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省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我市稳产保供各项工作,现就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提出工作要求,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强"菜篮子"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各县(区)政府对辖区内生猪生产及市场供给负总责,提高生猪生产、市场流通、质量安全监管和调控保障能力,统筹谋划好本地区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各项工作。实行生猪生产红线制度,各县(区)2019年生猪年出栏量不得低于生猪生产基本保障任务(见附件),2020—2022年生猪年出栏量不得低于生猪稳产增产保供承诺目标,确保2022年全市生猪年出栏超过375万头。市政府将最低生猪出栏量纳入"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重要考核内容。

二、加快生猪产能恢复

将存栏能繁母猪100头以上和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作为重点场,提升生物安全水平,保护现有生猪核心产能。继续开展部、省、市、县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支持养殖场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环境优美化进行改造升级。对2020年底前完成新建、改扩建的种猪场、规模猪场(户)和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等给予50万元—500万元补助,支持动物防疫、粪污处理、养殖环境控制、自动饲喂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生猪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全部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实行敞开补贴。支持国家、省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支持企业开展种猪选育,提升种猪自主选育能力,对通过国家、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认定的育种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鼓励种猪场、规模养殖场引进优良种猪,对种猪企业经批准从国外引进纯外血原种猪的,给予4000元/头一次性补贴;从国内引进祖代(纯种)种猪,给予500元/头一次性补贴。各县(区)要统筹用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财政涉农资金用于上述补助环节,支持生猪产能恢复。

鼓励和引导符合动物防疫条件且治污能力仍有富余的养殖场增养补栏,适度提高生猪存栏量,消除空栏。积极引进国内影响大、投资能力强的现代畜牧和工商资本企业投资兴建规模养猪场,支持其通过收购、兼并、入股、合作、代管、租用等形式,改造提升现有养殖场生产经营、设施装备水平,提升我市养猪业整体水平,每个县(区)力争到2020年底前新增1—2家存栏能繁母猪5000头以上的现代化生猪养殖标杆场。鼓励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家庭农场"生猪寄养模式,带动广大养殖场(户)发展生猪生产。

三、促进生猪产业绿色发展

推广"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畜(禽)—沼—果(粮、菜、草、林)"等循环发展模式和技术,创建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和园区,实现县域大循环、园区中循环、主体小循环。实施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配套完善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和利用设施设备,组建沼液运输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通畜禽粪污还田通道,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实现生猪产业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到2020年底,全市生猪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

四、强化非洲猪瘟疫情防控

进一步压实政府、部门和生猪产业各环节从业者责任,不折不扣落实疫情监测排查报告、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生猪运输和餐厨废弃物监管等现行有效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反弹,增强养殖信心。

优化生猪及猪肉产品调运机制,市调运指挥部办公室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省、市、县三级"点对点"调运监管,畅通种猪、仔猪"点对点"调运和省内猪肉产品调运,严格落实省外猪肉产品"点对点"调运规定,确保符合调运条件、手续齐全、风险可控的生猪及猪肉产品有序调运。从2019年9月1日起,对整车合法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的车辆,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在2019年9月1日—2020年6月30日期间,对整车合法运输种猪及冷冻猪肉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加快推进生猪运输车辆清洗消毒场所建设,养猪大县要以镇(乡)为单位设立集中清洗消毒站,开展专业化清洗消毒,推行车辆凭消毒单据运输生猪及其产品制度,降低车辆带毒传播疫情的风险。清洗消毒站建设标准由市农业农村局制定。

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公安等部门要持续开展"四项专项整治行动",对防控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核查、依法严打。

五、推进屠宰加工业转型升级

健全完善屠宰企业准入管理制度,严把准入条件,规范准入审批,对新建大型标准化、产加销一体屠宰加工企业,予以优先审批。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加快小型生猪屠宰厂(场)点撤停并转。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驻场官方兽医制度,对不符合检疫检测要求的屠宰厂(场),要依法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关停。引导小型屠宰厂点转型开展肉品配送流通服务,推行县域"中心屠宰厂集中屠宰、乡镇分销配送"模式。

加强肉品冷链物流建设,支持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完善冷链仓储配送体系。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屠宰厂,发展集饲养、屠宰、加工、冷链、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屠宰加工企业。鼓励生猪就地就近屠宰,减少活猪跨区域(地级市)调运(种猪、仔猪除外),逐步实现从调猪向调肉转变。

六、提升猪肉稳价保供能力

落实市级猪肉储备制度,指导屠宰、冷链储运企业维持常态化冷冻猪肉库存。强化监测预警,及时掌握猪肉市场供应及价格变动情况,适时启动猪肉收储和投放,切实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在集中做好市级猪肉储备基础上,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要根据辖区情况做好猪肉储备,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引导畜禽水产养殖场(户)加快发展替代性强的肉牛、肉羊、肉禽和水产品等特色养殖产业,多元化增加肉类供给,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同时,适时启动社会救助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众有肉吃、吃得起。

七、做好生猪产业发展用地服务保障

各县(区)要遵循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客观要求,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合理安排新增生猪养殖用地。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前提下,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为养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补平衡;生猪养殖圈舍、场区内通道及绿化隔离带等生产设施用地,根据养殖规模确定用地规模,增加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规定,保障生猪养殖生产的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求。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发展生猪生产。

依法科学优化禁养区,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之外的其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禁养区划定依据。各县(区)要深入开展自查,立即整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超划禁养区情形;加强禁养区整改调整政策支持,对禁养区内关停需搬迁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优先支持异地重建,生态环境部门要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建设项目加快环评审批。

八、统筹财政金融保险扶持政策

实施种猪场和规模猪场贷款贴息政策。对2018年8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内种猪场和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贷款给予贴息支持,贷款贴息不超过贷款金额的2%,重点支持企业购买饲料和购买母猪、仔猪,其中在2019年8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扩大贴息范围,支持企业新建、改扩建生猪养殖场。对年出栏2000头—5000头的规模养猪场,各县(区)可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对用于生猪养殖的贷款给予部分或全额贴息,贴息时间为2018年8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加大生猪生产信贷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暂时遇到困难的生猪养殖场(户),银行机构不得盲目和随意抽贷、停贷、限贷,要加强与借款人磋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帮助养殖企业恢复生猪生产。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的分险作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与合作银行优先落实对生猪养殖场(户)的信贷支持。

强化能繁母猪和生猪养殖保险政策。能繁母猪要应保尽保,育肥猪要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阶段性提高生猪保险保额。2019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暂时将能繁母猪保险保额提高到1500元/头、育肥猪保险保额提高到800元/头,相应提高保险保费。保险机构对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养殖场(户)要及时足额理赔,不得拒保和拖延理赔进度。

严格落实强制扑杀补助。各县(区)要按照《遂宁市财政局 遂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生猪重大动物疫病强制扑杀补助工作的通知》(遂财农〔2019〕63号)要求,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强制扑杀补贴政策,做好补助经费核实、发放等工作,不得擅自降低补助标准,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到位,为生猪保险理赔创造有利条件。

九、加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各县(区)要推动动物防疫体系能力提升,加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动物检疫申报点、活畜禽运输指定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基层机构队伍,机构改革中畜牧兽医队伍不得被削弱,确保市、县、乡三级动物防检疫人员定员到位。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巩固和加强工作队伍,配置先进检验检疫设备,改善工作条件,落实畜牧兽医工作津贴补助政策,确保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正常运转。保障监测、预防、控制、扑灭、检疫、监督等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和专项业务经费。加强对传统中兽医技术人员的培养。采取返聘退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或购买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强化基层防控力量。

 

附件:遂宁市2019年度生猪生产基本保障任务表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0月11日 


附件

 

遂宁市2019年度生猪生产基本保障任务表

县(区)

基本保障任务(万头)

船山区

37

安居区

45

射洪县

53

蓬溪县

35

大英县

3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