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33-3505-7288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市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市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嘉政办发〔2019〕25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嘉政发〔2019〕22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嘉政发〔2021〕34号)规定,继续有效


南湖区、秀洲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充分发挥市区中小学在全市基础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以打造红船旁品质教育为引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补齐制约市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优质教育,全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

二、总体目标

用5年时间,全面打造红色基因鲜明、优质资源充分、培养模式创新、育人质量一流、生态和谐良好的红船旁品质教育,实现市区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选择性教育理念得到有效贯彻,多元育人模式全面建立,融合教育有效实施,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小初高衔接顺畅、公民办协调发展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体现水乡文化和红色基因的校园文化特色浓郁。

──普通高中阶段。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指导深入推进,分类办学、特色多元的发展格局全面形成,高质量、多样化、可选择的学习空间普遍建立,学生多元而个性的发展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日趋完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好市(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秘书组在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体制改革方案、教育工作重大问题等方面的决策部署和协调作用。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着力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标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标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在中小学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

2.以红船精神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大力推进红船精神进校园,实施红船育人工程、红船立德工程、红船扬帆工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学生打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打造独具嘉兴特点和区域特色的红色德育品牌。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浙江省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大力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3.深化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学校课程规划与顶层设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建设一批学科课程基地。推动以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选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学校,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强化嘉兴教育学院对市属高中三年教学安排和选科选考的指导,建立学生选科联合分析机制。

4.深化中小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公办、民办中小学同步招生改革。完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改革,进一步优化试卷结构,试卷命题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和初高中贯通培养导向。完善名额分配生招生办法,逐步扩大优质示范高中名额分配生比例,实行基础性分配和竞争性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基础性分配逐步向不择生源初中学校倾斜。优化普通高中特色特长招生办法,发挥特色特长招生在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和促进初中学校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5.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扩大项目承担学校招生自主权,拓宽优秀特长生源升学通道,“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招生不受生源地、户籍等条件限制。加大创新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好基地学校与高水平大学或有关机构合作开展创新能力培养、适应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与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创新人才校内培养成本支出、优秀拔尖人才生源初中学校协同培养资助等资金需求。

(三)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6.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继续大力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深化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和跨行政区学校教学共同体建设。大力推动新优质学校培育工作。实施区域“薄改提升计划”,加快改造提升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切实解决“新城挤、老城弱”“城市挤、镇村弱”的问题。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将城市薄弱或农村小规模学校委托市内外名校或专业教育机构管理。加大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县(区)创建力度,力争到2021年,各区在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中进入全省前30名,再用3-5年时间,力争进入全省前20名。

7.着力推进初中学校发展。实施初中“强校工程”,与新优质学校培育相结合,5年内培育至少10所育人理念先进、课改推进有力、教学成效显著的公办初中学校。加强“强校工程”经费保障,5年培育期内,各区为每所培育学校每年设置50万元特色发展经费。实施“双名双特”人才培养工程,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培养向初中学校倾斜,确保市名师名校长、市学科带头人在培育学校的比例。探索组建特色示范高中+优质品牌初中学校的中学教育联盟,强化初高中教育衔接。

(四)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8.创新教育人才引育机制。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师(教研员)招聘工作,支持学校通过“特设岗位”引进紧缺教育人才和学科教学名师,鼓励通过柔性引才开展“导师制”短期服务合作。支持学校根据未来5年的自然减员情况编制教师需求计划并提前两年开展教师招聘,强化“新老衔接”。建立教育人才链式培养体系,实施名优教师高质量培育工程。

9.大力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推动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促进教师校际合理流动。推进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按“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向贡献大、绩效好的教职工倾斜。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改革,逐步下放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权,加大学校评聘自主权,突出育人工作和教学质量在职称评审中的评价权重。优化学校岗位结构比例,提高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拓宽教师职业晋升渠道。

(五)加快信息化国际化步伐,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

10.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制订并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快学校教学、学习场所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和嘉兴市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精准教学试点和教与学方式变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培养一批技教融合骨干教师。 

11.大力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以教育国际化助力国际化品质城市建设,按“市域统筹、错位发展、有序推进”的原则,合理布局国际化教育资源。强化评估论证,把好引入关、评估关和审核关,提升教育国际化合作水平。加大教师涉外培训和研修力度,中小学教师因公出国(境)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合作的,实行有别于其他出访的出国(境)人员和经费管理办法。鼓励各区设立教师出国交流和研修专项经费。

(六)加强市对区统筹协调力度,推动市区教育同步发展。

12.强化对市区教育资源规划布局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教育布局规划动态调整和优化机制,充分考虑人口政策调整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因素,在现有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居住区配套中小学规划建设“百户比”指标,确保中小学建设用地需求。加大市对区义务教育资源规划布局的统筹协调力度,中心城区257平方公里范围内教育规划调整须市区两级共同研究实施。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严格按照《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重新核定民办中小学办学规模,推动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将国有资产投资建设的教育设施用于举办民办中小学或扩大其规模的,其投资决策由资产管理者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经区政府(管委会)或市级相关部门同意并报市政府核准后实施。

13.构建小初高一体化协同发展工作体系。加大市教育局对区中小学招生政策、质量监测等的统筹力度。加大嘉兴教育学院对区教研机构的业务指导力度,协同推动小初、初高中教育贯通融合。建立健全市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和反馈制度。嘉兴教育学院要加大对市区普通高中学校业务指导的履职力度,组织专家、教研员深入学校进行常态化教学研究与蹲点指导,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精准服务。

(七)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14.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国办发〔2018〕82号)精神,将教育作为战略性投入予以优先保障,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逐步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5年内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至小学每生每年不低于1200元、初中每生每年不低于1500元。加大对小规模学校支持力度,适当给予额外公用经费补助。

15.持续加大对学校特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教育综合改革和特色发展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对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文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推动学校特色办学。大力支持创新人才培养,各区要加快初中学校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建设进度,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初中学校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主要学科全覆盖。

(八)强化教育质量考核激励,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16.建立健全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制度。嘉兴教育学院要指导、协同推进各区教研部门建立健全标准统一的市区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分析、反馈机制,形成学校学业质量常态化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对影响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全面准确把握市区中小学教育的质量状况,科学诊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7.强化质量发展考核。建立校长对学校高质量发展年度专项述职制度和校级领导班子履职能力水平考察制度。实施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与教研部门精准服务情况关联考核制度。健全教育质量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对市属普通高中推进课改考改、创新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实绩考核好的单位,按照考核结果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增加绩效工资总量方案由市教育局提出,由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核定,分配办法由市教育局制定并报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备案。市教育局在制定分配办法时要综合考虑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教师在完成基本工作量外承担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报酬问题。职业高中质量提升考核参照执行。各区要建立相应的教育质量年度绩效考核激励制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教育局局长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外办、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教育学院、南湖区政府、秀洲区政府等,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政策保障、督导考核等工作。同时成立专家指导小组,组长由嘉兴教育学院院长担任,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对市区小初高教育衔接、课程开发与实施、教育教学指导、质量监测与评估等进行定期分析并提出工作建议。

(二)加强经费保障。各区要进一步巩固财政教育投入成果、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制定政策鼓励支持社会组织捐资助学并享受有关税务优惠。要发挥好教育基金会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奖助学金,充分发挥社会捐资助学在奖教奖学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督导考核。把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纳入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年度督导项目,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从2019年起对各区推进中小学高质量发展情况开展专项督导并及时通报督导结果。将推进中小学高质量发展工作列入市教育局对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各中小学年度工作业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