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的通知
津中小企组〔2022〕3号
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相关部门,各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经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6月14日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天津市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代章)
2022年6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根据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清单。
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1. 认真落实国家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优化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方式,推动各区结合实际安排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及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津财规〔2022〕3号)相关补贴政策,扩大政策支持覆盖面,发挥财政资金效应,引导金融资本更多关注“专精特新”企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 . 推动实施“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开通税费服务直通车,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一户一档”,实施“一户一策”,建立税费优惠政策红利账单,“点对点”精准推送政策,开展滴灌式宣传讲解,及时提醒企业申请享受缓征、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确保落实税费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责任单位:市税务局)
二、完善信贷支持政策
3. 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贷户”支持行动,建立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推送共享机制,逐户摸排企业融资服务需求,鼓励银行机构创新开发针对性更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出“专精特新贷”等专属信贷产品,量身定制满足企业“短、快、频”等需求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提高信贷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减缓资金紧张。(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局、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保监局)
4.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用金融科技手段,鼓励银行机构积极对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综合利用行内交易结算与税务、市场监管、政策支持等平台信息,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精准“画像”,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应用力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信用评价和风险管控能力,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局、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保监局)
5. 发挥开发银行全牌照金融机构作用,综合运用投资、融资租赁、债券发行等手段,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运用转贷款,并探索运用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以投贷联动等方式,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加强与政策性担保公司合作,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合作计划业务。支持产业主题园区建设,助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为引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载体支撑。(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局、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分行)
三、畅通直接融资渠道
6. 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支持力度,依托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天津基地,为企业挂牌融资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咨询服务。及时将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纳入“报审、辅导、启动、培育”梯次,分批分类开展精准帮扶指导、投融资对接等优质高效服务,助力企业加快进军新三板、沪深北资本市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局、天津证监局)
7. 在天津OTC开设“专精特新板”,对“小巨人”企业进入挂牌展示的费用给予全额补助,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种子企业进入挂牌展示的首次费用给予补助。2022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展示100家以上,组织开展路演、培训等辅导活动,指导企业股改,对接投资机构,为企业股权融资、上市上板创造有利条件。(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局、天津证监局、市财政局、天津OTC)
8. 发挥天津市各类引导基金作用,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协同,引导社会资本在津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扩宽直接融资渠道,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局、天津证监局)
9. 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完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增信机制,通过探索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和辅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票据进行融资。开展培训会及案例分享会等,邀请交易所、证券公司等行业专家进行宣讲培训,帮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深对债券市场的了解,并对其发债融资加强跟进服务。(责任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市金融局、天津证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10. 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产业撮合对接活动,引导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优先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放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鼓励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动参与强链补链稳链,促进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创新要素高效匹配。(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11. 推动重点领域搭建应用场景,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织实施一批工程化应用验证项目,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质产品先试首用、应用示范提供便利条件。加大对“小巨人”企业的支持,根据企业意愿分类筛选,制定优先推荐目录,向大型骨干企业定向推荐技术产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联、市级相关部门)
12. 结合“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活动,面向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征集技术产品问题和协作服务需求,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创新创业主体揭榜,以比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3. 鼓励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国家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围绕“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在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推动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在创新平台评审中适当给予加分。在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项目遴选中,对“小巨人”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给予政策倾斜。(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14.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创新挑战赛,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征集一批技术产品研发、专利成果转让服务需求目录,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精准对接,推动供需双向“揭榜”,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精准转化落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委)
15. 集聚优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队,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公益性知识产权咨询和信息服务,提供从创新到运用全过程服务,鼓励“小巨人”企业参加专利试点,力争更多企业进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行列。(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委、市知识产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6. 组织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帮助企业在工艺技术装备、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体系等方面发现用能问题,挖掘节能潜力,提升能效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7. 持续推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进一步发挥计量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技术类),优先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给予费用减免。(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六、推动数字化转型
18. 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组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评价诊断服务和解决方案。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研发、工业设计、生产管理水平,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数字化标杆企业。到2022年底,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云用云。(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9. 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和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标准宣贯,提供数字化转型评价诊断服务和解决方案。推动产业主题园区建设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开展网络互联试点示范,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赋能应用场景,满足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数字化需求。(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七、加强人才智力支持
20. 鼓励服务机构聚集优质培训服务资源,举办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的系列高端培训活动,2022年继续培训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对“小巨人”企业实现培训服务全覆盖。组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加中德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
21. 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发挥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作用,推动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