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山东省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全文废止】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山东省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全文废止】

1998-10-19                                                                       鲁国税所[1998]61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发布已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 鲁国税发[2007]134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市地国家税务局、省直属分局:

为加强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管理,规范企业和各级税务机关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申报审批的行为,根据国家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和税收管理要求,省局拟定了《山东省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办法》,业经全省企业所得税会议研究修改,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在执行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省局。


 山东省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办法

一、装修费的扣除

(一)政策规定

1.税前允许扣除装修费的开支范围

金融保险企业的营业室、接待室的地面、墙壁、柜台、房内顶部装修及门头装修所发生的材料、低值易耗品、工资等费用支出,按规定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在计征所得税前扣除。在装修过程中购买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又能单独使用的设备器具等不得计入装修费用。办公室、宿舍等其他经营用房和非经营用房的装修费用不得在计税前扣除。

2.税前允许扣除的装修费开支标准

房屋内装修各项综合费用按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控制在每平方米1000元以内,外装修费用(以实际装修面积计算)应控制在每平方米700元以内,对个别业务量较大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或繁华地段的企业,装修费用标准可在此基础上上浮50%。

3.企业装修项目发生的装修费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同意税前扣除后,已装修项目五年内再重新装修发生的装修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

4.企业装修费用数额较大,一次性扣除有困难的,可以一次审批,允许企业在三年内分期扣除。

(二)审批权限

单项装修工程费用超过100万元的报省国税局审批,100万元(含)以下的,由地市国税局确定具体的审批权限;主管税务机关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三)申报审批程序

1.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装修费,采取申报审批表的形式进行审批。

2.企业发生的装修费应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并附有关资料。

3.主管征收税务机关对企业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核后,应在《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逐级上报主管审批税务机关。

4.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按照税收规定,对上报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后,在《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审批意见。

5.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的审批意见作为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的依据。

(四)报送资料

1.《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一式二份。

2.企业财务报表包括《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3.具有法律评审资格的中介机构出据的审计报告。

(五)《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填表要求

1.“申请扣除金额”栏,由企业填写。应写明企业本年度申请税前扣除的装修费金额。

2.“计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额”栏,由企业填写。按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装修费数额计算,分别写明扣除前和扣除后的数额。

3.“情况说明”栏,由企业填写。应写明企业装修项目的具体位置、装修的主要原因、装修面积(内装修面积和外装修面积分别注明)、装修费用总金额以及申请税前扣除的装修费金额。

4.“王管部门意见”栏、由企业主管部门填写。应写明企业装修的用途和情况是否属实,企业无主管部门的可不填。

5.“征收税务机关意见”栏,由主管征收税务机关根据审核后的实际情况填写。应写明企业填报资料是否真实、齐全,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以及同意税前扣除的装修费金额和扣除年度等意见。

6.转报税务机关(即非征收税务机关和审批税务机关),应在本级税务机关意见栏内写明:上报资料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和审批要求,是否同意上报审批等意见。

7.“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栏,由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填写。应写明审批处理的具体意见,包括批准税前扣除的金额和扣除年度等。

(六)申报审批要求

1.申报审批的装修费必须符合国家税收法规政策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装修范围和标准。

2.申报审批材料情况必须真实,资料完备,填报齐全,符合申报审批要求。

3.各级税务机关和企业主管部门必须在认真审核申报材料的基础上,在本单位意见栏内签署意见。签署的意见应符合实际和申报审批要求,并对所签署的意见负责。

4.对申报审批的装修费税前扣除数额较大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进行实地了解和情况核实。

(七)申报审批时间

上述申报审批资料报送时间,原则上应于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年度内送达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特殊情况,事前报经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同意后,可延至次年2月底以前。主管审批税务机关一般应在收到手续齐全的申报资料之日起十日内予以审批或答复。

二、修理费税扣除

(一)政策规定

税前允许扣除的固定资产修理费,是指固定资产由于部分损坏,不能正常运转和使用,为了使其恢复原有状态和功能而发生的修理、维护支出。对于改变固定资产原有状态、功能、结构、增加补充设备和改良装置,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而发生的支出,应相应增加固定资产价值,不能作为修理费列支。

(二)审批权限

企业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修理费的审批权限,暂由企业所在地市国税局确定。

(三)申报审批程序

1.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修理费用,采取申报审批表的形式进行审批。

2.企业发生的修理费用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并附有关资料。

3.主管征收税务机关对企业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核后,在《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逐级上报主管审批税务机关。

4.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按照税收规定,对上报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后,在《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审批意见。5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的审批意见作为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的依据。

(四)报送资料

1.《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一式二份。

2.企业申报年度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3.修理项目决算报告或修理项目情况说明等详细资料等。

(五)《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填报要求

1.“申请扣除金额”栏,由企业填写。应写明本年度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修理费金额。

2.“计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栏,由企业填写。按企业申请税前扣除修理费数额计算,分别写明扣除前和扣除后的数额。

3.“情况说明”栏,由企业填写。应写明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的主要原因、修理的项目及修理费用总金额。

4.“主管部门意见”栏,由企业主管部门填写。应写明对企业修理项目和金额的必要性和真实性的审核意见。无主管部门的可不填。

5.“征收税务机关意见”栏,由主管征收税务机关根据审核后的实际情况填写。应写明企业填报资料是否真实、齐全,是否符合税收规定,以及同意税前扣除的修理费金额和扣除年度等意见。

6.转报税务机关(即非征收税务机关和审批税务机关),在本级税务机关意见栏内写明:上报资料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和上报审批要求,是否同意上报审批等意见。

7.“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栏,由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填写。应写明审批处理的具体意见,包括批准税前扣除的金额和扣除年度。

(六)申报审批要求

1.申报审批的修理费必须符合国家税收法规政策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修理费开支范围和标准。

2.申报审批材料情况必须真实,资料完备,填报齐全,符合申报审批要求。

3.各级税务机关和企业主管部门必须在认真审核申报材料的基础上,在本单位意见栏内签署意见。签署的意见应符合实际和申报审批要求,并对所签署的意见负责。

4.对申报审批的修理费税前扣除数额较大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进行实地了解和情况核实。

(七)申报审批时间

上述申报审批资料报送时间,原则上应于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年度内送达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特殊情况,事前报经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同意后,可延至次年2月底以前。主管审批税务机关一般应在收到手续齐全的申报资料之日起十日内予以批复或答复。

三、租赁费的扣除

(一)政策规定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用,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可按照配比原则在租赁期内税前扣除。

(二)审批权限

企业年度租赁费用超过100万元的报省国税局审批,100万元(含)以下的由地市述税局确定具体的审批权限。

(三)申报审批程序

1.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租赁费用,采取申报审批表的形式进行审批。

2.企业发生的税前扣除租赁费用应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并附有关资料。

3.主管征收税务机关对企业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核后,在《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逐级上报主管审批税务机关。

4.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按照税收规定,对上报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后,在《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审批意见。

5.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的审批意见作为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的依据。

(四)报送资料

1.《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一式二份。

2.企业申报年度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3.企业支付租赁费的发票复印件,

4.租赁双方签订租赁合同的复印件。合同上必须写明租赁类型、租赁资产用途、资产租赁期满后的产权归属、租赁期限、资产项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及其主要指标,如房屋面积、地址,汽车数量和车型等。合同内容不全的不得上报。

(五)《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填报要求

1.“申请扣除金额”栏,由企业填写。应写明本年度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租赁费金额。

2.“计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栏,由企业填写。按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租赁费数额计算,分别写明扣除前和扣除后的数额。

3.“情况说明”,由企业填写。应写明企业租用资产的主要原因、租用资产的名称、原值、净值及其具体位置、租赁用途、期限、租赁费用总金额、本年度支付金额以及申请税前扣除的租赁费金额。

4.“主管部门意见”栏,由企业主管部门填写。应写明对企业租赁资产必要性和真实性的审核意见。企业无主管部门的也可不填。

5.“征收税务机关意见”栏,由主管征收税务机关根据审核后的实际情况填写。应写明企业填报资料是否真实、齐全,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以及同意税前扣除的租赁费金额和扣除年度等意见。

6.转报税务机关(即非征收税务机关和审批税务机关),应在本级税务机关意见栏内写明:上报资料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和审批要求,是否同意上报审批等意见。

7.“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栏,由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填写。应写明审批处理的具体意见,包括批准税前扣除的金额和扣除年度等。

(六)申报审批要求

1.申报审批的租赁费必须符合国家税收法规政策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范围和标准。

2.申报审批材料情况必须真实,资料完备,填报齐全,符合申报审批要求。

3.各级税务机关和企业主管部门必须在认真审核申报材料的基础上,在本单位意见栏内签署意见。签署的意见应符合实际和申报审批要求,并对所签署的意见负责。

4.对申报审批的租赁费税前扣除数额较大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进行实地了解和情况核实。

(七)申报审批时间

上述申报审批资料报送时间,原则上应于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年度内送达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特殊情况,事前报经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同意后,可延至次年2月底以前。主管审批税务机关一般应在收到手续齐全的申报资料之日起十日内予以批复或答复。

四、微机购置费的扣除

(一)政策规定

对城乡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购买单台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微机,按规定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准予在计征所得税前扣除。扣除后,不得再行提取折旧。

(二)审批权限

企业年度微机购置费用总额超过100万元的报省国税局审批,100万元(含)以下的由地市国税局确定具体的审批权限。主管税务机关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符合政策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审批后一般可在计征所得税前一次性扣除。

(三)申报审批程序

1.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微机购置费用,采取申报审批表的形式进行审批。

2.企业发生的微机购置费用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购置微机审批表》,并附有关资料。

3.主管征收税务机关对企业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核后,在《购置微机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逐级上报主管审批税务机关。

4.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按照税收规定,对上报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后,在《购置微机审批表》上签署审批意见。

5.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的审批意见作为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的依据。

(四)申报资?

1.《购置微机审批表》一式二份。

2.企业申报年度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3.购买微机的发票复印件,发票中要写明所购微机的品名、数量、型号、单价金额等。

(五)《购置微机审批表》填报要求

1.“现有网点数”、“本年预计盈(亏)额”、“现有微机数”、“申报所购微机型号”、“申报所购微机单价”、“申报所购微机数量”、“申报税前扣除金额”,由企业填写。应分别写明本年度企业所属网点数量、盈亏数额、现有微机数和申请购置微机型号、单价、数量,以及申请税前扣除的微机购置费金额。

2.“情况说明”,由企业填写。应写明企业的主要业务工作量、新购置微机的原因、用途和总金额。

3.“企业主管单位意见”栏,由企业主管部门填写。应写明对企业微机购说必要性和真实性的审核意见。企业无主管部门的也可不填。

4.“主管征收税务机关意见”栏,由主管征收税务机关对企业资料审核后填写。应写明企业上报材料是否真实、齐全,是否符合税收规定,以及同意税前扣除的费用金额和扣除年度等意见。

5.转报税务机关(即非征收税务机关和审批税务机关),应在本级税务机关意见栏内写明:上报资料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和审批要求,是否同意上报审批等意见。

6.“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栏,由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在本栏内填写审批处理的具体意见,包括批准税前扣除的金额和扣除年度等意见。

(六)申报审批要求

1.申报审批的微机购置费必须符合国家税收法规政策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范围和标准。

2.申报审批材料情况必须真实,资料完备,填报齐全,符合申报审批要求。

3.各级税务机关和企业主管部门必须在认真审核申报材料的基础上,在本单位意见栏内签署意见。签署的意见应符合申报审批要求,并对所签署的意见负责。

4.对申报审批的微机购置费税前扣除数额较大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进行实地了解和情况核实。

(七)申报审批时间

上述申报审批资料的报送时间,原则上应于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年度内送达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特殊情况,事前报经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同意后,可延至次年2月底以前。主管审批税务机关一般应于收到手续齐全的申报资料之日起十日内予以批复或答复。

五、经营性危房改造费用的税前扣除

(一)政策规定

允许税前扣除的危房改造费用范围是指城乡信用社经营性危房改造费用,首先应用企业的自有资金支付,自有资金不足的部分按规定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准予税前扣除。

(二)审批权限

1.单项危房改造费用总额超过100万元的,报省国家税务局审批。

2.单项危房改造费用总额不超过100万元(含100万元)的,由市地国家税务局确定具体的审批权限。

(三)申报审批程序

1.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危房改造费用,采取申报审批表的形式进行审批。

2.企业发生的危房改造费用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并附有关资料。

3.主管征收税务机关对企业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核后,在《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逐级上报主管审批税务机关。

4.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按照税收规定,对上报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后,在《企业听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审批意见。

5.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的审批意见作为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的依据。

(四)报送资料

1.《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一式二份。

2.有关部门对企业危房的鉴定证明。

3.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危房改造费用的审计报告,报告中应写明危房改造面积、危房改造费用预算和决算等。

4.企业申报年度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五)《企业所得税务局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填报要求

1.“申请扣除金额”栏,由企业填写。应写明申报年度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危房改造费用金额。

2.“计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栏,由企业填写。应按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危房改造费用数额计算,分别写明扣除前和扣除后的数额。

3.“情况说明”栏,由企业填写。应写明企业危房改造的主要原因,危房改造的面积和改造费用总金额。

4.“征收税务机关意见”栏,由主管征收税务机关根据审查后的实际情况填写。应写明企业填报资料是否真实齐全,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以及同意税前扣除的危房改造费用金额和扣除年度等意见。

5.转报税务机关(即非征收税务机关和审批税务机关),应在本级税务机关意见栏内写明:上报资料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和申报审批要求,是否同意上报审批等意见。

6.“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栏,由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填写。应写明审批处理的具体意见,包括批准税前扣除的金额和扣除年度等意见。

(六)申报审批要求

1.申报审批的危房改造费用必须符合国家税收法规政策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范围和标准。

2.申报审批材料情况必须真实,资料完备,填报齐全,符合申报审批要求。

3.各级税务机关和企业主管部门必须在认真审核申报材料的基础上,在本单位意见栏内如实签署意见。签署的意见应符合申报审批要求,并对所签署的意见负责。

4.对申报审批的危房改造费用税前扣除数额较大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进行实地了解和情况核实。

(七)申报审批时间

上述申报审批资料报送时间,原则上应于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年度内送达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特殊情况,事前报经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同意后,可延至次年2月底以前。主管审批税务机关一般应在收到手续齐全的申报资料之日起十日内予以批复或答复。

六、列入递延资产科目各项费用的税前扣除

(一)政策规定

对企业按税收财务制度规定列入递延资产科目的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按规定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准予一次或分次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

(二)审批权限

1.对企业列入递延资产科目的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费用,年度税前扣除费用额超过100万元的,报省国家税务局审批。

2.对企业列入递延资产科目的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费用,年度税前扣除费用额在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由市地国家税务局确定具体的审批权限。

(三)申报审批程序

1.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递延资产费用,采取申报审批表的形式进行审批。

2.企业发生的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并附有关资料。

3.主管征收税务机关应对企业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核后,在《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逐级上报主管审批税务机关。

4.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按照税收规定,对上报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后,在《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审批意见。

5.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的审批意见作为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的依据。

(四)报送资料

1.《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一式二份。

2.工商登记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以及企业在筹建期间所发生的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开办费用明细表;租赁双方签定的租赁合同复印件、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工程预算和决算的审计报告等。

3.企业申报年度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五)《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填报要求

1.“情况说明”栏,由企业填写。应写明企业费用支出的主要项目、发生的原因、费用数额等。如租入固定资产的原值、净值、租赁面积、租赁期限及需改造的面积、造价等;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项目费用总额等。

2.“申请扣除金额”栏,由企业填写。写明申报年度企业申报税前扣除的开办费、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金额。

3.“计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栏,由企业填写。按企业申报税前扣除的开办费、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数额计算,分别写明扣除前和扣除后的数额。

4.“征收税务机关意见”栏,由主管征收税务机关审核后填写。写明企业填报资料是否真实齐全,是否符合税收规定,以及同意税前扣除的金额和扣除年度。

5.转报税务机关(即非征收税务机关和审批税务机关),应在本级税务机关意见栏内写明:上报资料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和审批要求,是否同意上报审批等意见。

6.“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栏,由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填写。写明审批处理的具体意见,包括批准税前扣除的金额和扣除年度。

(六)申报审批要求

1.申报审批的递延资产项目和费用必须符合国家税收法规政策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范围和标准。

2.申报审批材料情况必须真实,资料完备,填报齐全,符合申报审批要求。

3.各级税务机关和企业主管部门必须在认真审核申报材料的基础上,在本单位意见栏内签署意见。签署的意见应符合实际和申报审批要求,并对所签署的意见负责。

4.对申报审批的递延资产税前扣除数额较大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进行实地了解和情况核实。

(七)申报审批时间

上述申报审批资料报送时间,原则上应于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年度内送达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特殊情况,事前报经主管审批税务机关同意后,可延至次年2月底以前。主管审批税务机关一般应在收到手续齐全的申报资料之日起十日内予以批复或答复。

七、研究开发费的扣除

(一)政策规定

工业企业当年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以下简称研究开发费),按规定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准予在计征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其中,盈利企业当年实际发生额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幅度达到10%以上(含10%)的,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在税前扣除外,年终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后,还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其实际发生额的50%,如大干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可就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予以抵扣,超过部分,当年和以后年度均不再抵扣。

(二)审批权限

1.企业当年研究开发费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报省国税局审批。

2.企业当年研究开发费不足100万元(含100万元)的[][].由市地国家税务局确定具体的审批权限。

(三)申报审批程序

1.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研究开发费,采取申报审批表的形式进行审批。

2.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并附有关资料。

3.主管征收税务机关对企业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核后,在《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逐级上报主管审批税务机关。

4.主管审批税务机关按照税收规定,对上报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后,在《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上签署审批意见。

5.主管审批税务机关的审批意见作为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的依据。

(四)报送资料

1.《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一式二份。

2.市地级以上有关部门下达的技术开发项目计划或对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鉴定证明文件复印件,对研究开发项目名称、研究内容、承担单位、起止年限、费用预算总额、上级科技补助费用金额、实际发生金额等经费和使用要有说明。

3.研究开发费开支主要项目明细表,包括购置的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材料、人员工资等。

4.企业上年税前扣除的技术开发费用审批复印件。上年没有税前扣除技术开发费的,应报企业情况说明。

5.企业申报年度的《损益表》和(企业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五)《企业所得税计税扣除项目审批表》填报要求

1.“情况说明”栏,由企业填写。应写明有关部门下达的企业研究开发的主要项目计划、费用预算、企业实际开发费支出的主要内容、上年和本年企业研究开发费实际支出数及其增长比例等。

2.“申请扣除金额”栏,由企业填写。应写明申报年度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金额。

3.“计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栏,由企业填写。按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数额计算,分别写明扣除前和扣除后的数额。

4.“征收税务机关意见”,由主管征收税务机关根据审查后的实际情况填写。应写明企业填报资料是否真实、齐全,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以及同意税前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金额和扣除年度等。

5.转报税务机关(即非征收税务机关和审批税务机关),应在本级税务机关意见栏内写明:上报资料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和审批要求,是否同意上报审批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