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川人社规〔2022〕1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23〕53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商务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人力资源是党和国家明确的现代产业体系“四大支柱”之一,人力资源服务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4+6”现代服务业体系十大重点产业之一,对于切实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人力资源要素支撑,更好促进就业优先、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人社部发〔2021〕89号)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高地,现就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加快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格局,推动“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扩容升级、提档增效,全力创建“中国川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省级产业园,大力发展“线上园”“云上园”。对新获批国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补贴。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重点项目纳入有关国家、省级项目清单,按规定在土地、要素、金融、税收及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强化对接指引。着力构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就业协同体系,完善供需对接机制,丰富协同应用场景,培育区域消费中心,更好服务工业“5+1”、农业“10+3”、服务业“4+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依托各地现有的自贸区、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及现代产业园区等,建设一批人力资源配套服务集聚区或产业园。支持德阳、广元、乐山市等地创建国家级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人才市场。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省级人力资源外包(派遣)中心。深入实施促进就业创业和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供需配适和线上交易平台,推广“市场下单、企业抢单、人才接单”新模式。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与四川牵头举办的各类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活动。

三、突出创新驱动。坚持市场导向,推动人力资源服务管理、技术、服务和产品创新升级。支持成都、德阳、宜宾市等地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院”,支持乐山市打造“川西南人力资源大数据中心”,积极争创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深入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推广“教育+”“家政+”“医疗+”“金融+”“保险+”等跨界融合发展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猎头服务,创新社会化引才机制和奖补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创高新技术企业,依法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进入人力资源服务领域。

四、提升供给质量。结合实施“强主体”行动计划,对“个转企、小升规”的,按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及财政支持。结合实施“创品牌”行动计划,对获得四川省天府质量奖的,分别补助获奖组织100万元、个人10万元;对获得四川省天府质量奖提名奖的,分别补助获奖组织50万元、个人5万元;对注册拥有并新获评省级“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的,每个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结合实施“优业态”行动计划,加强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对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4万元一次性补助。

五、扩大对外开放。面向国内外全面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开放水平,深化成渝地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展会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实施“一带一路”人力资源服务行动,鼓励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与“走出去”重点企业建立“结对式”关系,抱团开拓国际市场。建好成都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发展人力资源服务离岸外包,按规定给予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驻省内相关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延伸、拓展业务。积极争取将“人力资源服务”条目纳入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可依法享受有关支持政策。探索建立人力资源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转移、转化、应用和保护等工作。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多种类型知识产权组合效应。鼓励有条件的科技创新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申报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获取“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专利快速审查通道。搭建供需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对接,开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集合授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落地,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创新成果资本化、证券化。对获中国专利奖、四川专利奖的主体给予激励。鼓励对接知识产权服务出口等基地建设,共建协调联动发展机制。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行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

七、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构建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出台四川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强化人力资源市场监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