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强力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确保大健康产业成为共享型新业态大见成效实施方案》的通知【全文废止】
抚政办发〔2019〕32号
USHUI.NET®提示:官网标注废止
各县、区人民政府,抚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强力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 确保大健康产业成为共享型新业态大见成效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6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强力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 确保大健康产业成为共享型新业态大见成效实施方案
按照市政府“八个强力推进,八个大见成效”工作部署,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辽宁省促进中医药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全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为发挥我市中医药资源优势,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养老、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全季中医药健康服务全产业链;初步建立中药材资源保护和繁育体系、标准化种植体系、精深加工体系、仓储流通体系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比较完善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格局。力争2019年全市中医药健康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速15%以上,促进税收水平提高和就业人数增加,确保大健康产业成为共享型新业态大见成效,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作为中医药健康事业、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二)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政策引导、产业规划、行业监管等方面的职责,营造良好的大健康产业发展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科技引领,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领域关键技术、重大产品的创新突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全产业链质量管控,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四)统筹协调,凝聚力量。统筹全市卫生健康、农村农业、供销、民政、文化旅游、发改、工信等部门,紧紧围绕中医药全产业链全面发展,齐心协力,凝聚发展力量。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 全面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员素质和能力。
成立中医医疗集团,实施人才流动、资源共享、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科室)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和临床薄弱专科建设,打造一批省级、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并对专科特色进行宣传推介;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措施,继续推荐我市西医医师参加国家、省举办的“西学中”培养计划项目,定期举办我市“西学中”培训班;制定《抚顺市名老中医和骨干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每3—5年开展一次评选工作,管理期限4年,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2019年发挥市中医院龙头作用,大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活动,有计划地对集团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安排免费进修和专业技术培训,进行专科和优势病种的紧密型合作,集团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2019年建设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3-5个,并对已有的20个国家、省、市中医重点专科专科、特色专科进行宣传、推介;推荐我市西医医师参加国家级“西学中”培训项目2人,省举办的“西学中”培养计划项目16人,截至2019年,我市参加各类“西学中”总人数达到255人;开展“抚顺市名老中医”和“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评选,并结合传承工作室建设工作,发挥好名中医和骨干人才的作用。2020年筹备开办我市第二批“西学中”培训班。
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
责任部门:各县区政府
2. 深入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县、区中医院能力建设,在二级中医院等级评审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医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中医馆内涵建设,提高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推广和普及中医适宜技术。继续发挥市中医院带头引领和各县区适宜技术培训基地的作用,切实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熟练运用中医药、中西结合方法防治疾病能力。
2019年将对全部五家单位进行督导培训和预评估,并邀请省专家对申报的单位进行正式评审;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我市二级中医机构等级评审工作。
2019年完成24个中医馆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推荐2家单位申请国家中医馆项目;争创省国医堂5个;在清原县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大赛,鼓励全市各县区、中医药学(协)会组织开展适宜技术竞赛。全力推进县乡村适宜技术普及培训工作,力争2019年实现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的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9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2%的村卫生室能够开展4类以上适宜技术。
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
责任部门:各县区政府
3. 扎实推进中医药传承和发展,实现多元化中医药服务。
在我市现有三个国家级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一个省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基础上,按照《关于加强辽宁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的通知(辽卫办发【2019】122号)》文件要求,开展市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工作,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托我市民族、民间中医药发展基础,深入挖掘我市民间传统中医技法(包括推拿类、骨伤类、刮痧类、灸类等)传承人,开展民间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建设。鼓励传统技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对符合传承条件的中医药专家,采取医院推荐、市卫生健康委组织评定的方式,建设市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3-5个;对我市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人摸底调查,启动1-3个民间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旅广电局
责任部门:各县区政府
4. 完善抚顺市中医药社会组织,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
健全完善我市各类中医药社会组织,进一步规范市中医药学会、协会及各分会的管理。全面发挥社会组织在中医药行业发展中沟通政府、服务企业的积极作用,履行“代表、自律、管理、协调、服务”等职能,全力促进中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几个分会,发挥好协会在中医技术发展、传承中的作用。加强我市中医药学会、协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发挥协会在招商引资和大健康产业中的作用。
2019年,成立抚顺市卫生健康委为业务主管单位的抚顺市中医药协会,出台《抚顺市中医药学(协)会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市中医药学会、协会及各分会的管理;2020年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协会的分会,如养生保健分会、适宜技术分会、中药分会、康复分会等建设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抚顺市道地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发展协会,引导中医药行业企业为抚顺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发挥好协会的积极作用。
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各县区政府、市民政局
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5. 科学编制相关发展计划、规划,做好中医药健康产业顶层设计。
2019年,出台《2019年抚顺市中药材发展计划》和《抚顺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9年-2030年)》,编制《抚顺市中医药健康产业规划》、清原、新宾两县《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
两县发展规划于2019年5月底完成规划论证,2019-2020年两县将对《规划》中的建设项目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他两个规划2019年将完成论证,并进行2019-2020年任务分解和组织实施。
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各县区政府、市供销社
6. 打造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药研究所、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北京中医管理局、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等国内知名机构组织的交流合作,为县区及我市药企在中药材产业、健康产业发展中牵线搭桥。借助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及沈阳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师资和科研力量,为我市中药材产业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支撑。发挥抚顺中医药特色优势,以中医院与阿联酋迪拜开展技术合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探索我市中医医疗服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我市在中医药技术的输出,以及中医药产业方面与国际的联系。
2019年继续引荐医疗机构、药企等各行业投资商;进一步加强与正元地理信息集团等企业的洽谈力度,推动国医智慧健康小镇项目建设;密切跟踪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中医药国际城市建设等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落户抚顺。市中医院与阿联酋迪拜就技术合作进行深入洽谈,达成合作意向。发挥我市与国家科研机构联系的优势,农业农村局与相关县区配合开展标准化中草药种植、精深加工、产品开发,争取扩大我市中草药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各县区政府
7. 发展中医药+产业,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与相关领域深度融合。
(1)中医药+文化。
结合四季节气等开展我市文化节、文化体验等活动。继续推进中医药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逐步在医疗机构、旅游景区、中小学校、政府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与市教育局联合对小学生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在省、市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中开展“中医药研学基地”建设,传播中医药文化。挖掘前清中医药文化,在新宾县建设人参博物馆。
2019年筹备举办我市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节,不断扩大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影响力。并借此机会对我市名中医和骨干人才进行宣传;2019-2020年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对小学生定期进行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讲座;建设以抚顺县、望花区为试点的中医药知识角;2019年在萨尔浒风景区药香园、清原县英额门龙胆草种植基地、新宾县青松药业人参种植园等部分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中开展“中医药研学基地”建设,为全民了解中医药文化提供场所。大力挖掘并讲好努尔哈赤与中医药相关的养生文化故事。
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
责任部门:各县区政府、市文旅广电局、市教育局
(2)中医药+旅游。
切实发挥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利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药膳食疗馆等资源,提供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引导温泉、度假区、文化街和宾馆等旅游企业引入中医药元素和服务,形成一批与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
2019年在天女山森林公园等6家单位被评为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单位争创建市、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2019年对已有的省级、市级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进行回头看,将健康旅游示范单位打造成集旅游、养生保健、休闲体验、健康养老等为一体的旅游精品路线。丰远热高乐园、四合堂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高海清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青松药业、天女山森林公园等将作为首批中医养生保健体验为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的试点线路。
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
责任部门:各县区政府、市文旅广电局
(3)中医药+养老。
发挥中医药健康养老示范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中医医养结合工作,为养老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办中医门诊、诊所等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2019年进一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