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唐山市打造一流职业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唐山市打造一流职业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唐政办字〔2022〕153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唐政字〔2024〕76号规定,继续实施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唐山市打造一流职业教育的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16届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25日


唐山市打造一流职业教育的若干措施

学习深圳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的经验,结合市委市政府2021年12月印发的《唐山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1-2025年)》和2022年1月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技能强市的实施意见》,现就打造一流职业教育,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对照标准,完善条件,推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晋升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推动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与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大学,实现本科职业教育全国领先。(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二)做优专科职业教育。以实施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项目建设、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集中力量建设3所国家级、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推动形成纵横互补、协调发展、特色发展的专科职业教育格局,实现专科职业教育全国领先。(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三)做强中等职业教育

1.加快推进达标建设工程。采取合并、改扩建等方式,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到2023年90%以上学校达标,2025年全部达标。(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2.全面实施扩容增位工程。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初中毕业生数量和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科学设计县区职教中心的规模,实施扩建工程。到2025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增加学位8000个以上,满足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教育需求,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3.持续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推进14所河北省中职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学校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条件,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4所精品校、8所名牌校和2所特色校率先发展,打造唐山中等职业教育旗舰队,保持全省领先位置。落实教育部提质培优要求,培育6所以上国家优质中职学校,实现全国领先。(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四)加强社会职业培训。落实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法定职责,面向产业工人和有就业创业需求的社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符合产业工人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在职职工和社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人社、教育、农业农村、应急、工会、妇联等部门的作用,按照各自职责,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全市每年培训人数不低于16万人。(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总工会、市妇联)

二、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五)着力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强力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将产教融合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发改、教育部门牵头,国资、人社、科技、工信、财政、税务等部门密切配合,有关行业组织积极参与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组建唐山市产教融合发展研究院,开展产教融合发展研究,加强产教融合发展的指导。(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六)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社会服务业及文创产业等重点领域,组织企业联合职业院校创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到2025年达到6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教育局)

(七)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行“政府支持、企业出场地设备、校企共建共享”模式,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到2025年全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达到2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八)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培训机构申报建设国家、省、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建设,面向社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九)校企共建一批产业学院。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优化运行机制,打造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校企紧密共同体,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到2025年,全市建设产业学院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十)调整一批专业设置。职业院校围绕产业设置专业,健全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优先发展一批新兴专业,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一批供给过剩专业,加快建设一批紧缺领域专业,打造一批适应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十一)形成一批国际化学校。加强与国际高水平职业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开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支持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泰国高铁国际学院和印度阿拉嘎帕大学陶瓷学院建设,支持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中泰和养学院建设,推进5所职业院校中德先进职业教育 (SGAVE) 合作项目发展。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国际教育,开展国际交流。(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三、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十二)推动办学模式改革。借鉴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推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办学模式,推行院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双基地”实训、“双导师”培养模式,学生“双身份”学习。(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十三)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广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十四)开发建设全市教学资源平台。依托国家智慧职教云平台和唐山职业教育网,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为核心,开发建设全市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