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泰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泰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泰政办发〔2016〕87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告》 ( 泰政发〔2021〕23号 )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泰政发〔2024〕84号规定,继续有效。

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泰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6月21日

  泰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市直事业单位出资企业(以下简称“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江苏省省级事业单位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苏财规〔2014〕23号)、《泰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 泰政规〔2009〕4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出资企业,是指市直事业单位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为出资所设立的企业。

  出资企业类型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指国有法人独资,下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以及国有资本参股公司(以下简称“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实施基础管理和重大事项管理。

  第四条 市财政局负责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综合监管,对出资企业国有资产基础事项和有关重大事项实施监管;市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按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有关资产管理事项;市直事业单位负责对其出资企业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并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第五条 出资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履行回报出资人的责任和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第六条 出资企业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七条 出资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廉洁从业。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应当依法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第八条 出资企业接受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依法实施的管理和监督,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九条 出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通过改制、重组、股份制、上市等多种方式,优化国有股权结构,不断增强出资企业活力。

  第二章国有资产基础事项管理

  第十条 出资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事项包括产权登记、资产评估、清产核资、统计评价、产权界定等。出资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由市财政局依据国家规定制定。

  第十一条 出资企业应当按规定办理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产权登记包括占有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注销产权登记等。出资企业产权登记工作由市财政局负责办理。

  第十二条 出资企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市财政局批准的出资企业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由市财政局负责核准或备案。除此之外的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由主管部门负责备案。

  第十三条 出资企业发生应当或需要进行清产核资的行为时,应当报市财政局批准。清产核资资金核实批复文件是资产损失核销以及重新核定出资企业国有资本金的依据。

  第十四条 出资企业应当向出资事业单位、市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

  出资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应当于年度终了后次年5月31日前由市主管部门收集汇总后报市财政局。

  第十五条 出资企业凡产权不清晰或有争议的,应当进行产权界定。产权争议主体对方为国有的,向市财政局申请调解或者裁定,必要时报市人民政府裁定;产权争议主体对方为非国有的,由出资事业单位提出处理意见,经市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市财政局同意后,与对方当事人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司法程序处理。

  第三章国有资产重大事项管理

  第十六条 出资企业国有资产重大事项(以下简称“重大事项”)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以及本办法的规定,应当由出资企业股东会(股东大会)决定的事关国有资产权益的重大事项,或者应当向出资企业股东会(股东大会)报告的事关国有资产权益的重大事项,包括:

  (一)出资企业章程制定、修改;

  (二)出资企业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

  (三)出资企业改制,上市,转让出资企业国有股权;

  (四)出资企业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

  (五)出资企业发行债券;

  (六)出资企业进行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

  (七)出资企业转让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重大关联交易;

  (八)出资企业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或者发生大额赔偿责任;

  (九)出资企业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涉及的重大诉讼、仲裁;

  (十)出资企业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

  (十一)出资企业分配利润;

  (十二)境外投资;

  (十三)法律、行政法规或企业章程规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七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重大事项应当由出资事业单位决定。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重大事项由股东会(股东大会)决定。

  但本办法规定应当由出资事业单位报经市主管部门或市财政局批准同意的重大事项在出资事业单位或股东会(股东大会)作出决定前应当先行报请批准。

  第十八条 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的重大事项,由出资事业单位委派的股东代表根据出资事业单位、市主管部门或市财政局的批准文件在股东会(股东大会)会议上行使职权,其履行职责情况和结果应当及时报告出资事业单位,再由出资事业单位报告市主管部门或市财政局。

  第十九条 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由出资事业单位制定、修改;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参股公司章程由全体股东制定、修改。制定、修改企业章程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企业、出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

  出资企业章程制定、修改报市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出资事业单位作为出资企业股东,在制定或修改企业章程过程中,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将重大事项的管理程序和权限落实到企业章程中,以此明确出资企业经营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会(股东大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维护国有资产权益。

  第二十一条 出资企业下列重大事项由出资事业单位提出处理意见,经市主管部门审议后,报市财政局批准:

  (一)出资企业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

  (二)出资企业改制,上市,转让出资企业股权(单笔金额达到50万元及以上的);

  (三)出资企业增减注册资本(指事业单位增加或减少出资企业出资单笔金额达到50万元及以上的);

  (四)出资企业发行债券;

  (五)出资企业分配利润;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 除本办法第二十一条所列重大事项外,出资企业其他重大事项的批准权限和程序由市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并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二十三条 由市主管部门批准的重大事项,抄送市财政局备案;由出资事业单位决定的重大事项,抄送市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重大事项上报市财政局或市主管部门批准的,其报送的材料主要包括:

  (一)关于重大事项的请示;

  (二)出资企业内部决策文件、出资事业单位内部决策文件;

  (三)重大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重大事项总体方案;

  (四)重大事项法律意见书、律师尽职调查报告;

  (五)有关重大事项的审计、资产评估报告(包括相应的核准或备案文件)、信用评级报告、财务顾问报告;

  (六)有关重大事项的协议、合同、法律文本;

  (七)出资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八)市财政局、市直主管部门认为必须提供的其他材料。

  (一)、(二)项为必报材料,其他材料应当根据重大事项的具体内容选择报送。

  第二十五条 出资企业合并、分立、改制、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应当听取企业工会的意见,并通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六条 法律、行政法规和市人民政府规定须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重大事项,应当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

  第四章国有资产管理其他事项

  第二十七条 出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