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
陕政办发〔2012〕1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14年2月28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 ( 陕政发〔2014〕12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平稳的产销运行和市场供给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 ( 国办发〔2011〕5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目标

  (一)主要目标。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完善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二、重点任务

  (二)加强流通规划指导,促进市场合理布局。制定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各市(区)人民政府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并完善本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鲜活农产品网点发展规划。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制定本行政区域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的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鲜活农产品市场网络。

  (三)加快培育流通主体,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扶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企业,鼓励开展直销配送,引导经销商实现公司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扶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零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扶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企业开展共同配送和统一配送,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扶持培育一批产销联营的大型鲜活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动产销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

  (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引导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和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生鲜超市、平价商店、流动售菜车等鲜活农产品零售网点。加强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包装仓储、电子结算、检验检测和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扩大网上交易规模。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入拍卖等现代交易模式。加快农产品流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

  (五)加强产销衔接,创新流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超对接模式,进一步扩大农超对接规模,鼓励超市增加对接合作社数量和品种,增大对接销售额;积极发展农批对接模式,鼓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经销商通过代理、投资合作等方式与主产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切实发展产销一体化模式,推动流通企业在产地建设集配中心,在销地建设交易配送专区;探索发展直销直供模式,鼓励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酒店、机关、学校、企业、部队食堂和餐饮企业等直接对接。支持农业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在社区菜市场直供直销,推动在人口集中的社区有序设立周末菜市场及早、晚市等鲜活农产品零售网点。积极配合商务部,打造 “南菜北运”、“西果东送”等产销链条。每年举办全省范围内的产销对接活动,各市(区)可结合当地情况,举办相应的产销对接活动。

  (六)强化信息体系建设,引导生产和消费。加强部门协作,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发布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联通全省主要城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时交易系统,加强城市鲜活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七)完善储备调运制度,提高应急调控能力。在省、市两级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加强对储备商品的管理。建立完善肉和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在全省形成稳定的农产品跨区调运调节机制。各市(区)人民政府要合理确定耐贮存蔬菜的动态库存数量,保障应急供给,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八)加强质量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口。加快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加大对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项目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建立鲜活农产品经常性检测制度,实现抽检标准、程序、结果“三公开”,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鲜活农产品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监督销毁。

  三、保障措施

  (九)完善财税政策。增加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支持力度,各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财政配套资金,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在农产品主产区、集散地和主销区,升级改造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发挥财政资金引导示范作用,带动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完善农产品流通税收政策,免征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