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全省扩大绿色建造试点工作的通知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全省扩大绿色建造试点工作的通知
苏建质安〔2024〕59号

 

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37号)、《“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苏政规〔2023〕14号)等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绿色建造,积极推动我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建造方式转型升级,我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开展绿色建造扩大试点工作。结合常州市绿色建造试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我厅制定了《江苏省扩大绿色建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附件:

    1. 江苏省扩大绿色建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 常州市绿色建造试点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doc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年4月25日  

附件1

 

江苏省扩大绿色建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37号)、《“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苏政规〔2023〕14号)等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绿色建造,积极推动我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建造方式转型升级,结合常州市绿色建造试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决定在我省扩大绿色建造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要求,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采用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建造方式,提高工程建设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减少排放、提高效率、提升品质,提供优质生态的建筑产品,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生。采用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建造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用户体验优的高品质、高性能建筑产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绿色建造过程中,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坚持系统推进、统筹兼顾。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统筹兼顾,全方位、全行业、全过程发展绿色建造方式,运用一体化建造方式系统推进,对策划、设计、施工和交付等环节统一筹划与协调;对工程的生态、节约、性能、品质、效率、质量、安全、进度、成本、人文等全要素一体化统筹与平衡。坚持工业化建造与信息化手段融合、建筑业与制造业的理念和装备融合、建筑工地与工厂融合,提高工程建造质效,推进我省绿色建造新发展。

3. 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推动建造方式转型升级为主线,强化创新引领作用,通过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的科技创新和集约化的管理创新以及标准创新,不断完善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建造方式。将发展绿色建造与建筑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有机结合,以绿色建造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

(三)工作目标

通过充分吸收借鉴常州市绿色建造试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绿色建造试点工程项目,形成系统化的绿色建造政策、技术、实施体系,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建造示范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推广绿色建造提供借鉴。

二、试点范围及模式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每个设区市均应当进行试点,但可以结合地方实际选择不同模式:一是常州模式,即设区市范围内全域推行;二是选择不少于3个县(市、区),在其域内推行;三是遴选部分工程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各设区市试点的工程项目数(2024年)原则上不少于3个(改善型住宅不少于1个),南京市、苏州市不少于5个(改善型住宅不少于2个)。

三、试点任务

(一)绿色建造顶层设计。聚焦“双碳”目标,强化绿色建造理念,推动发展各专业协同的绿色策划、设计、施工、交付模式,逐步建立绿色建造管理制度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促进绿色建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

(二)建造活动绿色化。推动绿色策划,编制绿色建造策划方案;推动绿色设计,发挥协同设计优势;选用绿色建材,针对“四节一环保”要求,推动绿色施工;制定绿色交付要求,完成绿色交付工作,提升交付质量;发挥政府投资工程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批绿色建造示范工程。

(三)建造方式工业化。采用协同设计平台,实现全过程、全专业、各参与方的建筑一体化协同设计;建筑构件工厂化生产,减少施工现场环境污染,节约人力资源;推广应用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有效应用绿色建造新技术,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和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

(四)建造手段信息化。强化各阶段BIM应用,优化设计和施工流程;推动智能生产,保障施工标准化品质;推动智慧工地建设和数字化交付;促进信息互联技术与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深度融合,实现建造活动数字化和精益化,提高绿色建造效率,提升社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