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贵州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贵州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8〕121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修改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1979—2019年)的决定》 ( 黔府发〔2020〕16号)规定,现行有效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制定的《贵州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十二月三日

贵州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办法
省劳动保障厅 省财政厅
(2008年11月17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贵州省失业保险办法》(贵州省人民政府第49号令)、《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 (黔府发〔2006〕2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的通知》 ( 黔府办发〔2007〕72号)、《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的规定,为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基金)统筹管理,强化预算约束,规范基金运作流程,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市(州、地,以下简称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基金的管理。省、市、县(市、区、特区,以下简称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基金征收、发放和核算,编报基金月、季、年度及预算会计报表。

  第三条 对完成预算内征缴任务形成的基金缺口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省给予补助,未完成预算内征缴任务形成的基金缺口由同级政府解决。

  第四条  完善省级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调剂金制度。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全市上年度基本养老、失业保险费征缴收入决算数,按照规定比例提取省级调剂金,于每年3月31日前集中上缴省社会保险事业局。调剂金的调整比例由省劳动保障部门、省财政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

第二章 基金管理和核算

  第五条  省、市级财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规定在同一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开设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收入户和支出户。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规定在同一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开设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户。

  第六条  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征缴的社会保险费,先进入县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进行归集,于每月末前上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后,由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及时转入市级财政专户。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由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于每月底前向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送下月用款计划,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汇总,经市级财政部门核定后,由市级财政专户及时拨入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户再划转到县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户。

  第七条  县级滚存结余基金,预留1个月支付费用作为周转金外,其余滚存结余基金由财政专户拨入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户,通过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户上缴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入户再划入市级财政专户集中管理。

  第八条  省与市、市与县之间的资金上缴、下拨通过“上解上级支出”、“下级上解收入”、“补助下级支出”、“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进行核算。省、市、县级发生的社会保险收支业务,通过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科目进行核算。

第三章 基金预算的编制

  第九条 每年初,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根据上年度基金收支及实际工作情况,按规定的表册、格式、时间和要求编制基金年度预算。

  第十条 全省基金年度预算由省社会保险事业局审核汇总,经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一条  根据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省基金年度预算,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向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正式下达预算批复。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省下达的预算批复制定年度征缴目标任务,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向县级分解下达。

  第十二条  基金收支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是:基金收入,包括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费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利息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和其他收入。基金支出,包括养老和失业保险待遇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转移支出和其他支出。

  第十三条 基金收入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一)当期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

  1.缴费人数

  按各地上年末实际缴费人数加上各地近3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的人数确定。

  2.年缴费工资基数

  年人均缴费工资基数按各地上年度人均缴费工资基数加上各地近3年平均工资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确定。缴费基数的核定和调整应据实操作。

  3.缴费比例和基金收缴率

  缴费比例统一按规定的比例确定;基金收缴率按各地近3年平均收缴率确定。

  4.当期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

  当期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年人均缴费工资基数×缴费人数×缴费比例×基金收缴率(分单位和个人计算)。

  (二)预缴收入、补缴收入、清理企业欠费收入按照工作实际进行预测确定。

  (三)地方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其他收入,按上年度实际发生数及预计增长数确定。

  (四)下级上解收入,按照预计基金上解收入数确定。

  (五)上级补助收入,按照预计基金补助收入数确定。

  (六)利息收入,按照基金结余及利率等因素确定。

  二、失业保险基金收入

  (一)当期失业保险费收入

  1.实际缴费人数

  按各地上年末实际缴费人数加上各地近3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的人数确定。

  2.年缴费工资基数

  年人均缴费工资基数按各地上年度人均缴费工资基数加上各地近3年平均工资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确定。缴费基数的核定和调整应据实操作。

  3.缴费比例和基金收缴率

  缴费比例按统一规定的比例确定,基金收缴率按各地近3年平均收缴率确定。

  4.当期失业保险费收入

  当期失业保险费收入=年人均缴费工资基数×缴费人数×缴费比例×基金收缴率(分单位和个人计算)。

  (二)清理企业欠费收入,按照工作实际进行预测确定。

  (三)地方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其他收入,按上年度实际发生数及预计增长数确定。

  (四)上级补助收入,按照预计基金补助收入数确定。

  (五)下级上解收入,按照预计基金上解收入数确定。

  (六)利息收入,按照基金结余及利率等因素确定。

  第十四条 基金支出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一)基本养老金支出

  1.离退休人数

  按审核认定的各地上年末离退休人数加上各地近3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的离退休增长人数确定。

  2.基本养老金支出和年人均养老金水平

  年人均养老金水平按当地上年末人均养老金加上新增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加额和调整离退休人员待遇增加金额确定。

  基本养老金支出=年人均养老金水平×离退休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