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印发《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意见》的通知
建城〔2012〕70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发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截至2022年12月15日》规定,现行有效。
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城乡建委)、环保局、发展改革委,宿州、六安市城管局,铜陵市水务局,广德、宿松县住房城乡建委(局)、环保局、发展改革委:
为保护和改善我省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2年4月9日
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保护和改善我省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根据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重要意义
污泥处理处置既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污水处理成效的重要内容。“十一五”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加快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的建设步伐。截止2011年12月底,全省共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12座,日处理能力达494万吨,建成污水管网7580公里,实现了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污水进水浓度和负荷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目前,各地大多数污泥以直接填埋和临时堆放为主,由此引起的二次环境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的减排效果,而且将会对我省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因此,做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是确保污水处理效果、防治环境二次污染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强省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务必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目标,以推进污泥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
二、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省辖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其中合肥市达到80%);县(市)、重点镇实施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并妥善处置。
主要任务是:今后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时,污泥处理设施应与污水处理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运行。目前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要尽快研究污泥处理处置方案,对污泥实行无害化处理,确保污泥安全处置。2012年12月底前,各省辖市要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案,全面启动省辖市污泥处理设施的配套建设;2013年底,省辖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0%;2015年底,省辖市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配套建设任务,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合肥市达到80%),县(市)和重点镇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并妥善处置。
各市、县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要开展辖区内污水处理厂污泥量、泥质特征、污泥综合利用条件等调查,今年要以 2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为重点,明确污泥处理处置方案、资金筹措方法和工程进度安排,加快污泥处理设施的建设。
三、合理选择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污泥处理主要是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泥处置是对处理后污泥进行消纳的过程,主要有土地利用、焚烧及建材利用、填埋等方式。污泥处理处置应符合“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的原则。各地应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的要求,综合考虑当地污泥泥质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泥处理处置方式。
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鼓励集中处理处置,鼓励跨行业优势互补,协同处理处置污泥。在常规预处理工艺基础上,根据处置要求和泥质标准,选择适宜的污泥处理技术。
(一)污泥用于土地利用。当污泥中有机质含量较高且重金属等含量满足有关使用标准时,可采用厌氧消化或高温好氧发酵等工艺对污泥进行处理,处理后可用于园林绿化或林地利用、盐碱地、沙化地和废弃矿场的改良用土及农业土地利用。污泥用于土地利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如果污泥泥质经处理后暂不能达到土地利用标准,应制定降低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对策,研究土地利用作为永久性处置方案的可行性。
(二)焚烧及建材利用。当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很高,可利用垃圾焚烧厂、水泥厂等设施,采用掺烧、混烧等技术协同处理处置污泥。
如果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在较长时期内不可能降低时,应规划独立的干化焚烧系统作为永久性处置方案。干化焚烧减量化和稳定化程度较高,占地面积较小。焚烧后的灰渣可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材料。
(三)污泥填埋。污泥采用深度脱水处理技术或石灰稳定技术,使含水率低于 60%后,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混合填埋。对于已经建成的污水厂,考虑到设备投资、综合运行费用等因素,优先考虑采用石灰稳定技术。处理后的污泥,自然搁置一段时间后,含水率进一步下降至 45%及以下,可作为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使用。污泥填埋方案占用土地大,且有大量碳排放。当污泥中有毒有害污染物质含量较高,污水处理厂内用地紧张,而当地又有可供填埋的场地时,该方案可作为阶段性、应急或备用的过渡阶段处置方案。
对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