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
湖政办发〔2024〕14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 湖政发〔2025〕8号)规定,将该文件第三部分第四点中“优先支持秸秆‘五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列入市重大科技项目”修改为“支持秸秆‘五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列入市重大科技项目”。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高质量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强市和“六个新湖州”建设,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标本兼治、科学还田、高效离田、科学焚烧的总体思路,推动秸秆全量、全域、全程科学利用,有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到2024年底,新建、提升8个标准化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培育5家规模化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到2027年底,全面建成秸秆收储运体系,推广一批“五化”(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技术和典型模式,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离田利用率达到45%以上。
三、全面有效实施秸秆综合利用
(一)稳步推进秸秆直接还田利用。将秸秆科学还田作为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推广机械低留茬(不高于15厘米)收割、粉碎还田技术;推动深翻、深松、深耕以及农作物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大力推广秸秆制肥(商品有机肥、生物炭基肥等)、堆沤腐熟还田、粉碎还田等肥料化还田技术,开展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效应监测与评价,提高秸秆科学还田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
(二)建立健全秸秆收集、储运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对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推广“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运行模式,构建以省级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为龙头、区域性收储中心为枢纽、村级收储网点为网底、现代农事服务中心拓展秸秆收储用功能为补充的秸秆收储体系,实现秸秆收储全覆盖。积极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鼓励跨区域联合作业,推动社会组织、经纪人与种粮大户、秸秆利用企业有效对接,打通秸秆利用“最后一公里”。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吸引工商资本和社会力量投入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村企共建、利益共享”的运营机制。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机械设备购置补贴比例,提高农作物秸秆打捆机、夹包机等机械设备的保有率。
(三)积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培优扶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较高、综合利用量大、服务带动力强的秸秆利用“链主型”企业。加大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扶持力度,主要用于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产品研发。健全“利用企业+收储主体+农户”模式,通过产业联盟、企业订单、户企对接等方式,推动秸秆利用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市校合作”和“1+1+N”农推联盟作用,组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专家智库,
支持秸秆‘五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列入市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对秸秆包裹覆膜、青贮复合菌种、有机肥发酵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借力“农业双强”行动,研发推广适合本地水稻收割运输、打捆包膜的机械设备。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秸秆高值利用水平和效能。
(五)鼓励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创新。依托农作物秸秆资源数字台账建设,摸清全市秸秆总量、分布、类型和综合利用情况。总结提炼已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