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的通知
川人社规〔2024〕3号
各市(州)党委组织部、编办,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及相关单位:
现将《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2月5日
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保证选人用人质量,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全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依法登记(备案)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
第三条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招聘、按规定流(调)动等人员除外。
第四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四)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五)宏观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
(六)规范统一、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七)依法依规办事。
第五条 省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综合管理工作,制定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对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市(州)、县(市、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按照上级的规定,负责本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综合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可集中组织开展公开招聘。
第六条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按照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的要求,具体负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工作。主管部门也可授权具备条件的事业单位按规定组织开展公开招聘。
第二章 招聘范围、条件及程序
第七条 事业单位应当在核定的编制和岗位空缺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事业单位可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面向符合条件的“三支一扶”人员、“西部计划”志愿者、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进行专项(定向)招聘。
第八条 应聘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及工作能力;
(六)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七)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国家和我省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的人员,不得报名应聘。
第九条 事业单位应根据职能职责和岗位需求,科学合理设置公开招聘条件,不得设置指向性、歧视性以及与岗位无关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除国家和我省有特殊规定的情形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的人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开招聘工勤技能岗位的人员,一般应当具有高中或中专(含中职、技工院校)及以上文化程度。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包括以下环节:
(一)制定招聘计划(方案);
(二)发布招聘公告;
(三)报名;
(四)资格审查;
(五)考试、考核;
(六)体检;
(七)综合考察;
(八)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九)确认聘用人员,办理聘用手续。
第三章 招聘公告及信息发布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当制定招聘计划(方案),并按规定报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备案(核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招聘公告根据招聘计划(方案)制定,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事业单位名称、类别、职能职责等基本情况;
(二)招聘对象、范围、基本条件;
(三)招聘岗位、人数及岗位要求;
(四)报名方式、时间、地点及所需材料;
(五)考试(考核)方式、时间、地点、开考比例等;
(六)资格审查、成绩计算、体检、综合考察、公示等要求;
(七)咨询电话、监督电话;
(八)其他须知事项。
第十四条 招聘公告应当通过人事考试官网、党委政府门户网站等公共平台面向社会发布,发布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
第十五条 招聘公告发布后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确需变更的,须报招聘计划(方案)备案(核准)部门同意后,在原招聘公告发布平台发布补充公告。根据实际情况,可延长报名时间或重新组织报名。
第四章 报名及资格审查
第十六条 公开招聘可采取网络或现场等方式报名。网络报名时间不少于5日,现场报名时间根据工作实际确定。报名截止时间须设定在招聘公告发布的第7个工作日及以后。
第十七条 资格审查由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监督。
第十八条 资格审查贯穿公开招聘全过程,严格按照招聘公告和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对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组织实施部门(单位)应当接受其询问并告知原因。
第五章 考试、考核
第十九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别岗位对人才要求的差异,采取考试或考核等方式进行。命题和考务工作由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也可由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按规定组织实施。开考时间距离报名截止时间不少于5日。
第二十条 公开招聘应当形成竞争。同一岗位的报考人数与招聘人数之比一般不低于3:1,国家和我省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考试采取笔试加面试等方式进行,主要测试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操作技能等。招聘工勤技能人员,可重点进行实际操作能力测试。
第二十二条 笔试可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项。需进行两项笔试的,公共科目成绩占笔试总成绩的比例不得低于30%,笔试总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比例不得低于50%;只进行其中一项的,笔试总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比例不得低于40%。国家及我省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应合理设置笔试总成绩最低分数线,未达到最低分数线的考生不得进入公开招聘下一环节。
公共科目命题范围依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制定的考试大纲确定,专业科目命题范围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规定确定,并在招聘公告中告知。
第二十三条 符合加分政策规定的考生,在笔试总成绩(与面试成绩按比例折合前)中加分,不同加分项目可累计计算,最高不超过6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以及从机关事业单位辞职、辞退、辞聘、解聘等人员,不享受加分政策。
第二十四条 面试应根据岗位招聘人数,按照笔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入围人数与招聘人数之比不低于2:1、不高于5:1的比例确定人员,并在原招聘公告发布平台公布。未达到招聘公告规定入围比例的,可将全部笔试合格人员确定为入围人员。应合理设置面试成绩最低分数线,未达到最低分数线的考生不得进入公开招聘下一环节。
第二十五条 面试可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现场答辩、情景模拟、试讲说课、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由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也可由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面试考官组由面试组织实施部门(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组建,人数应为奇数,一般为5人或7人,外派(聘)考官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第二十七条 考试结束后,根据考生笔试总成绩和面试成绩,按比例计算其考试总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环节的人员,并在原招聘公告发布平台公布。
第二十八条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采取考核方式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