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粤人社发〔2009〕52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广东省人社厅保留的文件目录》 ( 2014年3月31日)规定,保留。

USHUI.NET®提示:根据 关于发布《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 更新至2022年9月规定,现行有效


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劳动、社会保障)局、新闻出版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省直有关单位:


  为做好我省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现将《广东省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广东省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

  根据原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 粤人发〔2008〕27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省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列入事业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都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我省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出版社、报社、期刊社、通讯社等。

  2.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有聘用合同、正式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的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新闻出版行业各类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指导意见》、《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举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已经转制为企业的新闻出版单位,不适用本指导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三种类别。

  6.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7.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新闻出版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新闻出版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8.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鼓励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9.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1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11.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即三至十级职员岗位。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2.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13.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领导岗位和内设机构领导岗位,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设置。其他承担管理任务的职员岗位设置,应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4.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按照新闻出版行业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本指导意见确定。

  15.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16.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设置,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区分正副高的,原则上可设至专业技术二级岗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另行制定。

  17.根据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要求,按照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结构比例现状,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发展需要和我省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3:6。其中,省属和副省级市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为3:4:3;地级市和副省级市区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为2:4:4;县(市、区)和副省级市街道办事处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为1:3:6;乡镇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为0.5:3.0:6.5,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乡镇,其比例可相对高于其他一般乡镇。

  18.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

  19.编辑(记者、翻译、技术编辑、校对)专业技术岗位为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80%(见附表1)。

  辅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应低于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最高等级;其高级岗位比例按本单位主系列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降低5-10个百分点确定,中级岗位比例按不高于本单位主系列专业技术中级岗位的比例确定。

  2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具体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1.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根据全省总体控制目标,其人员确定按《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执行。

  22.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23.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24.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25.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见附表2)。

  26.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 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要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27.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一级岗位按照全省总体控制目标,其人员确定按《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执行。

  (四)特设岗位设置

  28.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特点和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律,为适应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

  特设岗位不受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9.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设置特设岗位:

  (1)承担国家或省部重大研究项目或课题,本单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

  (2)引进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本单位相应等级岗位暂无空缺的;

  (3)符合国家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特设岗位设置具体规定的;

  (4)其他确需设置的。

  3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需要设置特设岗位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管理权限报地级以上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31.报社、通讯社、时政类期刊社等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一级岗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二级岗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三级岗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副译审)一级岗位、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副译审)二级岗位、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副译审)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编辑(记者、翻译)一级岗位、编辑(记者、翻译)二级岗位、编辑(记者、翻译)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助理编辑(助理记者、助理翻译)一级岗位、助理编辑(助理记者、助理翻译)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32.出版社、期刊社等出版事业单位中,编辑岗位和翻译岗位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编审(译审)一级岗位、编审(译审)二级岗位、编审(译审)三级岗位、编审(译审)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副编审(副译审)一级岗位、副编审(副译审)二级岗位、副编审(副译审)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编辑(翻译)一级岗位、编辑(翻译)二级岗位、编辑(翻译)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助理编辑(助理翻译)一级岗位、助理编辑(助理翻译)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33.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技术编辑岗位和校对岗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技术副编审(高级校对)一级岗位、技术副编审(高级校对)二级岗位、技术副编审(高级校对)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技术编辑(一级校对)一纵岗位、技术编辑(一级校对)二级岗位、技术编辑(一级校对)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助理技术编辑(二级校对)一级岗位、助理技术编辑(二级校对)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技术设计员(三级校对)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34.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对应等级参照相关行业指导意见和标准执行。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35.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必须符合新闻出版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根本要求,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36.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37.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38.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新闻出版行业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39.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符合准入控制的要求。

  4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在不低于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依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申请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还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遴选进入第二轮遴选的院士候选人;

  (3)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获中国出版政府奖、韬奋出版新人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五个一工程奖(文艺类图书奖)、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个人奖的人员;

  (5)在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上连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2年的人员;

  (6)为我省新闻出版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具有新闻出版领域公认的学术造诣,工作业绩突出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41.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或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42.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在不低于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基本任职条件下,可以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各类,各等级岗位的具体任职务件。

  六、岗值设置的程序

  43.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见附表3);

  (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

  (4)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在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单位负责人员集体研究通过;

  (5)组织实施。

  七、岗位设置的审核

  44.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严格按照以下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确定;

  (1)省直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省直部门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

  (2)地级以上市直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地级以上市直部门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

  (3)县(市、区)直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市、区)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报地级以上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县(市、区)直部门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县(市、区)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地级以上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

  (4)高等院校的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按院校隶属关系履行核准手续。

  45.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设置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和工勤技能一级岗位,需填写《广东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正高二级岗位拟聘人员审核表》(见附表4)和《广东省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技术工一级岗位拟聘人员审核表》(见附表5),按行政隶属关系逐级上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和工勤技能一级岗位聘用后,须及时将聘用人员名单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46.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需要设置特设岗位的,填写《广东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审核表》(见附表6),附专题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其中,省属事业单位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市属及以下事业单位报地级以上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

  47.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44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政府扶持政策】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