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绍兴市财政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绍兴市财政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绍市财建〔2018〕19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绍兴市财政局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绍市财法〔2022〕5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绍兴市财政局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绍市财法〔2024〕4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区(县、市)财政局、生态环境(分)局、法院、检察院:

为规范和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完善生态环保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受损生态环境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中央有关文件和《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委办发〔2018〕34号)、《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中共绍兴市委办公室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绍市委办发(2018)31号)精神,我们制定了《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绍兴市财政局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

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绍兴市人民检察院

2018年12 月29 日

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根据《预算法》《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7〕68号)、《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 浙财建〔2018〕99号)、《中共绍兴市委办公室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绍市委办发(2018)31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是指生态环境损害事件发生后,根据磋商或人民法院裁判的结果,由赔偿义务人缴纳的,用于支付生态环境修复及相关费用的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赔偿义务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本办法所称赔偿权利人特指绍兴市人民政府管辖市域内的生态环境损害。绍兴市政府指定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工作。市财政局配合做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工作。

第四条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确认的赔偿金;

(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确定的赔偿金;

(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主动捐赠的资金;

(四)其他合法来源的资金。

环境公益诉讼经生效裁判确定的赔偿资金和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罚金或没收的财产(变卖所得)纳入本办法管理。

第五条  经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确认或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确定,由赔偿义务人自行修复或由其委托第三方修复的,所发生的污染清除、生态修复费用不执行本办法管理,但赔偿权利人开展的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效果后评估等费用由赔偿义务人承担,纳入本办法管理。

赔偿义务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经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确定无法修复的,经磋商确认或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确定,赔偿义务人应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统筹用于生态环境替代修复。

第六条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作为政府非税收入,应全额上缴损害地同级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列其他专项收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通过“非税收入征收与财政票据管理系统”上缴,同级财政部门负责确定执收单位生态损害赔偿资金执收编码。如国家出台相关规定,按国家规定执行。通过磋商确认的生态损害赔偿资金,由属地生态环境局负责执收;通过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确定的生态损害赔偿资金,由人民法院负责执行。

本办法生效前,已由市生态环境局统一执收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结余资金一并缴市级国库,纳入本办法管理。

第七条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主要用于在损害结果发生地开展的生态环境修复及相关支出。具体使用范围:

(一)清除或控制污染等相关支出;

(二)生态环境修复或替代修复支出;

(三)鉴定评估(包括调查取证、鉴定、勘验、环境监测、专家咨询等)、修复方案编制及修复效果评估、律师代理及诉讼等相关支出;

(四)法律法规规定用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其他支出。

第八条  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