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假眼配置机构评分表
假肢、矫形器配置机构评分表
项目 |
具体明细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管理服务 (30分) |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
3 |
|
|
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各种设备、器材建立规范的账目,主要设备有建立档案 |
3 |
|
|
|
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常规操作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
3 |
|
|
|
能够提供国家《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和《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的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配置辅助器具的材料及质量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来源合法,有国家授权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质量检测报告,标注生产厂家、产品品牌、型号、材料、功能、出品日期、使用期限和保修期等事项 |
10 |
|
|
|
能够提供包括辅助器具需求和使用评估、使用训练、配置、维修和使用情况跟踪服务 |
5 |
|
|
|
设立单独的业务档案室,建立各项业务档案和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档案 |
2 |
|
|
|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信息查询和结算费用的网络运行条件 |
4 |
|
|
|
场地设置 |
假肢、矫形器业务用房面积达到200㎡ |
2 |
|
|
独立设置评估室、取型室、修型室、成型室、装配室、训练室、机器室、组装车间、仓库,符合国家劳动保护及环保规定 |
13.5 |
|
每个业务用房1.5分,少一个扣1.5分 |
|
有安全防护设计:地面防滑,过道、厕所有扶手;体现无障碍设计:门道有斜坡、能过轮椅 |
2.5 |
|
|
|
人员配备 |
至少配有3名及以上民政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假肢和(或)矫形器装配工,且其中1名从事辅助器具配置工作5年以上;或至少配有1名及以上国家认可的原假肢(制作)师或矫形器(制作)师职(执)业资格证书,且从事辅助器具配置工作5年以上的专业人员,民政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假肢和(或)矫形器装配工2名 |
16 |
|
|
至少分别配有1名及以上专职康复治疗师,1名及以上执业医师 |
4 |
|
|
|
设备设施 |
专用工作台,如石膏工作台、钳工工作台等 |
2 |
|
|
承重取型架 |
2 |
|
|
|
恒温水槽 |
2 |
|
|
|
矫形器阴型/阳型对线工具 |
2 |
|
|
|
平板加热器 |
2 |
|
|
|
抽真空机 |
2 |
|
|
|
烘箱 |
2 |
|
|
|
激光对线仪 |
2 |
|
|
|
打磨机 |
2 |
|
|
|
带锯机 |
2 |
|
|
|
平面磨床 |
2 |
|
|
|
砂轮机 |
2 |
|
|
|
抽风吸尘系统 |
2 |
|
|
|
系列训练用垫和床、姿势矫正镜、常用规格的拐杖、助行器,平行杠,训练用功率自行车,训练用扶梯、上肢假肢肌电测试、训练仪及日常生活训练用具 |
6 |
|
|
|
总分 |
100 |
|
|
备注:此表用于初次评审或考核复评。
助听器配置机构评分表
项目 |
具体明细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
管理服务(30分) |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
3 |
|
|
|
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各种设备、器材建立规范的账目,主要设备有建立档案 |
3 |
|
|
||
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常规操作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
3 |
|
|
||
能够提供国家《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和《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的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配置辅助器具的材料及质量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来源合法,有国家授权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质量检测报告,标注生产厂家、产品品牌、型号、材料、功能、出品日期、使用期限和保修期等事项 |
10 |
|
|
||
能够提供包括辅助器具需求和使用评估、使用训练、配置、维修和使用情况跟踪服务 |
5 |
|
|
||
设立单独的业务档案室,建立各项业务档案和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档案 |
2 |
|
|
||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信息查询和结算费用的网络运行条件 |
4 |
|
|
||
场地设置(12分) |
诊断室 |
2 |
|
|
|
测听室 |
2 |
|
|
||
耳模室 |
2 |
|
|
||
言语康复指导室 |
2 |
|
|
||
助听器验配室 |
2 |
|
|
||
助听器维修室 |
2 |
|
|
||
人员配置(20分) |
4名及以上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其中1名专业技术人员须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高级任职资格 |
10 |
|
|
|
至少配有1名及以上持有国家认可的助听器验配师资格证书(四级)的专业技术人员 |
8 |
|
|
||
配备听力测试人员 |
2 |
|
|
||
设备设施(38分) |
耳科检查设备和备品 |
纯音测听仪 |
3 |
|
|
声导抗仪 |
3 |
|
|
||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 |
3 |
|
|
||
测听和助听器验配设备 |
声级计 |
3 |
|
|
|
带扬声器的纯音听力计 |
3 |
|
|
||
计算机 |
3 |
|
|
||
编程器 |
3 |
|
|
||
耳模制作 设备 |
印模注射筒 |
2 |
|
|
|
胶管扩管器 |
2 |
|
|
||
光固化机 |
2 |
|
|
||
手钻 |
2 |
|
|
||
打磨钻 |
2 |
|
|
||
打磨钻孔工具 |
2 |
|
|
||
剔挖器 |
2 |
|
|
||
助听器维修设备 |
1 |
|
|
||
以上测听和助听器验配设备按规定定期送国家计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和校准 |
2 |
|
|
||
总分 |
100 |
|
|
备注:此表用于初次评审或考核复评。
光学助视器配置机构评分表
项目 |
具体明细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
管理服务 |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
3 |
|
|
|
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各种设备、器材建立规范的账目,主要设备有建立档案 |
3 |
|
|
||
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常规操作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
3 |
|
|
||
能够提供国家《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和《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的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配置辅助器具的材料及质量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来源合法,有国家授权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质量检测报告,标注生产厂家、产品品牌、型号、材料、功能、出品日期、使用期限和保修期等事项 |
10 |
|
|
||
能够提供包括辅助器具需求和使用评估、使用训练、配置、维修和使用情况跟踪服务 |
5 |
|
|
||
设立单独的业务档案室,建立各项业务档案和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档案 |
2 |
|
|
||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信息查询和结算费用的网络运行条件 |
4 |
|
|
||
场地设置 (16分) |
视功能检查室 |
8 |
|
|
|
训练室(或能提供训练服务的场所) |
8 |
|
|
||
人员配置(20分) |
至少配有2名及以上验光员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至少1名高级验光员 |
20 |
|
|
|
设备设施(34分) |
眼科检查设备 |
眼科裂隙灯 |
1.5 |
|
|
检眼镜 |
1.5 |
|
|
||
眼底镜 |
1.5 |
|
|
||
线状镜 |
1.5 |
|
|
||
设备设施(34分) |
眼科检查设备 |
笔式手电筒 |
1.5 |
|
|
视动性眼震仪 |
1.5 |
|
|
||
瞳距仪 |
1.5 |
|
|
||
带状光检影镜 |
1.5 |
|
|
||
弱视视力表 |
1.5 |
|
|
||
近用低视力视力表 |
1.5 |
|
|
||
单字视力表 |
1.5 |
|
|
||
近用对比敏感度测试仪 |
1.5 |
|
|
||
D16色觉图谱 |
1.5 |
|
|
||
色觉检查图 |
1.5 |
|
|
||
立体视图 |
1.5 |
|
|
||
普通视力表灯箱(含红绿视标) |
1.5 |
|
|
||
Amsler表格 |
1.5 |
|
|
||
条栅视力评估版LEA |
1.5 |
|
|
||
低视力验光室 设备 |
验光箱 |
1.5 |
|
|
|
试镜架 |
1.5 |
|
|
||
便携式低视力助视器验配箱 |
1.5 |
|
|
||
低视力专用视力表灯箱 |
1.5 |
|
|
||
应配备助视器保养维护设备 |
1 |
|
|
||
总分 |
100 |
|
|
备注:此表用于初次评审或考核复评。
假眼配置机构评分表
项目 |
具体明细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管理服务 (30分) |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
3 |
|
|
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各种设备、器材建立规范的账目,主要设备有建立档案 |
3 |
|
|
|
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常规操作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
3 |
|
|
|
能够提供国家《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和《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的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配置辅助器具的材料及质量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来源合法,有国家授权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质量检测报告,标注生产厂家、产品品牌、型号、材料、功能、出品日期、使用期限和保修期等事项 |
10 |
|
|
|
能够提供包括辅助器具需求和使用评估、使用训练、配置、维修和使用情况跟踪服务 |
5 |
|
|
|
设立单独的业务档案室,建立各项业务档案和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档案 |
2 |
|
|
|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信息查询和结算费用的网络运行条件 |
4 |
|
|
|
场地设置 (14分) |
独立的制作安装室 |
14 |
|
|
人员配置 (20分) |
至少配有1名及以上从事假眼配置工作5年及以上的专业人员 |
20 |
|
|
设备设施 (36分) |
加热装置 |
4 |
|
|
抛光机 |
4 |
|
|
|
抛光布轮 |
4 |
|
|
|
打磨机 |
4 |
|
|
|
打磨棒 |
4 |
|
|
|
压榨器 |
4 |
|
|
|
铸牙盒 |
4 |
|
|
|
消毒机 |
4 |
|
|
|
通风橱 |
4 |
|
|
|
总分 |
100 |
|
|
备注:此表用于初次评审或考核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