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廊政办字〔2018〕9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 ( 国办发〔2018〕1号)和《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 冀政办字〔2018〕53号)精神,提升我市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战略性机遇期,突出京津冀功能定位中商贸物流基地的区域布局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协同带动、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推进标准化、智能化、一体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基础体系为重点,以营造制度环境为保障,强化电商物流末端服务能力,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助力全市经济提质增效上档升级。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网络平台和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全市网络零售额突破39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0%以上,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0%以上。快递物流节点布局更加优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电商物流末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智慧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更加高效协同,全市快递业务量达到2.5亿件,年均增幅达到30%以上;建成校园快递综合服务中心15个,社区快递综合服务站点2000个,农村快递物流公共取送点3000个。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协同发展的规划引领。

1.优化规划布局。落实《河北省“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河北省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规划(2016—2020年)》和《廊坊市“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进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专项规划衔接。针对电子商务特点,科学引导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应将快递业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快递物流相关仓储、分拨、配送等设施用地和快件大型集散、分拣等基础设施用地。鼓励各地在远离城市主城区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市发改委、市邮政管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2.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落实现有用地政策,将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优先供应。按照集约用地原则,探索土地供应新方式,将快递末端设施用地纳入新增商业设施规划。快递企业建设基础设施,对列入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地;对未列入划拨用地目录的,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可利用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建设电子商务快递物流项目,在5年内保持土地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不变,5年期满后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市国土资源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加快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快递服务网络布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依托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加快打造形成“一核两翼十节点”国家一级快递枢纽布局格局,全力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和京津区域城市群规划建设。支持具有金融结算中心的快递物流企业在我市建设快件处理中心、航空及陆运集散中心、电子商务和快递配送一体化仓储中心、呼叫中心等基础设施。支持EMS环渤海区域华北陆路邮件处理中心(廊坊)邮政快递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市快递(电商)物流园区日处理能力达到50万件以上。(市发改委、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二)营造协同发展的制度环境。

1.提升服务管理能力。简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程序,改革快递企业年度报告制度,实施快递末端网点备案管理。快递末端网点无需办理营业执照。加快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现许可备案事项网上统一办理。全面落实“双随机”检查工作要求,实行行政执法信息网上公开。(市邮政管理局、市工商局负责)

2.完善价格监管体系。加快推进电商平台实现商品定价与快递服务定价相分离,开放消费者自由选择快递服务的权限,支持快递企业开展面向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增值服务,实现价格与服务相匹配,释放配送环节利润空间。(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负责)

3.明确快递末端属性。创新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方式,确定智能快件箱(智能信报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对于专业化、公共化、平台化、集约化的快递末端网点,提供用地保障等配套政策。新建社区将智能快件箱(智能信报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列入项目规划设计和审批验收范围,并在相关场地配套光纤和电源等基础设施;已建成社区2020年前基本完成改造。(市邮政管理局、市房管局、市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通信办负责)

4.推进数据共享。探索建设电子商务快件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资源互联共享。统一快递企业与电商企业信息交换和数据接口标准,引导各类电商企业及平台与快递物流企业开展数据交换共享、互联互通,提升配送效率。强化数据保护、开放共享和数据中断风险评估,完善数据共享保障机制。(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负责)

5.强化协同共治。引导市内电子商务、物流和快递等平台型企业健全平台服务规范和信用评价制度,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鼓励开放数据、技术等资源,赋予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实现行业间、企业间合作共赢。(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市质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三)推进电商与快递物流业务融合协同。

1.培育协同发展龙头企业。支持文安人造板、香河家具等传统企业与平台经济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自主电商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引导明珠集团、元辰超市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建设网络零售平台。引导有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建立自有快递物流配送体系,降低配送成本。到2020年,年交易额百亿元以上的网络零售平台达到1个,年交易额十亿元以上的网络零售平台达到3个;创建9家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自建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的达到3家。(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负责)

2.提升电商产业园区承载力。引导新建电商园区优化空间布局,预留连片场地,引进快递物流企业入驻,促进电商与快递物流融合发展;推动已建成电商园区整合现有空间资源,植入快递物流主要业务,设立快递物流集散和分拨中心,推进专业电商园区向综合园区转型,拓展电商园区服务功能,提升综合实力;推动快递物流龙头企业建设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园区;引导传统物流园区升级改造设施设备,实现集中仓储、高效分拣、快速配送、商品展示、网上销售等一体化功能。发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引领带动作用,争取更多园区入选国家、省级示范基地。到2020年,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达3家以上。(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负责)

3.提升电子商务跨境通关效率。拓展冀贸通等本土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培育建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为我市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一站式仓储配送服务。推动“京东跨境电商保税区北方中心”项目建设。积极争创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到2020年,跨境电商企业占进出口企业总数达到50%,跨境电商交易额占进出口总额达到30%。(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发改委、廊坊海关、市税务局、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负责)

(四)优化通行管理。

1.推动末端投递车辆规范运营。加强末端投递车辆管理,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厢式化建设。制定快递电动三轮车用于末端投递服务的管理办法,加强统一编号和标识管理。引导企业使用符合标准的配送车型,支持快递企业为快递服务车辆统一购买交通意外险,加强对快递服务车辆驾驶人交通安全教育。(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工信局、市质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2.保障快递机动车辆便利通行。完善配送车辆通行规范,督促企业使用排放达标车辆,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对快递机动车辆实行通行证管理,允许其按照限定的车型、时段、路线、在市区道路通行,并在主城区通行、停靠、作业及事故处理等方面给予便利。加快建设商业区、居住区、高等学校的快递服务车辆停靠、装卸、充电相关设施。(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五)推动协同标准化智能化发展。

1.提高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优化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有序开放电信市场,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物流体系,采用云仓储、路径优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推进自动分拣设备、自动引导车辆、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装卸系统等先进物流装备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全面提高运营水平。(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通信办、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负责)

2.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借鉴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经验,加快行业和区域电商物流快递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运力调配、交通引导、供给调解和市场服务等方面作用,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实现服务协同联动。通过搭载物流末端网点备案电子地图系统、物流末端网点收投终端系统、数据信息采集交换系统、快递车辆GPS系统、收寄验视信息监管系统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衔接用户、电商、物流等各环节,实现多方信息汇总共享。(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负责)

3.促进供应链协同发展。推广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成功做法,支持仓储、快递、第三方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智能仓储,延伸服务链条,优化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管理;推动传统商业便利店增加快递功能,丰富传统快递网点电商业务;推动快递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参与仓配一体化项目建设,逐步实现集中寄件;推动快递企业探索共同配送模式,共用终端网点资源,实现集约发展;加快发展仓配一体化服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六)推动协同运行安全绿色发展。

1.推进“平安快递”建设。完善县级邮政行业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升安全监管能力。推动寄递渠道安全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安全制度,建立快递运单及电子数据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技术手段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支持推动全市寄递渠道“绿盾”工程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市综治办、市编办、市邮政管理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2.促进资源集约利用。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绿色流程再造,创新包装设计,推广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新产品,促进标准器具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