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HUI.NET®提示:根据《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浙科发政〔2023〕36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设区市科技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
5.省级科技人才计划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省重点研发计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一、创新成果产出 |
攻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情况;对三大科创高地战略领域具体主攻方向提供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支点作用情况。 |
30 |
二、转化应用情况 |
攻关成果实现进口替代,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情况;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解决共性基础、通用关键技术问题情况;推动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的标准化情况;引导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作用情况。 |
20 |
三、对经济社会贡献 |
攻关成果产生经济效益情况;解决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问题情况;为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情况;科学普及情况等。 |
20 |
四、项目实施管理 |
项目组织实施,经费、人员、设备的到位情况;资金使用规范情况;单位对项目攻关的支持情况;人才培养、数据共享、科技报告呈交、技术档案归档等情况。 |
20 |
五、科研诚信 |
项目组织实施承担单位和参与单位或个人涉及科研诚信问题情况。 |
10 |
说明:原则上不超过10%且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省重点研发计划绩效跟踪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一、转化应用情况 |
攻关成果在技术成熟度提升、量产化方面的推进情况,包括开展小试、中试、量产等;在新获得入市条件方面的推进情况,包括临床批件、国际药品认证、新药证书、兽药证书、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等;攻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情况;对三大科创高地战略领域具体主攻方向提供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支点作用情况。 |
30 |
二、创新成果产出 |
在取得新战略产品方面的情况,包括取得新产品、形成新工艺、形成首台(套)、取得首批次新材料、取得首版次软件等;攻关成果实现进口替代,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情况;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解决共性基础、通用关键技术问题情况;推动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的标准化情况;引导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作用情况。 |
25 |
三、对经济社会贡献 |
攻关成果产生经济效益情况;解决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问题情况;为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情况。包括新增产值、新增销售收入、新增利润总额、新增缴税总额、新增创汇额、新增就业等。 |
25 |
四、创新能力提升情况 |
新获国家级项目和资金支持情况;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情况;引培高端人才情况;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学普及和科研诚信情况等。 |
20 |
说明:原则上不超过10%且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附件2
省实验室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一、主体责任 |
实验室履行建设主体责任情况,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研究中心(所)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经费使用等情况,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情况。突出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加强制度建设、实验室组织架构运行、党组织建立及发挥作用等情况。 |
10 |
二、创新团队 |
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科研队伍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及取得成效。突出人才团队制度建设,特殊人才政策情况,实施跨部门、跨领域等组织“大兵团”科研攻关团队建设,全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团队情况、与相关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组成的创新联合体情况。 |
20 |
三、科研条件 |
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新增研发场地面积和仪器设备。突出实验室购置的大型科研仪器和独立的科研场地、科研平台建设情况,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情况。 |
15 |
四、战略任务 |
承担和实施国家、省级重大战略任务、重大科研项目。突出承担项目层级、科研项目质量、科研任务与实验室科研布局、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情况。 |
10 |
五、运营管理 |
完善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管委会、学术咨询委员会作用。突出依托单位专题研究实验室建设、对实验室建设运行的规范化管理情况,实验室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依法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情况。 |
5 |
六、多元投入 |
实验室建设运行资金保障和自筹经费到位情况,资金使用规范性,突出配套资金到位、资金使用规范合理。提高成果转化收入、技术性服务收入,接受企业委托项目研发,基金设立及规模,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本直接投入实验室建设运行。实验室财政资金用于实验室全职或全时科研人员的情况。 |
10 |
七、科研成果 |
获得科技奖励;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制定标准和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考察实验室全职科研人员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以实验室为主开展合作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突出“理技融合、研用结合”,体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解决行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孵化、领办、创办企业及市场估值。推动科研成果在省内落地转化、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
25 |
八、创新生态 |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科研合作等。突出实验室与企业、国内外科研机构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等情况,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等。重点关注实验室的地方口碑、社会影响力、业内公认度、产业引领带动能力和相关企业服务能力。科学普及和科研诚信情况。 |
5 |
说明: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附件3
省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一、资金投入 |
经费到位情况,资金使用规范性。 |
10 |
二、运营管理 |
成立独立法人主体,建立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和运行等情况。 |
5 |
三、平台搭建 |
基础设施建设及投入使用情况,科研设备采购及使用情况。数字化改革推进情况。 |
15 |
四、技术攻关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情况。 |
15 |
五、战略任务 |
承担和实施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任务、重大项目情况。 |
10 |
六、标志性成果 |
攻克“卡脖子”技术、形成进口替代能力等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情况。 |
20 |
七、创新团队 |
全球顶尖和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集聚情况。 |
15 |
八、创新生态 |
紧密合作关系企业数量、技术服务收入、衍生孵化企业数量、技术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科学普及和科研诚信等情况。 |
10 |
说明: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附件4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一、主体责任 |
新型研发机构履行建设主体责任情况,主要包括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经费使用等情况,内部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情况。突出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加强制度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组织架构运行、党组织建立及发挥作用等情况。 |
10 |
二、体制机制 |
完善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学术咨询委员会作用情况。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依法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情况。 |
5 |
三、创新团队 |
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科研队伍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及取得成效。突出人才团队制度建设,特殊人才政策情况,实施跨部门、跨领域等组织“大兵团”科研攻关团队建设,全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团队情况、与相关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组成的创新联合体情况。 |
20 |
四、科研条件 |
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情况。新增研发场地面积和仪器设备。突出新型研发机构购置的大型科研仪器和独立的科研场地、科研平台建设情况,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情况。 |
15 |
五、战略任务 |
承担和实施国家、省级重大战略任务、重大科研项目情况。突出承担项目层级、科研项目质量、科研任务与新型研发机构科研布局、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情况。 |
10 |
六、多元投入 |
建设运行资金保障和自筹经费到位、资金使用规范性情况,突出配套资金到位、资金使用规范性情况。提高成果转化收入、技术性服务收入,接受企业委托项目研发,基金设立及规模,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本直接投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运行情况。财政资金用于新型研发机构全职或全时科研人员情况。 |
10 |
七、科研成果 |
获得科技奖励情况。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制定标准和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重点考察新型研发机构全职科研人员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主开展合作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情况。突出“理技融合、研用结合”,体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解决行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孵化、领办、创办企业及市场估值情况。推动科研成果在省内落地转化、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
25 |
八、产业生态 |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科研合作等情况。突出与企业、国内外科研机构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等情况,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等情况。重点关注地方口碑、社会影响力、业内公认度、产业引领带动能力和相关企业服务能力情况。科学普及和科研诚信情况。 |
5 |
总分:按照不超过10%的比例且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附件5
省级科技人才计划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一、科研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
对照任务书签订的目标任务,各项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承担国家级或省市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横向项目情况。 |
40 |
二、团队建设情况 |
高层次人才集聚、科研队伍梯队培养情况。 |
20 |
三、标志性成果产出情况 |
研究类: 代表性论文发表及被引用、学术专著出版、重要学术会议报告、国际学术组织任职等情况。 应用类: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卡脖子”技术突破和进口替代等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情况。 创业类:企业成长情况、研发平台建设情况、获得融资情况。 |
30 |
四、项目管理情况 |
财政资金使用规范情况。单位对本计划实施的支持情况。科技报告呈交、归档等情况。科学普及和科研诚信等情况。 |
10 |
说明:85分及以上为优秀,70—85为良好,60—7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