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33-3505-7288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贯彻落实情况报告
迪政发〔2021〕28号

省人民政府: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 ( 云政办函〔2021〕5号)要求,我州高度重视,各部门认真对照相关职能职责,以确保粮食安全工作为抓手,结合“大棚房”清理、“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及“两区划定”等工作,认真宣传各项耕地保护政策,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断完善细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及农业保险政策,积极开展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和农机新技术推广,不断引导农民提高种粮积极性,切实稳定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仓储水平,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现将我州梳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扛实粮食安全责任。近年来,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围绕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各项目标任务,狠抓落实,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管控、激励引导,分类施策、稳妥处置,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挥比较效益的关系,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保护耕地、提高种粮积极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积极落实我州防止耕地“非粮化”各项工作,为确保我州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一、全面加强耕地保护方面


(一)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整治工作。根据云南省工作方案的指导思想,遵照遏制增量、消除存量、满足需求、积极稳妥、整治工作保密要求落实的工作原则。摸清了2013年以来全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涉及用地情况,建立全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工作台账。2020年11月10日完成了全州的全面摸排工作,共摸排8430宗,面积9860.69亩,占用耕地6476.77亩、基本农田3277.83亩。其中住宅类7181宗,面积7466.91亩,共占用耕地4920.33亩、基本农田2582.15亩;公共管理服务类图斑624宗,面积922.74亩,共占用耕地596.15亩、基本农田372.88亩;产业类625宗,面积1471.04亩,共占用耕地960.3亩、基本农田322.8亩。


(二)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的占补平衡制度。2021年共挂钩耕地占补平衡项目4个,按照建设占用耕地的地类面积、质量等级落实对应的补充耕地项目和提质改造项目。涉及补充耕地面积70.0478公顷,其中补充水田规模16.3379公顷,补充粮食产能503500.95公斤。做到补充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水田面积不减少。同时积极与省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协调审批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挂钩备案工作,确保项目尽快报批落地,充分利用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挂钩核销项目,保障建设用地项目审查报批。


(三)购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根据目前我州耕地、水田规模和粮食产能指标已无法满足我州近期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要求的实际现状,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州于2021年2月在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协调下,通过全省耕地指标交易平台。向普洱市购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其中耕地指标125.8282公顷,水田指标26.2291公顷,粮食产能826111.95公斤)。该部分指标已于2021年3月顺利由省厅划拨至我州占补平衡指标库内,极大缓解了项目建设与耕地占补平衡间的矛盾。


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 ( 国发〔2017〕24号)、《云南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实施细则(试行)》、《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库规范(试行)》、《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农办规〔2019〕30号 )、《云南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等要求,省级下达给迪庆州“两区”划定任务指标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5万亩。其中水稻功能区任务指标5万亩,已完成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5.22万亩;小麦生产功能区任务指标10万亩,已完成划定小麦功能区面积10.20万亩。


二、推进耕地质量提升方面


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划,加强跟踪监测和工作调度,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19年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云农建〔2019〕7号)要求,我州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是4.63万亩。各部门合力推动完成2019年建设任务共4.23万亩,完成计划的91.36%,全州共完成投资6549.86万元。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是4.64万亩,总投资为8811.59万元。截止目前,全州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州级验收。2021年我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是4.77万亩(高效节水0.91万亩),其中香格里拉市1.39万亩(高效节水0.26万亩),德钦县1.88万亩(高效节水0.36万亩),维西县1.5万亩(高效节水0.29万亩)。截止目前,香格里拉市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和批复;德钦县完成项目初步设计,计划4月中旬前完成初步设计审查;维西县完成项目勘测设计,正在开展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工作。


截止目前,迪庆州共完成3个县(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估和上图入库工作,共完成上图入库项目65个,项目区面积为253721.5518亩,高标准面积147332.9826亩。质量等级评估为“符合”的项目18个,面积为32475.8617亩,占高标准农田面积的22.04%,为“基本符合”的18个,面积为19696.7511亩,占高标准农田面积的13.37%;需要提质改造的项目为29个,面积为95160.3698亩,占高标准农田面积的64.59%。


三、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方面


迪庆州农作物种植面积89.5万亩,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4.2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2%,全州农作物种植以粮食生产为主,做到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迪庆州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农业发展专项、科技增粮、科技计划等项目,实施主要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和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引进推广新品种,创新栽培技术,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进一步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充分利用迪庆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畜禽,在一般耕地实施粮饲转化和轮作制度,实现粮、饲作物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和科学化;结合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平台,大力推进晚秋粮食生产,尤其是荞麦、燕麦、白云豆等小杂粮和小杂豆的种植面积,大力建设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引进推广鲜食玉米新品种,不断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土地产出效益。


四、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方面


(一)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我州自2014年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严格按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数据,将全州具备条件的15~25度和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重要水源地已实施完成退耕还林还草。目前全州符合退耕还林建设项目的地块越来越少,各县(市)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自愿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户越来越少,地块落实难度大,因此2020年起我州未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二)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摸底调查工作。根据《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号)、《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通知》(云自然资〔2019〕165号)、《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尽快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初步疑似图斑核实工作的通知》(云自然资耕保〔2021〕180号)要求,为巩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有效解决划定不实、非法占用等问题,迪庆州正在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摸底调查工作。迪庆州下发图斑共计70688个。截至目前,三县(市)均已完成图斑核实工作,待汇总后按要求将梳理成果上报至省自然资源厅。


五、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方面


认真开展“景观公园、湖泊湿地等人造工程项目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等问题全面排查工作。共计排查出3个问题,占用耕地155.05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01.98亩。分别是:德钦县奔子栏镇玉杰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占用耕地面积0.17亩(其中占用永久基本农田0.17亩)。德钦县2019年石漠化治理项目(植树造林),经核实占用耕地面积为127.61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01.81亩)。香巴拉公园建设项目,经核实占用耕地27.27亩。


六、强化科技增粮措施方面


(一)强化科技增粮的创新供给。


1.针对我州粮食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围绕粮食新品种选育、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和粮食精深加工等领域,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品种选育、栽培、品种改良、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并通过集成技术的示范和辐射,带动粮食生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强化科技增粮的创新供给。每年通过发布《迪庆州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州级农业领域有关粮食增产推广应用示范类的科技项目。


2.近年来,通过实施中央、省及州级的主要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和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不断集成示范和推广适宜我州种植的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大力引进、筛选、示范推广新品种,探索、试验和推广新技术,不断在主推品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上下功夫,在着力提高主要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产上下功夫,努力稳定全州的粮食总产。


3.大力推广适宜我州耕地特点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通过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助等惠农政策的持续发力,我州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迅速,各类适宜山区、河谷区及高原坝区的农机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面积不断扩大,玉米机收水平也逐年增加。由于机械化率的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了种粮的比较效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不断提高,对农村中缺乏青壮劳力的家庭尤为明显。


(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计划开展科技培训39期3000人次,培训实用技术10项。培训内容包括粮食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生产技术推广,推进良种配套,推广精细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杂交稻旱作等关键技术。通过培训,更新和提高种植户的观念以及种植水平,培养一批乡村实用科技人才,助推农村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正在组织征求全州实用技术培训需求。2021年,争取培育认定州级科技特派员35名。以上人员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等方式,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科技支撑。目前,正在组织实施中。


七、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