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九江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九江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
九府厅发〔2018〕7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九府办发〔2020〕4号 规定,将全文中涉及的部门名称按2019年《九江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九办发﹝2019﹞1号)中公布的部门名称对应修改。

USHUI.NET®提示:根据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九府办发〔2023〕3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7〕39号)精神,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实行精准化管理,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统称“两区”)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科学划定。严格落实省粮食安全要求,综合考虑九江经济发展、生产现状、水土资源条件等因素,依据“两区”划定技术规程,做好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城镇空间开发边界等相衔接,科学划定“两区”,做到数量划足、质量划优,实现位置可查证、动态可监测、数据可核实。

——整合资金、统筹建设。围绕保核心产能、保产业安全,市级层面统筹整合省级和市级涉农资金,积极创新信贷融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建设合力,对划入“两区”地块优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

——完善机制、建管并重。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两区”管护工作,稳定水稻和油菜种植面积,保持种植收益在合理水平,确保“两区”建得好、管得住,能够长久发挥作用。

(三)目标任务。

力争到2019年年底,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211.38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以及150.59万亩油菜生产保护区(其中104.13万亩水稻和油菜复种区、46.46万亩旱地油菜生产保护区)的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力争到2020年,结合我市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确保我市粮食产能稳定提升的基础更加稳固,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稳定提高,农业产业安全显著增强。

1.水稻生产功能区。全市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211.38万亩。根据各县(市、区,以下统称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和水稻种植用地面积等因素, 重点在柴桑区、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庐山市、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共青城市等11个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划定。

2.油菜生产保护区。全市划定油菜生产保护区150.59万亩,其中:划定旱地油菜生产保护区46.46万亩,划定水田油菜生产保护区(即水稻和油菜复种区)104.13万亩。油菜生产保护区,根据各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油菜种植用地面积等因素,重点安排在柴桑区、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庐山市、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等10个油菜生产大县划定。

二、科学合理划定“两区”

(四)明确“两区”划定标准。“两区”划定应具备以下条件: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0亩,山区、丘陵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亩;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未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具有水稻和油菜种植传统,近3年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优先选择已建成或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区域进行“两区”划定。

(五)以县为基础精准落地。根据省下达我市的“两区”划定任务和各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全市水稻和油菜种植面积等情况,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发展潜力,将划定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县级政府要根据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按照“两区”划定技术规程,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明确“两区”具体地块并统一编号,标明“四至”及拐点坐标、面积以及灌排工程条件、作物类型、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情况等相关信息。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建档立卡、登记造册。

(六)逐级审核汇总划定成果。各县“两区”划定成果由县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发改、国土资源等部门开展成果检查验收后,逐级上报到市农业局。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发改、国土资源等部门进行成果核查验收,在公告公示无异议并报请市政府审定后,将有关情况报送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同时抄送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市农业局、市国土局要指导各县建立“两区”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形成全市“两区”布局“一张图”。市农业局、市发改委要会同市有关部门及时汇总“两区”划定成果。

三、统筹推进“两区”建设

(七)统筹整合资金推进建设。我市“两区”任务面积与《九江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4-2020)》提出的190万亩建设任务基本相近。各地要优先把已经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划入“两区”,依托全市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按照“集中连片、土地平整、设施完善、土壤肥沃、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要求,积极推进“两区”建设,提升“两区”综合生产能力。

(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两区”范围内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优化支持方向和领域,使其成为“两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以“两区”为平台,重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引导和支持“两区”范围内的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