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覆盖城乡邮政及快递便民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覆盖城乡邮政及快递便民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2015-05-07宜府办发〔2015〕21号

失效日期2025-12-18

USHUI.NET®提示:根据《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 ( 宜府发〔2020〕10号)规定,继续施行。继续施行及修改后施行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5年;文件本身有效期或适用期限少于5年的,从其规定。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各大中型企业,各大中专学校:

  根据《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意见》(宜发﹝2014﹞1号)、《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宜发﹝2014﹞10号)精神,为加快推进城乡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就建设覆盖城乡的邮政及快递便民服务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坚持“统筹规划、市场驱动、企业运作、社会兴办、政府扶持”的原则,充分发挥邮政行业在服务生产、服务民生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大力优化邮政行业发展环境,加快邮政产业转型升级,夯实末端配送基础,着力建设覆盖城乡、普惠全民、高效便捷、安全规范的市、县、乡、村四级邮政及快递便民服务体系,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全市邮政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宜昌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16年,全市建成30个城区邮政及快递综合服务站、60个乡镇邮政及快递综合服务站、600个村邮站,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邮政及快递便民服务体系。到2018年,依托现代物流园区建成市级快递产业园(分拨和配送仓储中心),成为区域性快递枢纽;建成县级快递分拨和配送仓储中心;全面建成60个城区邮政及快递综合服务站、110个乡镇邮政及快递综合服务站、1355个村邮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邮政及快递便民服务体系。

  二、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一)创建快递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示范基地。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鼓励支持快递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实现快递信息与电子商务平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快递对电子商务交易的支撑作用。引导具备条件的快递企业建设“仓储、配送、电商一体化”快件处理中心,鼓励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入驻,构建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快递企业支持销售本土生产加工的工业品、农土特产品、旅游产品。推动快递服务向综合快递运营体系转型,在标准快递和国内电商快递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服务先进制造业快递和跨境电商快递。

  (二)规划建设快递产业园。以建设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为契机,将宜昌市快递产业园(分拨和仓储配送中心)建设纳入宜昌现代物流园区体系规划,鼓励支持规模快递企业和知名品牌快递企业在宜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拨中心,进驻快递产业园发展。规划建设县级快递分拨和配送仓储中心,建立区域性配送基地,优化快递行业的空间布局。

  (三)加快推进城区邮政及快递综合服务站建设。深入推进邮政及快递服务进园区、进商区、进校区、进社区,鼓励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加强城市投递终端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邮件、快件收投服务。城区规模较大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工业园区、商贸区、社区、旅游区等公共场所应设置邮政普遍服务的场所,并根据需要设置快递服务营业场所或自助快递服务设施,其产权人或管理单位应当为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在收投服务、租用场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

  (四)加快推进乡镇邮政及快递综合服务站建设。引导快递企业加快在农村地区的网络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快递企业积极拓展乡镇快递服务网络。整合交通运输、邮政等部门资源,加快交邮深度合作、快递品牌合作、邮政快递合作,建设乡镇邮政及快递综合服务平台。

  (五)加快推进村邮站建设。统筹利用村级公共资源,将村邮站与农村网格化管理等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依托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村邮政便民服务站、万村千乡网点、供销合作社等,对现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加载邮件、快件、报刊投递等服务功能,搭建村级邮政及快递便民服务站。

  (六)积极推进信报箱和智能快件箱建设。加强城镇居民楼、住宅区信报箱建设管理,将信报箱工程纳入新建、改建、扩建城镇居民楼、住宅区建筑工程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