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江苏省政府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做好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全文废止】

江苏省政府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做好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全文废止】
苏政发〔2008〕103号
USHUI.NET®提示:根据《省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苏政发[2016]142号),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部分企业特别是外贸出口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用工需求普遍下降,现有岗位出现非正常流失现象,一些外出务工人员提前返乡,人力资源市场求职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均有所增加,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千方百计稳定和促进就业,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发挥扩大内需拉动就业的积极效应。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扩大内需的要求,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把增加就业岗位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统筹兼顾。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壮大提供更多支持,主动积极地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吸纳就业的能力。明确本地本系统优先重点发展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企业,完善鼓励发展的资金支持、金融信贷、社会服务等扶持政策,保护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努力扩大就业容量。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

  二、积极鼓励各类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大中型企业要带头承担社会责任,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努力做到不裁员或少裁员,为稳定就业形势作贡献。进一步落实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政策,通过兴办实体和内部转岗等多种形式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采取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措施,帮助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对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以及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根据需要延长培训期限,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缓解当期就业压力,为新一轮发展储备技能人才。

  三、全面落实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政策。贯彻《 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 ( 国发〔2008〕5号精神,落实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适当提高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标准,吸纳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女40周岁以上和男50周岁以上、特困职工家庭、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贫困家庭、残疾、连续失业一年以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具体范围和对象由各市政府确定)的企业,企业缴费部分可享受全额社会保险补贴。对当年吸纳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吸纳人数,按每人不超过10万元的标准,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额度发放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

  四、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允许统筹地区根据失业保险基金积累情况及备付能力,报经省政府批准后,适当扩大使用支付范围,增加失业保险基金用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就业扶持补贴资金支出。对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分流安置本单位富余人员并开展转岗培训的,可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连续5年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且在经济困难时期不裁员,积极组织职工集中开展技能培训的企业,也可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依据《企业破产法》实施重整企业的无生活保障职工,各地可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费,重整后的企业必须优先录用原企业职工。

  五、适时适度调整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率。对失业保险结余规模较大的市,经省政府批准,允许在1至2年期限内将失业保险费率一次性从3%降到2%。允许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规模较大的统筹地区,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适当降低缴费费率,以减轻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缴费负担。各地可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在不违背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使用、监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明确界定的困难企业,经报批可采取在一定期限内缓缴企业应缴纳基金等灵活处理办法,帮助企业缓解运行困难阶段的资金压力。

  六、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的用人自主权,取消用人审批制度和落户限制性规定,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多招聘高校毕业生。大力开发基层公共服务岗位,有空编的基层教育、卫生等单位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2009年起在全省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全面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扶持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成长,为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人事代理等公共就业服务,免收服务费用。完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资助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给予相应的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支持。

  七、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长效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力度,努力拓宽公益性岗位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提高公益性岗位工资水平。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须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就业困难对象。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扶持体系,享受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就业政策和公共服务。

  八、大力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坚持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加快完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创业服务。全面落实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帮助更多的城乡劳动者创业。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