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升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意见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升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意见
绍政办发〔2012〕15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切实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两区”)建设,坚持农机与农艺、畜牧技术、水产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茶叶采摘加工技术及其他主导产业生产加工技术融合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推进农机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拓展农机应用领域,提高农机应用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力争到202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10万千瓦,装备结构基本合理,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水稻、油菜、小麦等主要粮油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蔬菜、水果、特产、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的主要生产环节和产品初加工等基本实现机械化。

  三、发展重点

  (一)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同步在“两区”内率先布局建设一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优先在“两区”内安排;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培训、试验示范活动等,优先在“两区”内举办;“两区”内重点推广应用的农业机械,优先给予相应补贴。在“两区”大力扶持培育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提高“两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把“两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示范区、样板区。

  (二)全力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发展高性能耕作机械、半喂入水稻收割机械,实现稻麦收割环节全面机械化。加快油菜机械收割技术普及应用,切实解决油菜收割难题。建立农机与农艺融合机制,全面攻关单季稻水稻机插技术难点,加速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配套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集育插秧、谷物烘干、农机维修于一体的服务中心,全面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三)加快主导产业机械化发展。在蔬菜、茶叶、畜产品、水产品、果品等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农产品加工园区中,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大中型冷藏保鲜库,推广应用冷藏保鲜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广茶园耕作、植保、修剪、机械化采摘及茶叶加工的杀青、揉捻、制作等小型成套加工机械设备。大力发展活性秸秆配合饲料生产机械化技术,引进推广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无害化处理机械装备与技术,推进畜禽饲养设施化和工厂化。引进推广适合水产养殖环境(水质)参数自动监控、钢管大棚、缺氧报警与深层增氧等养殖、加工机械设备。全面推动茶叶、蔬菜、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设施化建设,提高产业生产力和竞争力。

  (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加快现代农机技术和装备武装设施农业,大力推广高标连栋大棚及配套的作业机械、工厂化育苗和自动化控制设备,提升蔬菜等作物的设施水平。发展设施育苗服务,实现设施农业环境控制自动化、主要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管理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目标产品品牌化,推进设施农业加快发展。

  (五)全面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示范基地和基础设施。农机部门要与农技、气象、粮食等部门共建各类服务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制度,服务农民及各级涉农单位。农业机械化推广机构要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与应用技术,无偿提供公益性农机教育培训推广等服务。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要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维修、经营管理等培训质量,增强农机服务组织应用新农机、新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机服务,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产业。结合“两区”和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培育一批集作业、加工、维修、培训、信息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区域性、综合性农机服务中心。创新农机服务机制,鼓励农机专业大户联户合作开展农机服务,鼓励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服务,满足农民农机作业需求。

  (六)建立农机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农机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机作业、维修服务,提高农机应用和保障水平。农业、财政部门要建立在用农机质量调查制度,强化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农业(农机)部门要联合工商部门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完善农机质量投诉网络。建立健全农机报废更新制度,加快淘汰老旧及高耗能农机,促进安全、节能、环保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农机安全使用规章制度,开展农机使用安全教育,加强源头管理,强化基层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提高其装备水平和监管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机公安联络室”运行机制。强化农机动态监管,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提升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发展目标。各地要尽快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财政、水利、科技、金融、安监、监察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农业机械化提升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明确落实工作职责,采取有力有效举措,切实解决农机科研、生产、流通、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综合施策,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各地要在不折不扣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设施农业设备补贴、高耗能农机报废补偿等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有利于本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农业(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