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出口退税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出口退税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皖国税发〔2006〕182号
全文有效 成文日期:2006-10-25

USHUI.NET®提示:根据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公布现行全文有效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1年第1号规定,现行有效

各市国家税务局: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出口退税评估实施办法(试行)》业经全省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和全省出口退税工作会议讨论和修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出口退税评估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出口货物税收管理,降低出口退税风险,提高出口退税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和《安徽省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我省出口退税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出口退税评估是指国税机关对从事出口业务的纳税人一定时期内货物出口及其退(免)税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系统地分析、估计和评价,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进一步采取加强管理措施的行为。
第三条 出口退税评估遵循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分类实施、因地制宜,人机结合、简便易行,注重实效、重点监控的原则。
第四条 出口退税评估包括确定评估对象、审核评析、约谈举证、实地调查、认定处理和成果反映等环节,由各省辖市国税局出口退税管理部门组织,主管出口企业征税和退税的国税机关分工负责,协调实施。
(一)各省辖市国税局出口退税管理部门,负责筛选、确定并发布本市出口退税评估对象,负责本市出口退税评估工作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等。
(二)主管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审批业务的国税机关退税管理部门,负责对列入出口退税评估对象的所辖外贸企业进行审核评析、约谈举证、实地调查、认定处理和成果反映等。主管外贸企业征税的国税机关税源管理部门及其税收管理员协同开展对所辖外贸企业的评估工作,并根据需要制发相关文书。
(三)主管生产企业征税的国税机关税源管理部门及其税收管理员,负责对列入出口退税评估对象的所辖生产企业进行审核评析、约谈举证、实地调查、认定处理和成果反映等。
第五条 出口退税评估对象包括各级国税局管辖的所有发生自营或委托出口业务的纳税人。出口退税评估对象可采用计算机筛选、人工分析筛选和重点抽样筛选等方法确定。
(一)预警评估对象。指上级或同级退税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出口退税预警分析,根据预警分析结果发布的指标异常的出口企业。
(二)重点评估对象。包括以农产品和废旧物资等为主要原料、新发生出口业务、纳税信用等级低下以及其它应重点监控的出口企业。
(三)一般评估对象。指上述评估对象以外的出口企业。
第六条 出口退税评估的主要指标、指标功能、计算公式及其分析使用方法由省局确定,供各地在出口退税评估时选用。具体参照《出口退税评估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见附件1),各级国税机关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
省局每年发布一次以全省数据为基础的出口退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各省辖市国税局每年发布一次以本市数据为基础的出口退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并报省局备案。
第七条 出口退税评估的主要依据及数据来源包括:
本级国税机关掌握的征管信息资料,主要包括:增值税纳税评估资料和数据,出口企业退(免)税申报资料和数据,出口企业税务认定的基本情况,电子口岸系统提供的出口数据,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各类票证比对结果,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出口企业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上级国税机关发布的宏观分析数据,行业税负和敏感货物出口及其退免税的监控数据,各类评估指标的预警值。
本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产业和行业的相关指标数据,外部交换信息,以及与出口企业退(免)税申报相关的其他信息。
第八条 出口退税评估可根据出口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审核评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案头分析。对出口企业申报的退免税资料以及计算机审核中产生的疑点进行案头的初步审核,以确定进一步评估分析的方向和重点。
(二)预警分析。通过各项指标与相关数据的测算,将出口企业申报退免税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与相关预警值进行比较。
(三)纵横分析。将出口企业退(免)税申报数据与本企业相关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与本地区、同行业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四)比对分析。根据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将出口企业退(免)税申报情况与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对照,分析其合理性,以确定出口企业退(免)税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九条 出口退税评估审核评析中发现的需要出口企业陈述说明、补充提供举证资料等问题,应经负责出口退税评估的部门领导批准,由负责出口退税评估的部门在主管征税机关协同下进行税务约谈,要求企业进行自查和举证。
第十条 出口退税评估审核评析和约谈举证中发现的需要到生产经营现场了解情况、查看账目凭证的,应经负责出口退税评估的部门领导批准,由税收管理员和退税管理部门经办人员共同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第十一条 出口退税评估审核评析、约谈举证和实地调查结束后,评估人员须将评估工作内容、过程、证据、依据和结论等记入退税评估工作底稿,制作退税评估情况报告,并视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一)对经审核评定不存在问题的,直接登录评估工作台账。
(二)对纳税人自查出的问题,或经退税评估需要进行税收调整但不构成偷骗税等违法嫌疑的问题,按规定程序传递给相关部门处理。
(三)对纳税人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移交稽查部门处理。
第十二条 各市国税局出口退税管理部门按季对本地区出口退税评估部署和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意见等进行总结和分析,于季度终了后15日内,连同《出口退税评估工作统计表》(见附件2)书面报告省局。
省局定期对各市出口退税评估工作质量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省局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第十三条 各级国税机关要将出口退税评估工作纳入本地纳税评估工作范围,统一协调实施,避免多头重复评估。出口退税评估原则上与出口企业当期增值税纳税评估同时进行,使用统一的征管文书。
各市国家税务局要根据所辖出口企业及其出口退税实际情况,制定评估工作计划,合理确定退税评估工作量。对预警评估对象,应按照预警发布部门的要求适时评估,不受评估次数和时间限制;对重点评估对象每半年至少评估1次;对一般评估对象每年评估1次。
第十四条 对国家特准退税的单位和个人的出口退税评估,比照外贸企业或生产企业的评估办法执行。本办法未尽事宜,比照《安徽省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办法由安徽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附件:1.出口退税评估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
2.出口退税评估工作统计表

附件1:
出口退税评估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
一、外贸企业评估分析指标
(一)应退税出口额变动率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分析
应退税出口额变动率=(报告期应退税出口额-基期应退税出口额)/基期应退税出口额×100%
通过分析应退税出口额变动率,对异常企业进行深入核查,确定出口额变动是否正常,是否有与出口量相应的收购能力等。
如应退税出口额变动率超过预警指标值,则可能存在虚假出口、套汇、买单经营或发生借权、挂靠经营等问题。
(二)商品出口额变动率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分析
商品出口额变动率=(报告期该种商品出口额-基期该种商品出口额)/基期该种商品出口额×100%
通过分析商品出口额变动率,对变动异常的商品进行深入核查,确定该商品出口额变动是否正常,是否有与出口量相适应的收购能力等。
如商品出口额变动率超过预警指标值,则可能存在虚假出口、套汇、买单经营或发生借权、挂靠经营等问题。
(三)口岸出口额变动率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分析
口岸出口额变动率=(报告期该口岸出口额-基期该口岸出口额)/基期该口岸出口额×100%
通过对企业出口口岸的出口额变动分析,对出口额变动较大的口岸、敏感口岸、边远口岸等实行重点评估。
如口岸出口额变动率超过设定预警指标值,则可能存在虚假报关、“四自三不见”或其他买单业务等问题。
(四)出口单价变动率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分析
出口单价变动率=(报告期该类商品出口单价-基期该类商品出口单价)/基期该类商品出口单价×100%
通过出口单价变动情况分析,对出口单价变动较大、敏感货物和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的货物等进行重点评估。
如出口单价变动率偏离设定预警指标值,则可能存在虚假报关、虚报出口和进货价格、境内收汇、赔款冲抵货款、“四自三不见”或其他买单业务等问题。
(五)换汇成本差异率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分析
换汇成本差异率=(某商品或关联记录下某商品出口换汇成本-本地区或本企业某商品平均换汇成本)/本地区或本企业某商品平均换汇成本×100%
通过对企业出口换汇成本的统计筛选,对大宗商品、敏感货物和成本异常的出口货物利用本指标进行纵横对比,进一步分析其出口业务的真实性。
如换汇成本差异率高于设定预警指标值上限,则表明企业经营亏损。可以分析企业有无虚假出口、虚抬进货价格、减少进货开票数量等问题;如换汇成本差异率低于设定预警指标值下限,则表明企业经营赢利过大。可以分析企业有无不按规定取得进货发票而虚列进货数量,伙同供货企业偷税从中牟利问题;有无进口料件委托加工货物复出口业务;有无申报退税时配单错误等。
(六)货物国内流向评估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分析
“进货地区代码=(‘A1’+‘A2’+‘A3’+…)”&“海关关别代码<>(‘B1’+‘B2’+‘B3’+…)”
或“进货地区代码=(‘A1’+‘A2’+‘A3’+…)”&“海关关别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