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泰州市政府关于印发泰州市市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

泰州市政府关于印发泰州市市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

泰政规〔2018〕3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告》 ( 泰政发〔2021〕23号 )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继续施行的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告》(泰政发〔2023〕93号》规定,继续施行。文件已规定有效期的,有效期按照原规定继续执行;未规定有效期,文件名称包含“暂行”的,有效期至2025年11月20日;其他文件有效期至2028年11月20日。

USHUI.NET®提示:根据《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泰政发〔2024〕84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泰州市市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设置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泰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2月1日


泰州市市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设置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创造清洁、优美、生态、文明的城市环境,规范市区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和管理,提高市区环境卫生设施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市区范围内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适用本办法。

环境卫生设施包括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工程设施和环境卫生管理机构使用的工作场所。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城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市区环境卫生设施专业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条  市区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功能要求,坚持布局合理、整洁卫生、使用方便、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的原则;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应与旧城区改建、新城开发和建设同时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投入使用。

第四条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统筹安排环境卫生设施的总体布局;城市垃圾转运站、垃圾码头、垃圾堆肥厂、垃圾焚烧厂、卫生填埋场、环卫车辆停车场(修理厂)等环卫设施应纳入城市黄线规划;独立占地的公共厕所与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的位置、容量、用地规模及相应的规划设置要求一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明确。

现有的环境卫生设施需改建或迁建时,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落实迁建和改建方案并报市城管部门会同规划部门批准后,方可改建或迁建。

第五条  市城管部门负责市区环境卫生设施设置管理工作,市、区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管理区域内环境卫生设施设置管理。

发改、规划、住建、国土、旅游、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市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设置管理工作。

第六条  新区开发、旧城区改建、住宅区建设以及机场、车站、码头、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应当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标准,设置环境卫生设施。

第七条  住宅区、商业综合体以及其他建设项目应当设置生活垃圾收集屋、垃圾收集点以及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设施。

规划部门在住宅区、商业综合体等建设用地挂牌出让前出具出让地块规划条件时,应当明确地块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设置要求。

第八条  住宅区、商业综合体环境卫生设施应当与住房等主体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并投入使用。

第九条  规划部门审查建设单位报送的住宅区、商业综合体等建设项目规划总平面图时,对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应当征求市城管部门意见。

第十条  住宅区应当设置生活垃圾收集屋,生活垃圾收集屋面积不得少于120平方米,其中40平方米专门用于收集住宅区废旧电视机、家俱等大件垃圾;生活垃圾收集屋地面应当硬质化,具备进水和污水排放功能。

住宅区每30户居民设置一组不少于240升垃圾容器,垃圾容器按照垃圾分类收集要求设置。

第十一条  住宅区应当预留装潢垃圾临时收集点,装潢垃圾临时收集点应当便于业主倾倒和机械化作业,使用期限自住宅区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少于5年。

住宅区装潢垃圾临时收集点使用期届满后,其占用的土地按照原批准规划要求恢复到位。

市区实行人车分流的住宅区,生活垃圾收集屋、装潢垃圾临时收集点应当设置在便于清运、通行的区域。

第十二条  供环境卫生车辆通行的通道,应当满足环境卫生专用车辆进出通行和作业的需要,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有关规定设计,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一)住宅区内的通道应当满足2吨以上载重车的通行,设计车速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

(二)新建住宅区和旧城区改建应当满足5吨载重车通行;

(三)旧城区至少应当满足2吨载重车通行;

(四)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通道应当满足5-30吨载重车通行。

第十三条  住宅区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将住宅区环境卫生设施纳入竣工验收范围,市区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应当参加对住宅区环境卫生设施的竣工验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将公共厕所、垃圾屋、垃圾容器的使用权移交给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住宅区环境卫生设施产权属全体业主所有。

第十四条  市区新建、扩建、改建的商业文化街、步行街、交通道路及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公交始末站)、公共停车场(库)、旅游风景区、公园、公共绿地、金融机构营业大厅、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集贸市场等人流集散场所附近,建设单位应当建设公共厕所和设置其他环境卫生设施。

前款规定已建成的公共场所未建设公共厕所以及未设置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建设和设置;确因用地规划等原因不能设置的,建设单位应当根据需要设置临时公共厕所和其他环境卫生设施。

第十五条  住宅区、单位新建公共厕所应当尽量临近道路旁,市区主次干道两侧应当按照每平方公里3-5处的标准设置公共厕所。市区公共厕所应当设置明显、统一的公共厕所标志、方向指示标志,方便使用。

市区新建公共厕所应当达到二类或二类以上标准,并配有第三卫生间。

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厕所对外开放。

第十六条  市区设置的化粪池应便于5吨及以上吸污车的进出;受条件限制区域,至少应当满足2吨以上吸污车进出的要求。化粪池与其他建筑外墙的距离应当超过5米。

第十七条  市区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设置废物箱。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防腐、阻燃、抗老化。

第十八条  市区设置的废物箱应当具有国家垃圾分类标准收集功能。

机关、学校等单位应当在垃圾分类收集作出表率和示范作用。

市、区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可以与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合作,开发出适宜家庭垃圾分类收集的废物箱,并对单位、家庭、个人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指导、推广。

市区垃圾运营单位对分类收集的垃圾应当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第十九条  市区饭店、宾馆、单位食堂应当设置餐厨垃圾收集容器,餐厨垃圾收集容器的容量和数量应当根据最大接待就餐人数确定。

餐厨垃圾收集容器设置地点应当便于统一收集、运输,收集容器应当密闭无泄漏,保持清洁卫生。

第二十条  市区新建、扩建、旧城区改建的居民区域设置垃圾转运站,转运站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0.8公里。垃圾运转站宜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