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佳木斯市加快推动创意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佳木斯市加快推动创意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佳政办发〔2022〕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佳木斯市加快推动创意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8日

佳木斯市加快推动创意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创意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文件精神,深度赋能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划、政策要求,结合市情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用战略思维定位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为加快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城市群枢纽、发挥引领辐射周边作用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一)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参与哈—牡—佳区域创意设计产业廊道打造,建成1个省级创意设计产业园区,集聚创意设计机构50家以上。培育年营业收入超千万元的创意设计领军企业1家以上,培育年营业收入超500万元的创意设计核心企业10家以上,创意设计法人单位达500家以上,创意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30亿元。

(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创意氛围更加浓郁,培育认定省级文化创意中心1个以上、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以上;建设1个以上全省创意设计与双创融合示范基地,工业设计应用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推出更多具有知识产权的品牌创意设计产品和服务。

(三)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依托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文脉、产业基础,着重推进创意设计产业与高端制造业、现代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合,延伸“设计+”产业链,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四)人才支撑显著提升。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创意设计教育资源优势充分释放,更多设计人才在我市创新创业,高端创意设计人才达100人以上,创意设计人才队伍规模壮大,结构更加优化,形成有力人才支撑。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创意设计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创意设计促进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纽带、粘合作用,持续在园区提档、产业集聚、创新驱动、数智赋能等方面发力,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方向发展。

1.全力打造省东部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用好工业设计中心、工业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建设省重点实验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力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达到3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2年12月前]

2.围绕佳木斯农机、煤机、佳电股份主氦风机、北大荒高端智能农机产业园区、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北斗导航仪、中建材佳星薄膜玻璃等项目,着力提升产品和关键性零部件外观、结构、功能等设计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智能水平、人机体验和附加值。[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2年12月前]

3.加强工业设计相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研究和应用,推进佳电股份再造、智能农机全面突破,提升总体设计、系统集成、试验验证、应用转化能力,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前]

(二)推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特色农业融合发展。以创意设计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收、集约化利用和产品增值开发。

1.加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经营场所和产品的创意设计,推动创意农业、都市休闲农业发展。依托抚远玖成合作社、蔓越莓种植基地、富锦万亩水稻公园、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等精品资源,建设一批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科技普及、教育展示于一体的休闲农业集聚区和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林草局、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2年12月前]

2.建立北大荒绿色食品产业园,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安全生产示范带,支持企业将创意设计嵌入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加强对佳木斯大米、佳木斯大豆、佳木斯黑木耳、桦南紫苏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推广,提升域内杂粮、大马哈鱼、白瓜子、蔓越莓、山药等农副产品创意设计水平,特别是在包装、功能、品牌方面的应用,以全程可追溯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局;责任单位:高新区管委会、市商务经合局、市林草局、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前]

3.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推进现代农产品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借助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优势,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为展示交易提供服务平台,促进产销对接和特色农产品推广交流。[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工信局、市商务经合局、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前]

(三)推进创意设计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冰雪文化底蕴之城的作用,把文化创意、创新融入城市发展理念,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社会氛围。

1.加强对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冰雪旅游、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研学旅行等特色文旅线路的设计和开发,做大做优“华夏东极、美丽三江”文旅品牌。着力推进“东北小延安”展览馆、1957文化创意产业园、佳木斯抗联雕塑馆、北大荒精神博物馆、敖其赫哲鱼皮技艺展示馆、东珠珍宝博物馆、向阳区文化体育休闲园区、佳木斯东极创意产业园区、桦南皮革城文化旅游广场等项目建设,开拓省内外、国内外旅游市场。[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市商务经合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2年12月前]

2.大力提升生态景区景点创意设计水平、科技含量和园区规模。建设黑瞎子岛中俄国际合作示范区,将中国农耕文化博物馆纳入黑瞎子岛国家5A级景区创建规划,打造国际交流文化平台。对抚远抓吉赫哲旅游度假区、汤原县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富锦市国家湿地公园、桦南县百年森林火车旅游区、郊区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等4A级旅游景区等全面提档升级。[牵头单位: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商务经合局、市体育局、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前]

3.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将文化与建筑、地产等行业结合,建设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城镇,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街区、艺术园区等人文空间的规划设计品质,打造一批便捷、舒适、健康的休闲载体与空间。[牵头单位: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前]

4.打造特色文创品牌,突显三江文化特色,用创意设计承载佳木斯故事。围绕馆藏文物、城市地标、民族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佳博好物”“ 佳有非遗”特色文创以及伴手礼、生活用品及创意设计旅游纪念品,引导旅游纪念品企业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牵头单位: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前]

5.设计打造现象级生态文创IP,支持推出抚远市“东极之旅”、赫哲文艺实景演出基地、汤原博物馆、同江“湿地梦之旅”、“深度践行之旅”、桦川星火“影视一条街” 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动生态旅游资源与民俗文化、体育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资源结合,打造文旅新体验。[牵头单位: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前]

6.加大对特色工艺品的扶持力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以佳木斯油画、版画、漆画、稻米画、桦树皮画、赫哲族鱼皮画、剪纸、北红玛瑙、桫椤玉、沙陶、木雕、玉雕传拓技艺等为重点,建立创意产品研发和营销推广平台。通过品牌授权、数字化应用等手段,开发具有佳木斯历史印记的文化礼品、生活用品、服装服饰、网红食品、盲盒等现代文创时尚产品。[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商务经合局、市文广旅局、市文联、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前]

(四)推进创意设计与科技服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难题。

1.支持佳木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集中力量推进佳木斯高新区、农高区升建,切实增强佳木斯工业技术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功能,鼓励县级科创园发展,努力构建“三园一院多点”协同创新格局。[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商务经合局、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前]

2.加强30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7家市级以上科研院所内涵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扶持15个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探索在域外共建创新中心、研发基地等科创飞地模式,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前]

3.发挥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资源优势,加强创意设计领域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I及VR、MR、AR等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推进广电5G网络、智慧广电物联网建设。加快发展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业务,以网络教育为切入点,建立数字出版发行平台。[牵头单位: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佳木斯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前]

4.提高“云展演”设计制作能力,培育一批符合互联网规律,适合线上观演、传播、消费的原生云产品,大力发展云展览、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等新业态。丰富创意理念和表现手法,鼓励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网络展演,促进戏曲、民乐等传统艺术线上发展。[牵头单位: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佳木斯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各县(市)区;完成时限: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