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遵府办函〔2022〕47号
正安县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

《遵义市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5日

遵义市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方案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办产业发〔2020〕114号)精神,经过积极申报,遵义市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成功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为推进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进一步提升我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重大机遇,按照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我市吉他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工作基础和发展定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全面开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打造以正安吉他全产业链为主的文化产业集群,推进吉他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力争为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提供引领和示范。

二、工作目标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价值取向和舆论方向,坚持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全力支持正安推进“吉他之都·音乐之城”品牌打造,推动吉他工业、吉他文化、吉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通过三年时间,指导正安打造规模效应显著、竞争优势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的世界知名吉他生产集聚区,到2023年底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三、重点任务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文化方向。

1.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指导园区引导企业严格按照《遵义市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要求,制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引导企业始终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价值取向和舆论方向。园区每年至少开展1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召开1次意识形态联席会议,至少2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规范管理企业文化活动、宣传口号,强化监督企业产品和服务,及时研判处置风险隐患,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12月,持续推进)

(二)全面强化运营管理机构。

2.健全管理机制。成立遵义市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支持正安以园区现有管理团队为基础,成立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在园区运营管理机构管理下成立运营公司实体化运行,总体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精准化服务”的原则开展工作。支持正安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工作机制,在做好园区招商、服务好入园企业的同时,认真推动和调度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商务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2年12月,持续推进)

(三)全面加强统筹规划。

3.以规划引领优化区域布局。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内容优先、自主创新”的原则,指导正安高质量编制《遵义市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充分挖掘利用吉他产业资源,发挥吉他文化产业在遵义区域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园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能源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2年6月,持续推进)

(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4.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建立专业化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园区企业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依法依规进行监督管理。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园区监测报警、安全警示及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格管控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等级生产安全事故或Ⅲ级(较大)及以上等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单位:正安县人民政府,市应急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能源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五)全面提高园区社会效益。

5.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园区教育引导企业和员工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一批先进企业、文明企业,培养一批素质高、技能强的骨干员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氛围宣传,指导园区积极组织开展先进企业、文明企业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先进企业、文明企业参加市级以上先进、文明企业评选,争取获得2项以上国家级、省级表彰。(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工业和能源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8月,持续推进)

6.开展党建工作。指导园区引导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成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工会组织,积极培养企业骨干人员加入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和党群工作,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对标对表,打造示范亮点,争取在基层党建领域获得更多更好成效。(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商务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7.服务国家相关重大部署。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协调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导园区以促进就业和扶贫车间建设为抓手,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园区深入挖掘保护传统文化,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创新,重点支持吉他文化走出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化旅游局、市乡村振兴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8.建强人才队伍。支持正安围绕园区发展布局和吉他全产业链打造需求,通过全职引进、外聘专家顾问、培育专业人才等方式,不断充实园区人才队伍力量,逐步提升园区文化产业技术业务骨干人员比例,形成与吉他产业发展相适应且企业有才可用、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发展环境。(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9.提升园区环境。将园区打造列入《遵义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专项规划》,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投入,切实提升配套设施水平,改善园区及周边环境。加快推进吉他文化城一期、创意产业园、天赐片区厂房建设项目,不断夯实完善园区供水、供电、道路、卫生、绿化、通讯、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完善仓储物流、演艺展示、游乐娱购等涉及工业、文化、旅游、商务等领域的配套服务功能,为吉他产业发展营造优质环境。(责任单位:正安县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工业和能源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遵义供电局;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10.丰富公共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吉他文化进校园、进园区、进乡村、进企业。积极引导园区组织企业及其职工开展或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园区从业人员幸福感,助推企业提升自身文化内涵。支持持续举办正安吉他音乐节、中国吉他制作大赛、遵义市吉他技能大赛等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世界三大乐器展(中国上海乐器展、美国阿纳海姆乐器展、法兰克福乐器展)。(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总工会,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12月,持续推进)

11.强化辐射带动。支持园区延长吉他产业链,做优吉他产业增量,打造产文旅商融合发展样板。助力正安以吉他文化广场、吉他风情街、吉他文化城为基础,打造吉他文化旅游服务综合体。支持正安加快吉他主题酒店(吉他兄弟酒店)、吉他音乐吧、吉他网红直播馆、吉他演艺厅、吉他展销中心等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游购娱等旅游业态,辐射带动遵义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园区围绕正安吉他产业园布局观光生产线,建立健全产学研等旅游业态,推进吉他文化与教育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六)全面提高园区经济效益。

12.提升园区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支持正安围绕吉他产业精准引商选商,科学完善吉他工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产业链,培育发展吉他电商产业链,推动园区企业良性发展,持续提升园区文化企业数量占比和优化园区产业结构,积极助推企业提高营业收入,在创建期末,力争园区的文化企业数量和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均处于主导地位,其中园区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园区总营业收入比重达75%以上。(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工业和能源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13.全面提升文化企业年均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督促园区加大对园区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帮助企业扩展市场,进一步提升区内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在创建期末,力争园区内文化企业年均营业收入增速高于省文化企业年均营业收入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3月)

14.加强园区企业税收监管。强化税法宣传,加强文化企业税收征管,力争园区文化企业税收总额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责任单位:正安县人民政府,市税务局;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15.培育龙头企业,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将遵义市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建设相关项目列入省级重大项目,积极争取省级及以上资金支持和奖励。引导正安在园区规模企业中筛选一批规模相对较大、发展前景较好、有望成为园区集群核心的优强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力争尽早培育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主营收入达到5000万元的企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市工业和能源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16.积极孵化培育小微企业。支持园区全力改善文化企业发展环境,培育孵化小微文化企业10家以上,不断提升企业创新创业能力和发展实力。(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商务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七)全面提高园区示范性和影响力。

17.加强园区经验总结推广。鼓励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创新管理运营,多措并举助推产业发展,帮助园区不断提炼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2年12月,持续推进)

18.提升创新能力。指导园区引导企业创新服务,积极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指导园区吉他文化企业积极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力争园区企业每年获得专利5项以上,注册商标5项以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19.做优文化产品和服务。指导园区引导企业做优文化产品和提高服务质量,争取在行业内取得领先示范效果。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相关评选活动,力争获得2项以上全国有影响力的奖项。(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正安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3月,持续推进)

20.强化品牌建设。指导园区引导企业创先争优,增强园区企业对品牌发展的重视度,提升商标注册、运用、管理水平。指导正安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更好发挥品牌效应,积极打造“吉他之都·音乐之城”区域公共品牌,提高“正安吉他”的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创建期内,力争获得市级以上党政部门或全国性行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