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房地产经纪机构不良信用信息记分标准
附件1
房地产估价机构良好信用信息记分标准
类别 |
良好信用信息内容 |
加分分值 |
|
社会 贡献 |
社会捐赠,以1万元为基数,基础分为1分,每增加2万元加1分 |
最高10分 |
|
表彰 项目 |
获得政府表彰奖励的 |
国家级 |
20分 |
省、部级 |
15分 |
||
市、厅级 |
10分 |
||
县(区)级 |
5分 |
||
获得政府相关部门表彰奖励的 |
国家级 |
15分 |
|
省、部级 |
10分 |
||
市、厅级 |
5分 |
||
县(区)级 |
3分 |
||
获得相关行业协会表彰奖励的 |
国家级 |
13分 |
|
省、部级 |
8分 |
||
市、厅级 |
5分 |
||
估价师数量 |
每名估价师加2分 |
最高20分 |
附件2
房地产估价机构不良信用信息记分标准
类别 |
不良信用信息内容 |
扣分 分值 |
信息公示 |
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房地产中介主管部门颁发的《登记备案证书》的 |
1分 |
未在显著位置公示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 |
1分 |
|
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房地产估价业务流程、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 |
1分 |
|
经营行为 |
超越资质等级业务范围承揽估价业务的 |
3分 |
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 |
5分 |
|
估价机构与委托人或者估价业务相对人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未回避的 |
2分 |
|
估价机构未经委托人书面同意,转让受托的估价业务的 |
2分 |
|
以迎合高估或低估的要求、给予回扣、恶意压低收费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的 |
5分 |
|
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估价报告的 |
3分 |
|
严重违反房地产估价规范和标准 |
5分 |
|
未按规定时限妥善保管房地产估价报告及相关资料 |
2分 |
|
分支机构以自身名义承揽估价业务、出具估价报告,估价报告加盖自身公章的 |
3分 |
|
估价质量管理、估价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 |
3分 |
|
行业管理 |
不配合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价格主管部门现场巡查、合同抽查、投诉处理工作,并根据要求提供检查所需资料的 |
3分 |
不按规定办理备案事项变更手续的 |
2分 |
|
不按规定为设立的分支机构办理备案手续的(注:总公司已经办理备案的情况下) |
3分 |
|
扣押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的资格证、执业证(注册证)或其他身份证明的 |
2分 |
|
无正当理由缺席主管部门或协会召开的会议的 |
3分 |
|
发生投诉后,不配合行政主管部门或协会调查取证的(如逾期不书面答复等) |
2分 |
|
未为本机构的房地产估价师参加继续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的 |
2分 |
|
不按规定或不按时报送业务统计报表的 |
2分 |
附件3
房地产经纪机构良好信用信息记分标准
类别 |
良好信用信息内容 |
加分分值 |
|
||
|
|||||
社会贡献 |
社会捐赠,以1万元为基数,基础分为1分,每增加2万元加1分 |
最高10分 |
|
||
表彰项目 |
获得政府表彰奖励的 |
国家级 |
20分 |
|
|
省、部级 |
15分 |
|
|||
市、厅级 |
10分 |
|
|||
县(区)级 |
5分 |
|
|||
获得政府相关部门表彰奖励的 |
国家级 |
15分 |
|
||
省、部级 |
10分 |
|
|||
市、厅级 |
5分 |
|
|||
县(区)级 |
3分 |
|
|||
获得相关行业协会表彰奖励的 |
国家级 |
13分 |
|
||
省、部级 |
8分 |
|
|||
市、厅级 |
5分 |
|
|||
职业 资格证 |
具备全国房地产经纪人(每名2分) |
最高20分 |
|
||
具备全国房地产经纪协理每名1分 |
|
附件4
房地产经纪机构不良信用信息记分标准
类别 |
序号 |
不良信用信息内容 |
扣分分值 |
信息 公示 |
1 |
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房地产中介主管部门颁发的《登记备案证书》的 |
1分 |
2 |
未在显著位置公示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 |
1分 |
|
3 |
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房地产经纪机构工作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及备案信息的 |
1分 |
|
4 |
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房管部门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开户行及账号的 |
1分 |
|
5 |
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房屋交易涉及的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及税收规定和优惠政策的 |
1分 |
|
6 |
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房地产经纪业务流程及房地产经纪服务收费项目、计费方法和收费标准的 |
1分 |
|
7 |
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房屋买卖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的 |
1分 |
|
8 |
加盟店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总店的营业执照、经营场所的营业执照,总店的住建部门登记备案证书,与总店签约的加盟合同的 |
1分 |
|
9 |
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销售商品房项目,以及商品房销售委托书和批准销售商品房的有关证明文件的 |
1分 |
|
经营 行为 |
1 |
拒绝或未以适当方式提醒服务对象有权选择使用主管部门推荐使用的房地产经纪合同文本的 |
2分 |
2 |
未经委托人同意,擅自将受托的中介服务业务转托给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 |
2分 |
|
3 |
交易未成,扣押委托人的房地产证或其他资料的 |
2分 |
|
4 |
经纪从业人员擅自克扣购房人、租房人押金租金的 |
2分 |
|
5 |
违反当事人意愿,强制其接受关联服务的 |
2分 |
|
6 |
消费者有效投诉(每起) |
0.1分 |
|
7 |
未在三方房屋买卖合同上签章的 |
2分 |
|
8 |
未对出售人、出租人的主体资格、房地产权属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查验,或者查验过程中未尽谨慎注意义务而未能查明真实情况,给承购人、承租人造成损失的 |
3分 |
|
经营 行为 |
9 |
故意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开展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委托人或其他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的 |
3分 |
10 |
以暴力、胁迫、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承揽业务的 |
3分 |
|
11 |
提供虚假材料、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对相关当事人进行误导或 欺诈,给当事人造成重大损失的 |
5分 |
|
12 |
对交易当事人隐瞒真实的房屋交易信息,低价收进高价卖(租)出房屋赚取差价的 |
5分 |
|
13 |
从事房屋租赁经纪业务时,未按规定向相关业务部门报送租赁信息的 |
2分 |
|
14 |
提供代办贷款等其他服务,未向委托人说明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情况,未经委托人书面同意的 |
3分 |
|
15 |
出租住房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哄抬房租、恶意克扣租金,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驱逐承租人,强行收取各类费用等损害群众利益的 |
4分 |
|
16 |
经纪从业人员不配合主管部门现场巡查,合同抽查,拒绝提供检查所需资料的 |
5分 |
|
17 |
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内容和标价方式进行价格欺诈;一项服务可以分解为多个项目和标准的,未明确标示每一个项目和标准,进行混合标价、捆绑标价的 |
5分 |
|
18 |
房地产经纪机构签订的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未加盖机构印章或未由从事该业务的一名房地产经纪人或两名房地产经纪人协理的 |
2分 |
|
19 |
房地产经纪机构接受委托提供房地产信息、实地看房、代拟合同等房地产经纪服务,未与委托人签订书面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的 |
3分 |
|
20 |
房地产经纪机构签订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前,应当与购房人或承租人签订《房地产经纪服务承诺书》 |
2分 |
|
21 |
因违反法律法规,或未按合同履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媒体公开报道,或引发群体性上访的 |
10分 |
|
22 |
不按要求落实政府或主管部门布置紧急任务的 |
5分 |
|
资金 监管 |
1 |
违反交易资金监管规定,擅自代收代管存量房交易资金,数额较小的 |
2分 |
2 |
违反交易资金监管规定,擅自代收代管存量房交易资金,数额较大的 |
3分 |
|
3 |
侵占、挪用房地产交易资金,擅自划转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 |
5分 |
|
行业 管理 |
1 |
不按规定办理备案事项变更手续的 |
3分 |
2 |
不配合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价格主管部门现场巡查、合同抽查、投诉处理工作,并根据要求提供检查所需资料的 |
5分 |
|
3 |
不按规定为设立的分支机构办理备案手续的(注:总公司已经办理备案的情况下) |
2分 |
|
4 |
扣押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的资格证、执业证(注册证)或其他身份证明的 |
3分 |
|
5 |
无正当理由缺席主管部门或协会召开的会议的 |
1分 |
|
6 |
发生投诉后,不配合行政主管部门或协会调查取证的(如逾期不书面答复等) |
3分 |
|
7 |
违反规定发布房源、客源广告的 |
3分 |
|
8 |
不按规定或不按时报送业务统计报表的 |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