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宝鸡市水权转换管理暂行办法

宝鸡市水权转换管理暂行办法

宝鸡市人民政府令第六十六号


发布时间:2010-07-14

USHUI.NET®提示:根据《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 》 ( 宝政发〔2020〕11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 ( 宝政发〔2023〕13号规定,继续有效

《宝鸡市水权转换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0年6月28日市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

宝鸡市水权转换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规范我市水权转换行为,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水利部《关于水权转让的若干意见》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权转换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结合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调度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水权是指在水资源属国家所有的前提下,用水单位或个人获得的水使用权。

第三条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直接取用宝鸡市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用水单位或个人,依法向具有管辖权的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取水许可证,并交纳水资源费,获得水使用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水塘,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初始水权。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依法取得的水使用权受法律保护,并可依法进行转换。

水权转换是指拥有初始水权的单位或个人向其他用水人让渡水使用权的一种行为。

水权转换一般应当在本市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

第五条 水权转换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共同发展的原则;

(二)坚持保障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原则;

(三)坚持在初始水权明晰的基础上进行的原则;

(四)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公平优先的原则;

(五)坚持政府预留水量的原则。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进行水权转换:

(一)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水量不得转换;

(二)地下水限采区的地下水用水人不得进行水权转换;

(三)对生态环境分配的水权不得进行转换;

(四)对公共利益、生态环境或第三者利益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水权不得转换;

(五)不得向国家限制发展产业的用水人进行水权转换。

第七条 水权转换出让方必须是拥有初始水权并在一定期限内有节余水量,或者通过工程节水措施取得节余水量的用水单位或个人。

水权转换应按有关规定,在水权转换一级市场进行,即初始水权所有者和用水户之间的初次水权交易。

第八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权转换的监督管理部门。

水权转换审批权限按照《陕西省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的规定,由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限额审批。

第二章 初始水权的确定

第九条 初始水权是指单位或个人在自然状况下已经拥有的水使用权,或经人工建设、改造的水利工程,根据建成时人口、土地、投入等获得的水使用权。初始水权具有原生态性和最初拥有性。

第十条 初始水权的分配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按照生活用水、发展用水、生态用水和确保用水、基本情景用水、高情景用水的位序界定的原则;

(二)尊重用水现状,同时考虑历史用水习惯和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原则;

(三)经批准的水利工程受益区、供水工程供水区内的所有受益户、自然河流流域内的居民用水优先的原则;

(四)当缺水时,所有同类型用水单位和个人,以同比例削减用水量原则。

第十一条 确定初始水权应由用水单位或个人依法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初始水权申请书和有关部门出具的用水证明及其他材料。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符合规定的申请,按各自权限批准初始水权。

第三章 水权转换的程序

第十二条 水权转换双方应当编制水权转换可行性研究报告。水权转换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水权转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受让方用水需求(含用水量、用水定额、水质要求和用水过程)及合理性分析;

(三)出让方现状用水量、用水定额、用水合理性及节水潜力分析;

(四)出让方为农业用水的,应提出灌区节水工程规划,分析节水量及可转换水量;出让方为工业用水的,应分析水平衡测试和重复利用率,提出节水减污技术改造措施和工艺,分析节水量及可转换水量;

(五)转换期限及转换费用;

(六)水权转换对第三方及周边水环境的影响与补偿措施;

(七)用水管理与用水监测;

(八)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

(九)有关协议及承诺文件。

水权转换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持有工程设计(水利行业)和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乙级以上资质证书的单位编制。

第十三条 水权转换双方必须签署水权转换协议。

水权转换协议应包括出让方和受让方名称、转换水量、期限、费用及支付方式、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双方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签名、双方签章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十四条 水权转换双方需共同向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水权转换申请,并附具以下材料:

(一)取水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

(二)水权转换双方签订的水权转换协议;

(三)经批准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四)经批准的水权转换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其他与水权转换有关的文件或资料。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按水利部、国家计委《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和水利部《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进行编制。

第十五条 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是否批准水权转换。

水行政主管部门自接到水权转换双方提交的水权转换申请和有关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出具书面审查意见,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