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延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等两个规范性文件有效期的通知
沪府发〔2012〕9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03〕65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沪府发〔2005〕10号)两个规范性文件,经评估需继续实施,有效期均延长至2014年9月30日。其中,沪府发〔2003〕65号文中有关内容如市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26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沪府发〔2005〕10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上海市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公告》 ( 沪府发〔2011〕51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促进本市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举办民办学校及其他民办教育机构(以下统称“民办学校”)的活动,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指导思想)
市和区县政府应当把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市和区县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做好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民办教育事业,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条(基本原则)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市和区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依法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及其他相关权益。
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市和区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民办学校及其举办者应当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及其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政府鼓励)
市政府每年对捐资举办民办教育表现突出的组织、个人以及为发展民办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市政府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设立和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教育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各区县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民办教育发展的情况,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第六条(政府职责分工)
市教育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民办教育工作。
市教育部门负责管理本市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层次非学历民办教育。
区县教育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级各类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以及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
市与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
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民办教育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设立标准)
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
第八条(审批权限)
民办学校的设立,按照以下权限审批:
设立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高级中等教育、中等及以下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学校所在地的区县教育部门审批,并报市教育部门备案。
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层次的非学历教育,由市教育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备案。
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市教育部门统一受理,征求市有关部门意见后,由市政府审批,报国务院教育部门备案。其中,普通高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由市教育部门统一受理,报国务院教育部门审批。
设立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由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部门备案。
第九条(申报材料)
申办民办学校,应当按照审批机关公示的要求,提交申办材料。
审批机关应当依法公示审批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申办材料等。其中,申办民办高等学校应当提交的材料,由市教育部门依法确定并公布。申办民办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应当提交的材料,由区县教育部门依法确定并公布。
第十条(审批决定)
审批机关应当依法做好审批工作,并将审批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申请人。其中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审批机关对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学校,应当发给办学许可证,并告知依法办学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第十一条(政府公示)
审批机关应当将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的名称、地址、层次、类别、规模、招生范围等信息,通过政府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示。
审批机关应当将经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学校的章程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示。
审批机关应当要求责任部门将审批材料整理归档。
第十二条(民政登记)
民办学校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应当依法到民政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民办学校的决策机构议事规则)
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制定决策机构议事规则。议事规则包括下列主要事项:
(一)决策机构的产生、变更方式及其人员构成、职权、任期;
(二)决策机构负责人的产生、变更方式及其职权;
(三)决策机构召开例行会议的安排、议题确定及召开方式;
(四)决策机构召开临时会议的情形、提议人和议题确定以及召开方式;
(五)决策机构表决形式和有效结果;
(六)决策机构文件生效的要件、决策机构会议记录和资料保存要求;
(七)决策机构授权规则;
(八)争议解决办法。
第十四条(决策机构人员构成)
民办学校决策机构的人员构成应当明确以下要求:
(一)民办学校决策机构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可以吸纳教育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或者董事应当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
(二)民办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5人以上组成,设理事长或者董事长一人。理事长、理事或者董事长、董事名单报审批机关备案;
(三)民办学校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学校章程中明确决策机构人员构成。民办学校决策机构人员变更时,其构成比例应保持稳定,其中教职工代表应当经教职工民主推荐产生。
第十五条(校长聘任)
民办学校应当聘任专职校长。校长任职条件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标准,年龄可以适当放宽,并报审批机关核准。
第十六条(财会人员要求)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要求,民办学校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3年以上会计工作经历。
第十七条(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
民办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建立校内民主决策制度,完善教学、科研、学生、人事、财务、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监督制度,保证学校稳定健康发展。
第十八条(教职工的职务待遇)
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项目和课题申报、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的权利。
政府部门在组织开展有关教师工作时,应当为民办学校教师提供同等的机会。
第十九条(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鼓励民办学校为教职工购买补充养老保险,以提高教职工的退休待遇。
第二十条(人事争议处理)
民办学校应当与教师、职员订立聘用合同,建立聘用关系。发生人事争议的,按照《
上海市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办法》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转学、就业、社会优待、医疗保险、参加先进评选、争取科研项目和课题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
第二十二条(收费标准的确定)
制定或调整民办学校对接受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的学费、住宿费标准,由民办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按学校类别和隶属关系报教育部门或劳动保障部门审核,由教育部门或劳动保障部门报物价部门批准。
民办学校对非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的学费、住宿费标准,由民办学校自行确定,报物价部门备案。
民办学校申请制定或调整学历教育收费标准,应当按照国家以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