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领域,支持建设“5G+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打造双向融合的发展载体,开展供需牵手行动,加快带动中小微企业用5G、上平台。三是坚持应用场景体验推广。支持优势龙头企业合力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瞄准“5G+工业互联网”重点行业和典型应用,提供在模式创新、应用服务等方面的沉浸式体验,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四是坚持利用市场主导作用。发挥省工业互联网协会、省5G产业联盟、省智慧杆塔产业联盟作用,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开放合作平台,开展“5G+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联合攻关,积极探索5G应用从物流、监控等生产外围环节向仿真、控制等内部环节延伸,不断拓展应用深度。


  8.工业互联网创新攻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有哪些具体举措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多领域、多学科集成的复杂系统。近年来,省科技厅不断加强与工业互联网有关的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制造物联、人工智能、工业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积极提升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创新能力,支撑我省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信息领域政策引导。研究出台了《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实施意见》等一批政策措施,分别从宏观思路、目标任务、具体路径、平台支持等各方面统筹布局,鼓励工业互联网的产学研用各方强化协同创新,推动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强化工业互联网领域技术创新。发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撑作用,在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人工智能、半导体器件、芯片、高端软件、信息安全等领域,支持近150个重大项目,促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制造物联、工业大数据等方向,围绕智慧工厂、高性能传感器、专用芯片、装备制造、边缘计算等领域,支持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铸造工场(车间)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工控系统专用IGBT芯片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近20个重大专项。积极支持浪潮、海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实现对设备、产品、业务系统,以及开发者、供应商、客户、员工的7大链接,已为18个省和73个地市提供了工业互联网服务;海尔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平台,在交互、设计、采购等7大模块为企业用户提供互联工厂建设、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大数据增值等8大生态服务,已推广到15个行业,12个区域。由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完成的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离散制造车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型控制器和智能数据采集网关设备的研发,已成功应用于装备制造数字化工厂建设,下一步随着智慧工厂建设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