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上海市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上海市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沪市监计量〔2023〕252号


各区市场监管局,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市局机场分局,各计量技术机构,上海市计量协会,上海市计量测试学会,各有关单位:

现将《关于加强上海市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相关工作。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加强上海市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



计量技术委员会是负责制修订计量技术规范、提供计量技术政策咨询、开展学术研讨交流、计量科普宣传和知识传播的技术性非法人组织。为加快构筑上海计量新优势,落实市政府《关于本市贯彻国家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提升计量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根据《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市监计量发〔2022〕62号),现就加强上海市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构建完善区域量值传递溯源体系,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提升上海市计量技术委员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全面推进计量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保障。

(二)基本原则。

1.统筹推进、优化布局。面向计量前沿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在重点领域科学谋划、合理布局计量技术委员会,规范计量技术委员会工作机制和管理规则。

2.需求牵引、创新驱动。主动顺应科技和产业变革大趋势,积极应对国际测量技术规则与格局重构挑战,服务新型计量监管机制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计量问题研究,努力服务国家战略在上海实施。

3.协同融合、开放合作。深化计量领域交流合作,加强计量技术规范与政策、规则、标准协调联通。着力疏通计量科技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积极推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上海市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计量技术规范供给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支撑科技创新、法制监管、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

到2035年,基本建成科技水平一流、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上海特色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适应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发展的计量技术委员会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二、重点任务

(四)统筹计量技术委员会布局。围绕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人民城市建设等需求,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统一规划组建和管理上海市计量技术委员会。开展前沿计量技术规范探索研究,培育、建设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计量技术委员会。

(五)强化计量技术委员会职责。协助构建完善上海市计量技术规范体系,落实计量技术规范预研、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定、复查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质量管理和进度要求,加快推动计量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项目产出计量技术规范研究成果。把好技术审查关,严格审查程序,审慎提出计量技术规范实施过渡安排,提升规范严谨性和规范性。做好计量技术规范宣贯工作。协助组织开展计量比对工作,承担计量技术咨询、计量监督管理与应急处置的技术保障职责。

(六)科学规划计量技术委员会专业体系。在传统长、热、力、电等“十大计量”专业外,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在生态环境、医疗健康、生物计量、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适度分专业、分领域、分层级成立计量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针对前沿技术领域发展,在计量技术委员会下设立专项工作组,适当超前布局。

(七)健全计量技术委员会工作机制。新建计量技术委员会的组成方案应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一般不超过20人,由各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和专业社团等推荐。计量技术委员会一般设立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秘书长1人。鼓励学科交叉的计量技术委员会建立联络机制,加强技术交流,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强化横向沟通合作。

(八)优化计量技术委员会组成结构。积极畅通委员参与工作渠道,提升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的广泛性、代表性,鼓励吸收两院院士、科技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担任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等职务,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代表参与计量技术委员会工作。在计量技术委员会内同一单位委员原则上不超过3人。担任委员的计量技术专业人员,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同等资历。除法制计量技术委员会外,行政管理人员担任委员原则上不超过2人。鼓励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