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齐政办规〔2021〕12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齐政发〔2023〕40号》规定,保留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各有关部门:
《齐齐哈尔市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1月25日
齐齐哈尔市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黑政办规〔2021〕2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到2022年底,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安全监管与环境监管联动机制;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基本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各县(市)区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充分保障,技术和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完善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
(二)依法落实监管职责。各县(市)区政府对本地区危险废物治理负总责,将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各县(市)区政府将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情况纳入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年度报告,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各发改、工信、生态环境、应急、公安、交通、卫健、农业农村、住建、城管、海关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严格落实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污染环境防治、安全生产、运输安全以及卫生防疫等方面的监管职责。[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齐齐哈尔海关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列出]建立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督考办等参与)
(三)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强化部门间沟通协作,建立线索移交、案件移送、管辖通报、信息共享、联合督办、联合执法、专业支持、司法鉴定管理和使用衔接等合作工作机制。各职责部门在监管中发现涉嫌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安全、消防等方面的问题,应及时将线索移交相关司法机关及行政主管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卫健委、齐齐哈尔海关、市法院、市检察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把企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实行公开曝光,开展联合惩戒。(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应急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企业(以下统称危险废物相关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危险废物相关企业依法及时公开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通过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备案,依法依规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市生态环境局、齐齐哈尔银保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完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加强市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和管理计划在线备案、转移联单在线运行、利用处置情况在线报告,有序推进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监管。探索危险废物物联网平台建设,指导推动重点监管的危险废物相关企业推行视频监控、电子标签等集成智能监控手段,实现对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和追溯管理。(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健委等参与)
(六)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各县(市)区政府应当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纳入对地方环境保护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中,市、县二级联动,加强对产生、经营危险废物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三、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
(七)加强危险废物鉴别管理。严格落实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和鉴别单位管理要求。强化危险废物相关企业落实鉴别主体责任,按规定主动开展鉴别。(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公安局等参与)
(八)严格环境准入。建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衔接机制,新改扩建项目要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三同时”管理。对已批复的重点行业涉危险废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开展复核,对长期投运企业的危险废物产生种类、数量以及利用处置方式与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不一致的,依法进行整治。依法落实工业危险废物排污许可制度,从严打击无证排污、不达标排污等行为。(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九)推动源头减量化。支持研发、推广减少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和降低工业危险废物危害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从源头上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降低危害性。(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等参与)
四、强化危险废物收集转运等过程监管
(十)推动收集转运贮存专业化。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立有害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市城管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推进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支持危险废物专业收集转运和利用处置单位建设区域性收集网点和贮存设施,完善集中收集和转运制度体系。鼓励化工等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开展小微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等产生的危险废物有偿收集转运服务。鼓励在有条件的高校集中区域开展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和预处理。(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推进转移运输规范化和便捷化。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监督企业如实填写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相关信息。(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负责)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获得危险货物运输资质,完善“点对点”的常备通行路线,充分利用“两客一危”监控平台,对车籍在我市的危险废物运输车辆的运输全程进行动态监控,实现危险废物运输车辆规范有序、安全便捷通行。(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维护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各地不得设置不合理行政壁垒。(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十二)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执法,将危险废物的日常监管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重要内容纳入“双随机、一公开”,对跨区域案件依法实行提级查办。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禁省外危险废物转入我市处置。(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制定衔接实施细则,规范办案程序,统一证据标准,严格按照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执行。持续开展“国门利剑”专项行动,禁止洋垃圾入境。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依法追究损害生态环境责任者的赔偿责任。(市司法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齐齐哈尔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对自查自纠并及时妥善处置历史遗留危险废物的企业,依法从轻处罚。(市法院、市检察院牵头,市生态环境局等参与)
五、强化废弃危险化学品监管
(十三)建立监管联动机制。应急管理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密切协调配合,实现信息及时、充分、有效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基础保障能力
(十四)推动市域内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开展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置能力匹配情况、设施运行情况评估,推进《齐齐哈尔市城乡固体废物分类治理布局规划(2019-2035年)》实施,推动利用处置企业技改升级,增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提升市域内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落实医疗废物源头分类,督促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申报、台账和联单管理制度,促进规范处置。(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建设,各乡(镇)卫生院设立的医疗废物暂存点,主要负责收集和暂存本机构和所属村卫生室(所)等基层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进一步完善村向乡(镇)暂存点、乡(镇)暂存点向县级医院集中转运点的医疗废物转运体系。个体诊所、门诊部、民营医院等社会办医机构应将产生的医疗废物直接交给专业医疗废物处置企业或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暂存并参与所在地医疗废物转运体系,确保全市医疗废物得到无害化集中处置。[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六)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规模化发展、专业化运营。市生态环境等部门定期发布危险废物相关信息,科学引导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发展,优化利用处置能力配置,解决处置设施不达标等问题。新建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处置能力原则上应大于3万吨/年,控制可焚烧减量的危险废物直接填埋,适度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鼓励采取多元投资和市场化方式建设规模化危险废物利用设施;鼓励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协同和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推进危险废物专业化、规模化建设运营服务。(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规范危险废物利用。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管理,综合利用固体废物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使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用途和标准。(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