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工业用地规划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
杭政办函〔2015〕124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杭政办函〔2019〕75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杭政办函〔2022〕76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工业用地规划管理若干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8月21日
杭州市工业用地规划管理若干规定
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工业产业创新升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空间换地”深化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浙政发〔2014〕6号)、《
杭州市城乡规划条例》、《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亩产倍增”计划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若干意见》(杭政〔2014〕12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产业用地管理、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15〕13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我市城镇建设用地上现状用地性质、土地证登记用途或规划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地块的规划管理。
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不按照规划许可用途使用房屋,不适用本规定。
二、管理原则
鼓励在工业用地上通过新建、改建、翻建、扩建等方式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项目、信息经济“六大中心”建设和智慧应用项目、新兴特色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发展项目等创新型工业项目。创新型工业项目由市发改、经信部门或区、县(市)政府(管委会)按相关规定予以认定。
鼓励在工业用地上安排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创新型工业项目;在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外,不得安排非创新型工业项目以及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或严重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项目。
鼓励在集中成片、有一定产业关联和相应产业服务设施的工业集聚区域设立产业发展单元。
三、控规编制
在控规编制、修编、局部调整时,按以下原则确定工业用地相关规划指标:
(一)建筑密度一般不作限制,在项目设计方案审查时再予以明确。
(二)建筑限高不作为强制性指标,先按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确定,在项目设计方案审查时,可由审查部门根据航空、景观限高和日照规范等要求,结合相关利害关系予以调整。
(三)绿地率不作为强制性指标,在项目设计方案审查时可由绿化主管部门根据《
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和相关技术规范予以明确。绿地面积低于相关规范要求的,应按照相关规定易地建设或缴纳城市绿化补偿费。
(四)属于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工业用地,容积率可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
(五)用于创新型工业项目建设的工业用地,其停车位数量应按照商务用地配建标准配置。
四、简化程序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既有规划指标出让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创新型工业项目的,可根据市发改、经信部门或者区、县(市)政府(管委会)的认定意见,直接申请出让前规划条件;建设单位取得土地后,可凭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方案总平面布置图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