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通知
鞍政发〔2017〕3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宣布失效一批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决定》(鞍政发〔2025〕2号》规定,现行有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通知》(辽政发〔2016〕79号)精神,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现就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工程防雷许可职责划分
(一)将气象部门承担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许可,整合纳入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统一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监管,气象部门不再承担其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行政许可和监管工作。
(二)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专业建设工程防雷管理,由各专业部门负责,气象部门不再承担其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行政许可和监管工作。
(三)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仍由气象部门负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许可。
(四)取消气象部门对防雷专业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许可;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防雷的设计、施工,可由取得相应建设、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专业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同时,要切实降低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准入门槛,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
(五)各部门要以建设工程整体进行防雷许可,不得将一个建设工程拆分多个部分重复进行防雷许可,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履行事中事后监管职责。
二、构建防雷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一)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承担本地区防雷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要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履行防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协调解决防雷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要落实雷电灾害防御保障经费,保证防雷安全监管执法、雷电灾害监测预警、雷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雷行政许可、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防雷科普宣传等所需经费。
(二)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切实履行建设工程防雷监管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明确和落实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以及业主单位等在防雷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主体责任。
(三)各行业管理部门承担本行业的防雷安全行业监管责任,要督促本行业做好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防雷装置维护保养和检测工作。
(四)市气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建设工程防雷管理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加强指导协调和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