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王盛洪兼任办公室主任,郑文建(市发改委)、郑银华(智造新城管委会)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附件2
“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验收评价指标及责任分工表
一级指标 |
序号 |
二级指标 |
评分标准 |
分值 |
责任分工 |
重量级未来产业集群高地(30%) |
1 |
工业总产值或营业总收入(亿元) |
评价“千亿”产出目标达成情况,工业总产值或营业总收入/1000×10 |
10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经信局、市统计局 |
2 |
主导产业集聚度(%) |
评价主导产业集聚度,主导产业产值(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80%×10 |
10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经信局、市统计局 |
|
3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营业收入)占比(%) |
评价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高新产业产值(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80%×6 |
6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科技局、市统计局 |
|
4 |
亩均税收(万元/亩) |
评价单位用地税收,实际亩均税收/40×2 |
2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经信局 |
|
5 |
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 |
评价绿色发展成效,0.59/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2,个别产业可对照国际标准 |
2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发改委 |
|
标志性项目承载高地(15%) |
6 |
累计引进标志性项目(个) |
评价累计引进标志性项目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项得2分,技术领先型或行业领军型企业投资的项目1项得1分,100亿元以上项目1项得3分 |
10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协作中心 |
7 |
累计产业项目投资总额(亿元) |
评价累计产业投资情况,累计产业项目投资/300×5 |
5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经信局 |
|
领军型企业培育高地 (20%) |
8 |
累计引进领军型企业数(家) |
评价累计引进领军型企业数,累计引进1家世界500强或世界行业前10强企业得3分,中国500强企业得2分,国内行业前10强企业得1分 |
10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协作中心 |
9 |
领军型企业产值规模(亿元) |
评价投产运营企业发展成效,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1家得3分;产值10-50亿元企业1家得0.5分,不超过5分 |
10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经信局 |
|
创新资源要素集聚高地 (20%) |
10 |
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评价创新投入强度,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6%×5 |
5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科技局 |
11 |
建成创新机构和平台(个) |
评价主导产业创新能力,建成国家级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个得1分,省级1个得0.3分 |
6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科技局 |
|
12 |
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
评价高端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人得0.5分,创新创业团队1个得0.5分 |
6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 |
|
13 |
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支) |
设立针对平台专项产业基金1支得3分 |
3 |
市金控集团、智造新城管委会、市财政局、市国资委 |
|
产城融合发展引领高地 (10%) |
14 |
基础设施投入(亿元) |
评价“九通一平”、生态绿化等投资情况,累计基础设施投资/50×3 |
3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统计局 |
15 |
新型基础设施投入(亿元) |
评价数字化建设中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投资情况,累计新型基础设施投资/5×4 |
4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大数据局、市统计局 |
|
16 |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总用地比(%) |
评价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服务设施用地/总用地/10%×3 |
3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 |
|
历年年度评价(5%) |
17 |
年度评价平均分 |
历年的年度评价平均分/100×5 |
5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统计局 |
附件3
“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年度评价指标及责任分工表
一级指标 |
序号 |
二级指标 |
评分标准 |
分值 |
责任部门 |
产业培育(15%) |
1 |
年度工业产值或者营业收入(亿元) |
年度产出成效,采用无量纲化标准处理 |
10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经信局、市统计局 |
2 |
主导产业集聚度(%) |
主导产业产值(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80%×5 |
5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经信局、市统计局 |
|
项目招引(25%) |
3 |
年度引进标志性项目(个) |
年度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项得4分,技术领先型项目或行业领军型企业投资的项目1项得2分,100亿元以上项目1项得6分 |
15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协作中心 |
4 |
年度产业项目投资总额(亿元) |
年度新增产业类项目投资总额,采用无量纲化标准处理 |
10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经信局 |
|
企业培育(10%) |
5 |
年度引进领军型企业(家) |
年度引进世界500强或全球行业前10强企业1家得5分,中国500强1家得3分,国内行业前10强企业1家得2分 |
10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协作中心 |
创新能力(15%) |
6 |
年度引进创新机构和平台(家) |
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或高校1家得2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家得1分;省级以上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1家各得1分,合计不超过3分 |
6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科技局 |
7 |
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个) |
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1名或创新创业团队1个得0.5分 |
6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 |
|
8 |
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支) |
设立针对平台专项产业基金,每支得3分 |
3 |
市金控集团、智造新城管委会、市财政局、市国资委 |
|
平台建设(10%) |
9 |
年度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亿元) |
年度新增“九通一平”、生态绿化等基础设施投资总额,采用无量纲化标准处理 |
5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 |
10 |
年度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亿元) |
年度新增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总额,采用无量纲化标准处理 |
5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大数据局、市发改委 |
|
工作推进(25%) |
11 |
组织管理 |
设立领导小组得1分,专门管理机构得1分,专业运营团队得1分,挂牌得1分 |
4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发改委 |
12 |
政策制定 |
制定针对平台的专项政策1项得3分,制定相关政策1项得1分,不超过2分 |
5 |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 |
|
13 |
平台活动开展 |
举办主导产业论坛、峰会、博览会、招商推介等活动1次得1分,不超过3分;设立平台展示厅得2分 |
5 |
智造新城管委会、市协作中心 |
|
14 |
信息资料报送 |
按时报送统计报表、信息、总结等相关资料,迟报或漏报一次扣0.5分 |
6 |
市发改委、智造新城管委会、各相关部门 |
|
15 |
制定年度计划 |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得5分 |
5 |
市发改委、智造新城管委会 |
附件4
“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有关评价指标说明
一、名词解释
(一)“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是指面向重量级未来产业、具有万亩空间左右、千亿产出以上的产业平台。目标定位是建成“五大高地”,即重量级未来产业集群高地、标志性项目承载高地、领军型企业培育高地、创新资源要素集聚高地、产城融合发展引领高地,建设要求是“五个化”,即高端化、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共享化。
(二)领军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参照《财富》年度发布名单;全球行业前10强企业:参照权威机构行业排名;中国500强企业:参照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年度名单;国内行业前10强企业:参照国家行业协会或权威机构行业发布的名单。
(三)创新机构和平台。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全球知名实验室、世界500强研发机构等国外著名研发机构,中科院等国内知名研发机构,省级及以上企业研究院、工程研究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国际知名高校,国家“双一流”大学,首批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为企业提供研发、监测、试验、验证、设计、知识产权、标准、科技金融等公共技术服务的机构;创新平台:包括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等创新平台。
(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外院士、海外专家、留学回国人员或有丰富海外工作经历人员,国内高层次人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家“引才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省“引才计划”“万人计划”“浙商名家”等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由海外高层次人才或国内高层次人才牵头组成的创新创业团队。
(五)九通一平。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燃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全通,土地平整。
(六)公共服务设施。行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提供基本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各类生产性服务功能。
二、评价指标评分说明
(一)年度工业产值或者营业收入。
S=[(x-xmin)/(xmax-xmin)×0.4+0.6 ]×10
S为“年度工业产值或者营业收入”指标得分,x为本平台年度产值或者营业收入,xmin为培育名单中的产值或者营业收入最小值,xmax为培育名单中的产值或者营业收入最大值。
(二)年度产业项目投资总额。
S=[(x-xmin)/(xmax-xmin)×0.4+0.6 ]×10
S为“年度产业项目投资总额”指标得分,x为本平台年度产业投资总额,xmin为培育名单中的产业投资总额最小值,xmax为培育名单中的产业投资总额最大值。
(三)年度基础设施投资总额。
S=[(x-xmin)/(xmax-xmin)×0.4+0.6 ] ×5
S为“年度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指标得分,x为本平台年度基础设施投资总额,xmin为培育名单中的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最小值,xmax为培育名单中的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最大值。
(四)年度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总额。
S=[(x-xmin)/(xmax-xmin)×0.4+0.6] ×5
S为“年度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指标得分,x为本平台年度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总额,xmin为培育名单中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最小值,xmax为培育名单中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