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六盘水府办函〔2015〕75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涉及公平竞争文件审查结果(第一批)的通知》(六盘水府发〔2021〕5号规定,继续执行。

  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属驻市行政企事业单位:
  《六盘水市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7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六盘水市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 ( 国发〔2014〕26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 黔府发〔2014〕18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 黔府办函〔2015〕31号)精神,加快我市检验检测认证等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服务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深化改革、市场导向、创新驱动、集聚发展,围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突出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四个一体化”等重点产业发展,聚焦“5个100”工程、“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等重大平台建设,培育和壮大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市场,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创新与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相协调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产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
  到2017年,全市检验检测认证能力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设施和装备进一步改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配合国家煤炭清洁转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服务水平;建成1家基础条件较好、技术能力较强的贵州西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新建“声发射检测、X射线实时成像在线检测、贵州西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考试中心”等项目;建成1家量值准确可靠、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新建“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水表、酸度计、酶标仪、电导率仪、浊度计等检定装置”市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全市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产值达到7000万元以上。
  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创新驱动、开放融合”,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产业体系。力争全市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达到1亿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深化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改革。
  1.有序推进机构整合。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公益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服务职能,强化公益属性。支持具备条件的事业单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制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推行和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多种形式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法人主体责任。推进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或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并购重组,促进完善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提高检验检测认证综合实力,增强权威性和公信度。(牵头单位:市编委办、市质监局;责任单位:市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有序放开市场准入。全面清理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质认定事项,减少和优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质审批程序,逐步建立全市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有序放开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引导和鼓励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承接市内外高端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到我市拓展业务,鼓励本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走出去”,通过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牵头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3.积极拓展第三方服务。以地方特色产业为重点,拓展六盘水市煤炭产品检验检测服务,支持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有序推进钢材、煤炭、化工等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综合能力建设,支持市内大中专院校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市内各类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水平,不断适应和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质量安全监管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求。(牵头单位:市质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创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模式。
  1.加快诚信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为引领,积极引导和鼓励检验检测机构重点在检测新技术、检测方法和检测服务等方面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企业和团体标准。鼓励和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积极争取承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配合省质监局及有关检验检测机构实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公共查询平台省、市、县三级的全覆盖,强化行业自律和服务效能,增强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的透明度。鼓励重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加强宣传推广,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牵头单位:市质监局、市工商局;责任单位:市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统筹全市品牌建设资源,立足传统优势产业,着眼新兴产业,形成合理的品牌建设梯次结构,到2020年,省级名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分别新增10个和8个。以工业产业集聚区、农业园区、旅游文化区等为重点,大力推进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创建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区域品牌竞争力显著增强。推进设立政府市长质量奖,激励企业和全社会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促发展、惠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在质量发展中的幸福指数。(牵头单位:市质监局、市工商局;责任单位:市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严格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监督管理。
  1.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制定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立项、评估、建设、验收和绩效考评的原则、程序。强化县级政府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行业资质管理职能和专业部门的专业管理及能力认定职能,明确质监部门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和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市场主体责任。引导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行为,建立全市统一的检验检测认证监管体系,体现公平公正,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牵头单位:市质监局;责任单位:市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强化监督执法技术支撑。积极发挥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在行政执法、安全监管、司法鉴定和政府财政项目上的技术支撑作用。有序引导和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与农业生产、工业制造互动发展,积极承接党政机关、生产经营单位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外包,强化和拓展信息技术分析、管理体系标准、供应链系统安全认证等服务功能。积极探索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事项。加大对侵犯检验检测认证自主知识产权、非法开展检验检测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秩序。(牵头单位:市质监局;责任单位:市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司法局,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