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动“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提档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动“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提档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政办〔2022〕136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海西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西政〔2024〕68号规定,继续有效 。

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州政府各部门:

《推动“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提档升级的实施方案》已经州十五届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10月26日

推动“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提档升级的实施方案



为更好发挥我州枸杞产业发展优势,推动“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提档升级,不断扩大劳务经济规模,促进农牧区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增收,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按照国家、省州有关部署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州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融合发展”的原则,扎实开展劳务品牌提升行动,不断推动劳务经济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促进枸杞产业和劳务产业双促进、双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依托枸杞产业发展优势,通过集聚品牌效应、开展职称评定、强化培训输转、创建信息平台、加强服务保障,持续提升“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把“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打造成带动全省农牧区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靓丽名片。力争“十四五”期间,每年通过“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转移就业规模达到7万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5.08亿元。其中:实现省内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2.18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品牌形象

1.注册劳务品牌标识。设计注册能够充分体现地域特色、行业特点和整体形象的“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标识,指导各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和种植企业(种植户)树立品牌意识,在开展技能培训、组织输转、生产运营中广泛使用“海西枸杞采摘”品牌标识,做到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服务。

牵头单位:州人社局、州农牧局、州市监局

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

2.创建信息化平台。在“海西州手机就业服务大厅”开设“海西枸杞采摘”专栏,设置劳务用工需求、扶持政策解读等模块,为枸杞采摘务工人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和种植企业(种植户)供需对接搭建桥梁。同时,对劳动力输转、就业和收益进行动态监测,收集数据,形成大数据管理平台。

牵头单位:州人社局

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

3.成立行业协会。指导具有示范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企业(种植户)成立“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服务行业协会,作为“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的运营和管理主体。加强对枸杞种植企业(种植户)和采摘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提高行业自律能力和服务质量,引导从业人员品牌化经营、规范化操作、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

牵头单位:州人社局、州民政局、州农牧局、州林草局

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

(二)提高职业技能

4.大力开展枸杞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鼓励行业主管部门通过采取“乡镇组织摸底、专业机构培训、行业部门监管”的模式,围绕枸杞种植、加工、销售协同开展枸杞栽培、田间管理、采摘烘干、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各类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逐步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牵头单位:州农牧局、州林草局、州商务局、州人社局、州科技局

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

5.强化人力资源服务技能培训。组织村“两委”负责人、劳务经纪人、致富带头人、就业联络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等群体,围绕劳务输转政策、劳务经纪运作程序等内容开展常态化培训,落实培训补贴,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牵头单位:州人社局、州农牧局、州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

6.加大创业人员培训力度。依托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海西州培训基地、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海西州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培训资源,围绕枸杞产业发展和“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提档升级,组织有资金、有技术、有项目和创业愿望的农牧区劳动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创业人员开展“创业+技能”特色培训项目和经营管理人员“创办你的企业”(SYB)和“改善你的企业”(IYB)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提高创业能力。

牵头单位:州人社局

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

7.做好技术职称评审和人才评价工作。落实青海省人社厅《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全面推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通知》等劳务品牌相关职业技能评价政策,引导和鼓励对有评定需求的枸杞产业从业人员申报评定相关职称。加强枸杞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和人力资源服务技能带头人培养,鼓励有条件的枸杞种植、加工企业申报“金蓝领”工作室建设,支持枸杞领域技能人才申报“昆仑英才”技术技能人才等青海省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人才选拔项目。

牵头单位:州人社局、州农牧局、州林草局

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

(三)发挥政策合力

8.加强劳务品牌用工企业支持力度。对劳务品牌企业及就业帮扶车间(包括农业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新增就业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帮扶对象就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其社保补贴和每吸纳一人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牵头单位:州人社局、州财政局、州乡村振兴局、州农牧局

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

9.落实劳务经纪人补贴政策。按照《青海省劳务经纪人激励服务暂行办法》《关于青海省就业创业资金使用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劳务经纪人组织带领省内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6个月(含)以内的、6个月到1年的、1年以上的,分别按照每人50元、100元、2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带领省内农牧区低保户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转移就业的在上述补贴的基础上每人增加50元。

牵头单位:州人社局、州财政局

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

10.加强劳务品牌投融资服务。鼓励银行等金融部门加强对劳务品牌企业的支持服务,对依托枸杞产业自主创业者、合伙经营主体或小微企业,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其中,个人自主创业的,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为20万元;合伙创业的,按符合条件的合伙创业人数累加,按每人上浮10%的比例计算担保额度,总额度最高不超过220万元;给予小微企业最高不超过400万元的创业贷款。充分发挥银行信贷、保险资金、多层次资本市场及融资担保机构(基金)等作用,拓展劳务品牌龙头企业投融资渠道。

牵头单位:州人社局、州财政局、人行海西中心支行

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