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办发〔2024〕3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促进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7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西安市促进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依托我市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基础优势,发挥科教人才创新能力,聚焦创新赋能、拓展市场、产业招商、人才引育四个方面,在人工智能、工业软件、智能汽车、信创、集成电路设计、出海产业六个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推动软件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壮大产业规模。

二、重点领域

(一)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突破发展。支持交叉核心院等研发机构,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突破一批生成式人工智能、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算力、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打造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和训练专属业务场景模型。推动科大讯飞、华为等企业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研发的星火、盘古、秦岭遥感岛等大模型落地开放,提供面向遥感、电网、交通、能源、制造、教育等行业解决方案。推进美林数据、易点天下等企业的TempoAI平台、KreadoAI平台在行业垂直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支持盈谷网络、大华智联等企业通过医学影像云、智能安防等产品开展人工智能终端软件、人工智能行业应用软件研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数据局,雁塔区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航天基地管委会)

(二)加快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量质提升。支持精雕软件、和利时等工业软件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面向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需求,突破工业控制、智能算法、工业机理模型、工控安全等关键技术,加快工业软件在工业场景中的迭代升级。支持西安工业云、中服软件等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能力提升,构建多层级的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业大型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通过平台融通发展。支持臻泰智能、中航创世等企业和研发机构,前瞻性布局脑机接口、工业数字孪生、人型机器人等产业应用。支持华为云、奥卡云等企业优化公有云、专有云、算力云、混合云等云平台布局,推进SaaS、PaaS和IaaS等服务模式创新,提升新型智能云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工信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

(三)构建智能汽车应用嵌套发展格局。支持中科创达、北极雄芯等企业研发适配多类型硬件架构和芯片、多车型品牌需求的标准化跨平台兼容解决方案,开发5G/4G通信模组、车载卫星通讯终端等多元化前装产品,开展面向用户的全生命周期跨域软件服务。支持联乘智能、艾融等企业加快从座舱域逐步向整车域发展,研发车规操作系统,形成智能驾驶软硬件一体化基座。支持企业与比亚迪、吉利等头部车企构建开源共创合作生态,参与打造通用化开源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平台,与陕车智联、天行健、四维图新、高德等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推进车、路、云、图等服务平台的全方位连接和数据交互,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城市级规模化应用,构建完整智能汽车应用产业生态。(责任单位:市工信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

(四)打造信创产业发展生态。紧抓信创产业推动软硬件系统整合重构的机遇,牵引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企业在西安落户。支持华为等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构建信创基础软硬件协同发展的技术适配和应用体系,提升陕西省鲲鹏信创适配中心、陕西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的服务能力,建设鸿蒙生态创新中心。支持陆运帮、天天出行、西安银行、怡康到家等企业启动鸿蒙原生应用适配开发,主动融入鸿蒙生态。支持交大捷普、四叶草、智芯华玺等企业,在数据及网络等领域开发边界和终端安全产品,打造安全稳定的应用生态。(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雁塔区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曲江新区管委会)

(五)推动集成电路设计能级跃升。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业高端化发展,引导紫光展锐、智多晶等IC设计企业开展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5G通信、特高压等领域终端应用的协同创新。支持紫光国芯加强嵌入式DRAM技术和平台创新,面向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提供超大带宽、超低功耗和超大容量的嵌入式DRAM解决方案。支持海思、克瑞斯等企业聚焦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物联网等领域,开展通信类芯片研发。支持芯派电子、龙腾半导体、拓尔微电子、航天民芯等企业做强功率器件及模块、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工业级高精度数据转换芯片设计研发。支持深信科创计算开源芯片设计研发及生态落地。支持瀚博、芯云等GPU芯片设计企业面向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需求,开展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自主研发设计和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

(六)促进数字出海产业快速发展。依托易点天下等头部企业,推进出海产业集聚,加速壮大出海产业规模,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出海企业加强LLM、AIGC等颠覆性技术创新应用,推进前沿技术商业化,巩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优选消费电子、移动游戏、跨境电商、社交文娱等优势产业,探索出海品牌建立、培育、发展、壮大机制,开展品牌培育,助力品牌打造,增强品牌意识,形成一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出海品牌。鼓励制造业集群、商贸业集群与跨境电商融合联动探索产业出海新模式,通过跨境电商赋能传统产业集群提质增效。(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局、市体育局等,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曲江新区管委会、浐灞国际港管委会)

三、主要任务

(一)创新赋能发展

1.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加强交叉核心院中国智造创新平台、紫光国芯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美林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等高能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产品工程化。引进华为、科大讯飞、百度、阿里等国内头部企业技术开放平台,支撑制造、医疗、金融、教育、安防等领域的本土企业和创业团队,突破技术瓶颈,打造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开源社区、新技术验证中心、信创软件适配中心、软件测评中心、代码安全检测平台、集成电路封测平台等技术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数据局、市投资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

2.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做大龙头骨干企业,支持赛尔电子、易朴通讯等企业加大业务开发布局。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拓尔微电子、图为电气等企业成长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加快推进智多晶、北极雄芯等企业的上市辅导和申报工作,研判分析、及时疏通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加快我市后备企业上市进程。(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

3.加快科技成果产品化。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诺瓦星云、美林数据等企业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强化合作,组建超高清显示、工业数字化创新联合体,探索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前沿技术或研究成果的体系化、规模化落地转化。鼓励北极雄芯、精雕软件、联乘智能等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工业软件、智能汽车软件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示范应用,形成一批软件名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

4.做强创业平台。支持西安软件园、科大讯飞产业加速中心、中关村e谷等创业平台提质升级,提升技术、资本、人才等高能级产业孵化能力。支持易点天下、绝峰网络等本土头部企业平台化发展,以出海产业、网络游戏产业链延伸为导向,通过“内创业”“本地化配套”等方式,开展创业孵化,培育产业上下游优质企业,打造细分领域孵化生态。支持西安软件园创建“中国软件名园”,打造“以产促城、以城促产”为核心的世界知名软件产业生态承载地。(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雁塔区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曲江新区管委会)

5.加快传统领域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中软国际、软通动力等软件外包企业发展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模式,提高外包业务供需配置效率和数字化水平。支持润和软件、万德信息等软件外包企业提升细分领域专业能力,开展用户端产品或服务研发。支持恒歌科技、数据如金等应用软件自研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开发利用,提升应用软件智能化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数据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

(二)拓展市场空间

6.提升应用场景牵引力。加大场景开放力度,以数字政府建设、市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为抓手,推动我市先进制造、智慧城市、文化旅游、应急保障、交通、医疗等应用场景向企业开放,建立健全常态化场景清单征集、遴选、发布机制,完善基于场景的商业模式、项目采购、投资合作等市场化机制,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场景适配和示范推广,助推企业新业务成长。(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工信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等,雁塔区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曲江新区管委会、浐灞国际港管委会)

7.鼓励企业“裂变”发展。支持法士特、陕鼓动力、中航电测等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主辅分离,剥离数字化板块业务,成立独立法人企业,推进分离企业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发展,打造面向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责任单位:市投资局、市工信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

8.打造数实融合产业生态。结合全市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探索“一链一软”合作模式,支持软件企业与本地制造业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共建数字化转型联合体,完善组织机制,推进协同发展,培育一批垂直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服务商。(责任单位:市工信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浐灞国际港管委会)

9.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以培育项目型、产品型企业为导向,支持丝路软件、华美海润等企业针对海外终端用户开展软件产品研发,提升国际项目管理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支持纽扣软件、乐推网络、维塔士、数字怪兽等企业依托西安出海产业园,拓宽国际市场推广渠道,提高软件产品海外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浐灞国际港管委会)

(三)强化精准招商

10.支持企业投资落户。进一步加大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领域软件等重点领域招商引资力度,招引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机构)投资落户。支持专注于细分市场、掌握核心技术的我市中小企业参与兼并重组,通过接受国内头部企业风险投资的方式,融入头部产业生态圈,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市投资局、市工信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浐灞国际港管委会)

11.持续挖掘已落户总部企业潜能。实施总部企业扎根计划,分类施策、分层支持,鼓励网易有道、绿盟科技等分公司改制为子公司,设立独立法人主体;鼓励博信云创、中颖电子等企业进一步扩充规划决策、资源调配、组织管控等职能,实现软件研发功能的完整落地;支持海康威视、华勤等企业在我市继续布局运营总部、营销总部,与本地软件研发总部联动发展,成长为区域总部、第二总部。进一步完善全周期企业服务机制,分阶段推进其营收结算、新业务落地、“朋友圈”企业落户、本土企业协作、相关行业支撑等工作。(责任单位:市投资局、市工信局,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浐灞国际港管委会)

(四)加强人才引育

12.提升就业招聘质效。组织开展招聘进校园、直播带岗、视频双选会、企业云宣讲等招聘活动,扩大毕业生招聘通道。搭建毕业生预实习见习实训平台,引导其提前入企实践,助推其“无缝”就业。组建一线城市人才回流网络,支持企业投放高薪高成长岗位,组织赴外引才活动,通过猎头招聘、同业推荐等多种方式,吸引一线人才回流。(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工信局,碑林区政府、雁塔区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

13.优化人才培育机制。鼓励中软国际、美林数据、四叶草等企业打造人才产业学院,围绕新技术培训需求,构建课程资源库、实践资源库、人才库,搭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组织行业讲座、研讨会和技术沙龙等活动,合作开展订单式、定向化的在职人才培育服务,支持企业结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