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33-3505-7288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实施意见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实施意见
盐政办发〔2016〕92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盐政发〔2021〕17号规定,予以保留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委、办、局,市各有关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省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苏政发〔2014〕74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58号)、《关于加快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122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我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装备制造、客货运输节能减排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促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加快构建以绿色、循环、低碳为特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和公众主动参与的发展格局,促进全市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公路路面旧料循环利用率达到100%,港口粉尘综合防治率达到70%,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平均达到26%,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中清洁燃料车辆比例平均分别达到35%和65%,集装箱码头轮胎门式起重机(RTG)“油改电”和电动RTG覆盖率达到100%,干线公路ETC平均覆盖率达到50%,干线航道水上ETC覆盖率达到100%。与2010年相比,全市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16%和18%,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20%和22%,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10%和12%,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26%和30%。全市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完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基本确立,全面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
  三、工作重点及责任分工
  (一)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1.更加注重科学规划和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布局,继续完善公路网络,加快水运、铁路、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绿色安全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
  2.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建设优质耐久工程。完善绿色低碳公路网络,在公路工程建设领域重点推广沥青混合料温拌、厂拌热再生、桥梁预应力智能施工和绿色照明等技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公路建设,积极开展国道盐城段等路段综合整治,提升国省道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3.加快水运发展,大力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内河港口群,提高港口岸线资源利用效率。(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
  4.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安全水平、通畅水平和抗灾防灾能力。(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
  5.加强资源节约管理与综合利用。建立跨部门、跨项目的建设工程协调机制,切实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交通、水利、市政、城建等部门建设项目资源配置合理高效。加强交通、水利、市政、城建等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综合功能,综合利用公路、铁路、航道建设工程土方,使航道、隧道、水利工程产生的弃土能用于公路、铁路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城建局、市发改委)
  6.着力推进绿色低碳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完善航运物流中心、港口和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集疏运通道体系。(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7.加快城市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BRT)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非机动车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加强港口、服务区等交通基础设施污染防治。(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城建局、市环保局)
  (二)加快推广绿色低碳交通运输装备
  1.加强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和退出管理,全面淘汰老旧车、“黄标车”,限制高污染、高耗能机动车的销售和使用。积极稳妥推广应用国V车用乙醇汽油,全市推广应用国V车用柴油,做好油品供应保障工作。按国家、省要求完成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改造工作。实施机动车排放检测和维修制度,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信息系统。(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城建局、市质监局)
  2.加快运输装备升级,大力推广使用LNG、CNG等清洁能源车船,布局建设加气站、充换电站等配套设施。以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短途客运为重点,加快出租汽车“油改气”步伐,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为动力的营运车辆、船舶市场比重。加快快速公交(BRT)交通发展。(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委、市城建局)
  3.大力推进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继续做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加快老旧落后船型淘汰和更新改造。抓紧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加快发展LNG动力船舶,全面推行LNG动力或其他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对“油改气”船舶应明确质量合格认证部门,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港口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大力推进港口RTG“油改电”、港口水平运输机械“油改气”和靠港船舶使用岸电。(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委)
  (三)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组织向绿色低碳转型
  1.加快构建以城市公交、市镇客运班线和镇村公交为基本框架的三级城乡客运网络,总结推广出租汽车电话召车服务。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投入、补贴和补偿机制,加强公交换乘体系建设,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服务站点,倡导低碳出行。(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建局、市发改委)
  2.加快经济、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和物流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多式联运,加强水铁联运、江海河联运。大力推动运输装备的大型化和专业化,从输入端减少运力需求量,实现能源使用减量化。鼓励发展集装箱、厢式等专用运输车辆和多轴重载大型车辆,推广标准化运输、封闭运输,积极推进船舶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大力发展甩挂运输,依托江苏甩挂运输联盟,建设区域性甩挂运输信息平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交通运输局)
  3.认真落实《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1号)及其配套文件,对进入道路运输市场从事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的车辆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燃料消耗量检测合格的车型方可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禁止不达标车辆进入营运市场。(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四)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
  1.推进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设,构建公铁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与全国互联互通的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平台。拓展公铁水空和城市交通“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打造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高速公路与水上ETC建设,努力实现公共交通市域“一卡通”。(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委)
  2.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能源节约、资源节约、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新能源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研发。研究推广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技术和一体化运输技术。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技术、产品、工艺的标准、计量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开展公路、航道养护技术研究,研究推广运输装备维修技术和操作人员培训新技术、新设备。(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质监局)
  (五)加快提升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管理能力
  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管理。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编制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综合交通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交通运输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交通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建立综合交通环境污染补偿机制,按照“谁污染(排放),谁治理、谁补偿”原则,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建立环境价格体系,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水处理按质收费制度。(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
  2.搭建省、市、县三级行业能耗在线统计监测平台和分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