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33-3505-7288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力抓“六保”促“六稳”的若干举措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力抓“六保”促“六稳”的若干举措的通知
青政办〔2020〕42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青政〔2020〕80号规定,继续保留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关于全力抓“六保”促“六稳”的若干举措》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6月9日

(发至县人民政府)

关于全力抓“六保”促“六稳”的若干举措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抓“六保”促“六稳”,推动全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战略部署,按照“自觉讲政治、始终强信心、坚定抓落实”的工作要求,紧抓疫情防控不松劲,紧抓全年目标不动摇,紧抓黄金季节不耽误,紧抓责任落实不松懈,及时厘清思路、优化调整举措,借机借势借力用好国家各项政策,激发社会活力、畅通经济循环、兜住民生底线、保持大局稳定,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现制定如下举措:

一、抓住首要,保居民就业

牵头领导:    杨志文

牵头单位: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企扩大招聘规模,加大对民营企业招录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激励,加大机关事业单位考录招聘力度。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赴基层事业单位工作,增加“三支一扶”“青南计划”“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岗位特别是乡村教师、基层医护等紧缺岗位的招募规模。支持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企事业单位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开发见习岗位,加大补贴力度。进一步落实好毕业生参军入伍的优惠政策。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完成3万人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和创业培训,继续开展创业大赛,推动优秀创业大学生脱颖而出,并给予重点支持。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省内高校和地方政府提供线上网络招聘、专场校园招聘等不断线就业服务。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按规定给予个人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财政贴息。精心组织“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央企“抗疫稳岗扩就业”等招聘活动,提高招聘活动签约率和就业成功率。确保大学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积极推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安全有序引导农牧民转移就业,强化流入地与流出地务工人员管理。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优化基层服务机制,确保应享尽享。充分发挥青海拉面企业带动就业作用,对有意愿参与或开办拉面店的农牧区劳动力,优先落实扶贫小额贴息贷款。鼓励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开办拉面店,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拉面经济。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能打工、有收入。加快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农牧区基础设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等工程建设,就近就地吸纳农民工就业。全面落实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聚合信息、科技、市场、产业等资源,完善农户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技术、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高效传递给广大农户,助力农业产业兴旺。加大力度培养农牧民创业带头人,对返乡创业者和劳务经纪人进行奖补,支持创办合作社、中小企业。确保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各市州政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扶贫局)

3.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开发一批消杀防疫、保洁环卫等临时性公益岗位,按照不超过6个月的补贴期限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实行“信息一张网、帮扶一本账、服务一条龙”援助模式,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就业并实现动态清零。加大农村贫困家庭就业帮扶,在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置5—10个乡村公共服务类岗位,给予托底安置。实行低收入人员社保自愿缓缴政策,全部取消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责任单位:各市州政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

4.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充分挖掘城乡基层、产业园区、服务行业带动就业潜力,引导退役军人到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业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以及其他涉及国计民生急需紧缺行业的企业就业。增加基层医疗、社会服务等岗位招募退役军人比例。将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对新退役自主就业士兵全面推广适应性培训,对有参加技能培训意愿的实行普遍培训。鼓励退役军人参加基层防疫阶段性工作。确保有就业意向的退役军人得到妥善安置。(责任单位:省退役军人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5.抓好就业服务“四送”活动。主动送政策,面向社会、企业、重点人群广泛宣传稳就业各项政策,落实好政务服务、金融信贷、社保用工等稳岗政策,确保应享尽享、应享快享。积极送岗位,结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线上招聘活动,加强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职业介绍等机构合作,深入用人单位了解掌握用工需求,靶向推送岗位信息,促进人岗精准匹配,提升劳动者求职就业成功率。持续送补贴,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标准可提至100%,力保已就业人员不失业。科学送培训,资助以训稳岗,深入推进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平台共享共建力度。加大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定期发布重点产业职业培训需求、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指导目录。通过落实就业政策、优化服务,确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的目标。(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人行西宁中心支行)

二、心系群众,保基本民生

牵头领导:    严金海、匡湧

牵头单位:    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扶贫局

6.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有效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和完善常态化防控举措,精准掌握境外入境到青人员和青海籍境外公民信息动态,严格落实隔离等要求,全面加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严密防范疫情输入性反弹。抓实抓细企业、学校、寺院、监狱等人群集中场所和商场、酒店、宾馆等人流密集场所的疫情防控管理,严防聚集性感染,筑牢疫情监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三道防线”,全力做好低风险地区的常态化防控。全面推行“信用健康码”,省内持有“信用健康码”绿码的居民和各类服务人员亮码通行、亮码消费,确保人员流动有序顺畅,消费回暖。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支持一线临床技术创新,及时推广有效救治方案。积极争取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政府)

7.扎实开展脱贫攻坚“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全力抓好万名干部下乡“鼓干劲、稳脱贫、迎小康”活动,巩固提升已有脱贫成果。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重点抓好“三保障”、饮水安全、返贫监测和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发现的各类问题整改,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措施。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因地制宜,聚焦旅游、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大力培育集体经济,打造集体经济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年内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全覆盖。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在30种大病救治的基础上,做好国家新增病种救治,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率达到100%。(责任单位:省扶贫局、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

8.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坚持精准救助、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的原则,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实施好对因灾因病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救助,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出台《青海省城乡低收入贫困家庭认定办法》,及时调整完善低收入贫困家庭收入、财产认定标准,扩大救助范围。修订完善《支出型贫困家庭认定办法》,切实保障支出型贫困对象基本生存权益。加强贫困边缘户帮扶,参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扶持政策,采取“政府+企业+贫困边缘户”“企业+贫困边缘户”“合作社+贫困边缘户”等模式,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切实帮助贫困边缘户增加收入。(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扶贫局、省农业农村厅)

9.持续抓好民生实事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督导,精心组织实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各项民生政策,确保《政府工作报告》承诺的10类41项民生实事工程按时完成,全面兑现政府承诺。(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等)

10.全力做好保供稳价。提升设施温棚保供能力,力争蔬菜产量达到150万吨。落实生猪恢复扶持政策,将能繁母猪保险额由1000元/头调整至1500元/头,力争生猪出栏规模达到100万头,自给率稳定在65%左右。补足1700吨冻猪肉储备量,重点时段适时投放。加快牛羊出栏,提高畜产品加工能力,牛羊肉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增加牛羊肉供给。执行好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扩大覆盖人群,3—6月加倍发放价格补贴,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不受大的影响。继续加强价格监测、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价格不法行为,确保上半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州政府)

11.坚持抓好住房保障。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1.13万套、老旧小区综合改造5万套、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3万户,支持老旧住房加装电梯。强化保障房分配管理,在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兜底功能的基础上,加大对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住房群体的住房保障力度。建立物业企业资质动态管理、社区评议机制,完善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让群众住的舒心。加快县域房地产开发,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州政府)

三、整体发力,保市场主体

牵头领导:    李杰翔、严金海、王黎明、杨逢春、刘涛

牵头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

12.持续开展靶向精准帮扶。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继续兑现已出台的各项惠企暖企政策,力争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30亿元以上。各地区分产业组建工作专班,对“四上”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强化要素保障,尽快实现达产达效,提升重点企业带动力。指导帮助季节性停产企业、长期停产企业、技改停产企业尽早恢复生产。年内力争培育入规企业40家、限上商贸企业60家。采取“一业一策”“一业多策”,打出财税、金融、房地产等组合拳,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帮扶,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加大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力度,切实落实“救小”目标。各类市场主体一年存活率达到90%以上。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经营,加快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经济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行业恢复发展。落实好石油制品业经营企业油非互促、直批APP等多项营销政策。加大二手车置换新能源汽车的优惠和补贴力度,减免车辆购置税。将农用车报废补贴用于家庭购车,推动汽车销售企业企稳增效。鼓励发展平台经济,积极引进知名电商平台,引进培育总部经济。(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

13.集中实施惠民暖企健康消费。统筹金融资源,省内17家银行和5家村镇银行投入3亿元以上资金,为市场主体贷款让利减息、为群众消费让利。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各自特色优势和客户群开发投放金融产品。依托青海“信用健康码”,通过银联“云闪付”和商业银行APP等平台和产品,定向支持百货、超市、餐饮、住宿、文旅、公交、加油站等主要民生消费,用好重点节日和时段,持续推出系列创意和优惠,促进信用健康消费。各级工会筹集2亿元资金,以消费券形式向工会会员发放,进一步扩大消费。撬动社会消费30亿元以上,引导社会消费由冷回暖。(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人行西宁中心支行、银联青海分公司、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省总工会)

14.加快培育外贸增长点。围绕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加快推进青海高新技术开发区、海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格尔木国际陆港建设,确保西宁综合保税区年内封关运行,加大承接东中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力度,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引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通关、报检、退税、融资、信保等服务,有效提升企业市场开拓能力,提高进出口规模。力争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基本持平。(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15.提升服务市场主体水平。持续优化“五专”举措,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有效解决企业和公众诉求,为市场主体解难题、找出路、保要素,打通政策落地的“微循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完善“一网通办、一事通办”审批模式和多层多级联动协同服务机制。以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投资“审批破冰”工程,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实现“不见面”并联审批;实施“容缺+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实现重大项目在线审批30天内完成。充分发挥信用体系作用,为符合条件的信用主体提供容缺审批和信贷支持等多项便利措施,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务服务监管局、省市场监管局)

16.持续优化调整现行政策。根据疫情防控和推进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形势变化,对我省已出台政策进行“回头看”,深入论证,作出优化调整,确保政策走在困难前面。围绕政策对接传导不充分、政策配套保障受限制等问题,全方位查摆,一对一研究,点对点攻克,全力打通政策执行“堵点”。加大对经济走势的预判分析,紧盯国家最新政策、我省形势变化,坚持战略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融入思维,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做好应对更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责任单位:省直各部门,各市州政府)

四、未雨绸缪,保粮食能源安全

牵头领导:    李杰翔、严金海

牵头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

17.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和加工能力。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推进新增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830万亩种植面积不减少,力争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0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06万吨。继续做好小麦、玉米、油料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落实保费补贴,促进粮食作物制种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粮油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变,加快青稞、油菜籽、藜麦、枸杞等优势产品全产业链建设。(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局)

18.提升粮油储备供应能力。完善粮油储备安全管理机制,调增3万吨省级稻谷储备,将1万吨省级临时动态储备油储存期延长1年。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适当扩大粮食存储,加强调配运输,确保粮食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