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修订涉及税费挂钩返还政策内容有关文件的通知
遵府办函〔2022〕87号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 ( 国发〔2014〕62号)、《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 ( 国发〔2015〕25号)文件精神,根据省财政厅要求,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决定对2018年4月8日出台的《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快递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遵府发〔2018〕6号)和2016年10月14日出台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遵府办发〔2016〕62号)中涉及的以财政支出方式实施与企业缴纳税费挂钩的返还政策作删除修改。
请各地各部门遵照执行。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2日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快递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部分条款废止】
遵府发〔2018〕6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现行有效和宣布 失效、废止、修改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 遵府发〔2023〕11号)规定,决定修改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南部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国发〔2015〕61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 (
国办发〔2018〕1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快递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 (
黔府办发〔2015〕53号
)、《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遵党发〔2017〕8号)、《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实施意见》 (
遵府发〔2017〕19号)精神,促进全市快递业加速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围绕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关于建设“三区三中心”中“加快建设商贸物流中心”的布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安全为基、协同发展”的原则,以解决制约快递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电商+快递”为发展方向,通过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不断完善全市快递服务网络体系,促进快递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提升寄递安全和服务质量,推动快递业提质增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快速寄递需求,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网络体系,打造优势突出、覆盖全市、联接全国、接轨国际的快递服务网络。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快递年进出港业务量达到3亿件、年均增长35%,年业务收入达到6.5亿元、年均增长24%以上,力争1-2家快递企业进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名单。
城乡网络体系健全。建成1个市级现代快递园区、2个市级快递中转站(航空、高铁)、11个县级快递物流分园、1000个以上快递服务网点,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区快递通行难问题基本缓解,市内投递更加高效,“服务满意度”“送达准时率”分别达80%和90%以上,“用户投诉率”下降至1%以内;建成快递旗舰店100个、标准门店200个、智能快件箱5万卡口,末端投递更加规范,行业形象明显改善。
综合效益更加显著。就业岗位达到1万个左右,年服务用户3亿人次,日均服务用户82万人次,支撑10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直接带动地方特色产品外销额达30亿元以上,有效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扩大商品销售渠道。
二、重点任务
(一)编制快递产业发展规划
针对国际国内快递产业快速发展形势,立足遵义国民经济和快递产业发展现状,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遵义市快递产业发展规划,与综合交通运输、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电子商务等专项规划做好配套衔接,规范和指导全市快递产业发展。各地要将发展快递业纳入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合理安排快递基础设施布局。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改造应当将快递服务末端网点纳入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同步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排在首位的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建立“一园区两中转四层级”体系
1.加快建设黔北快递物流园区。近中期,以兰海高速忠庄下道口和杭瑞高速深溪下道口为依托,在南部新区区域内,遵循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规律,立足南部新区商贸市场集聚区拥有的综合交通区位、开发基础条件、专业商贸市场产业配套、商务服务功能配套和市场开发主体等优势,按照覆盖黔北区域(含遵义全市、铜仁以西、毕节以东、重庆以南、贵阳以北)的服务规模,以市场化运作方式,规划建设集仓储、分拣处理、快速集散、同城配送、金融服务、商品展示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黔北快递物流园区(黔北快递物流分拣中心),确保2018年底前建成使用。远期,依托黔北现代物流新城,规划建设黔北快递物流新园。(责任单位:南部新区管委会、市城乡规划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播州区政府)
2.布局两大快递物流中转站。围绕航空、铁路交通枢纽,在遵义新舟机场和遵义茅台机场附近建立航空快递物流中转站,在播州区阁老坝铁路货场和遵义高铁站建立铁路快递物流中转站,实现与黔北快递物流园区快递进出快速衔接中转。(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铁路民航办、市商务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播州区人民政府、仁怀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
3.健全四层级快递物流网络体系。在规划建设市级快递物流园区的同时,同步规划建设11个县级快递物流分园、镇级快递物流收发站、村级快递物流收发点,形成四层级快递物流网络体系。各县(市)要将快递业纳入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在高速公路下道口附近设立快递物流分园,有条件的县(市)可在现有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改造建设快递物流分园。在镇(乡、街道)设立快递物流收发站,在村(居、社区)设立快递物流收发点,或对现有邮政站、便民服务站(点)进行改造利用,充分发挥邮政网络的优势,为农特产品提供优质的包装、仓储、运输服务,实现农特产品直封、直发、直运,打通“遵货出山”和“网货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助推遵义农产品“风行天下”。(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农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三)推进“互联网+”快递建设
1.建设快递物联网。依托大数据技术智慧交通云、电子商务云、贵州农经网、贵农网等平台,以国家邮政局寄递安全数据系统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建设我市“智慧快递云”,对电子商品流量流向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利用,合理调配运输资源,推广电子快递运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鼓励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对业务受理、仓储管理、分拣配送、客户管理、安全监控、信息跟踪查询等生产管理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测、分析,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配送车辆空驶率。(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大数据发展办、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社)
2.促进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在电子商务各领域中选出一批基础扎实、成长性好的企业、平台和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和培育,打造一批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和骨干企业。以遵义综合保税区为依托,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促进区内快递物流业加快发展;全力申建新舟机场正式航空口岸,依托口岸争取筹建国际邮件互换局(站),推动进出境寄递服务体系全面发展。切实抓好湄潭县、习水县、正安县、桐梓县、凤冈县、道真和务川自治县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支持示范县在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产业融合发展中先行先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遵义海关、遵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国税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四)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1.壮大提升快递企业。加大黔北快递物流园区招商力度,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配合、政策优惠,采取以商招商、定点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快递品牌企业入驻,促进快递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引导快递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打造一批限上快递物流企业。鼓励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动分拣、自动车辆引导、自动化立体仓库和自动化装卸系统,对快件处理流水线、配送管理系统、快件收发人员手持设施等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提高企业设施设备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南部新区管委会、市邮政管理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商务局)
2.改善车辆通行条件。引导快递企业逐步更新使用新能源车辆作为末端投递工具,所选车辆应符合《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GB/T29912),对快递新能源车辆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管理”的“三统一”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快递车辆有序停靠和装卸,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快递车辆临时装卸停靠点。在不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不影响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基础上,优先保障快递末端投放交通通行需求。(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3.加快建设快递终端。坚持快递终端的公共属性,将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等纳入各地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供用地保障等政策配套。充分利用各快递服务网点、汽车客运站、公路货运枢纽、供销网点、电商线下体验店、机关传达室、学校收发室、社区服务中心、连锁超市门店及24小时便利店等平台和网络资源,打造“快递超市”。制定快递门店标识、行业服务规范、营业场所与处理场所分区、设备设施配置、员工着装与诚信服务、文明服务用语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强力推进标准化门店建设。积极探索网定店取商贸物流一体化新模式,科学规划建设网购快递自提网点。鼓励快递企业、电商企业或第三方企业在有条件的学校、医院、机关、企业、居民小区等推广设立“智能快件箱”。(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五)强化行业监督管理
1.健全管理机构。完善城乡快递监管网络体系,2018年在县级交通运输部门完善邮政快递监管职能并设立内设机构,在镇级经发办增加邮政快递监管及服务职能,人员编制在县、乡两级现有编制总额中调剂使用,切实加强邮政快递行业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单位:市编委办、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2.出台规范标准。制定《遵义市快递行业运行服务规范》,
建立健全以“公众满意度”“送达准时率”“用户申诉率”等指标为核心的快递服务评价体系,降低快件延误率、损毁率和丢失率。利用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和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立违法失信主体“黑名单”及联合惩戒制度,营造诚实守信的快递物流市场环境。(责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