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
陕政发〔2009〕14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14年2月28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 ( 陕政发〔2014〕12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关注农民群众健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5到2008年累计投入达27亿元, 其中2008年的投入是2005年的2.79倍,使我省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前三年实现全覆盖。2008年,农民参合率达到92.72%,报销费用从2005年平均668元提高到1101元,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缓解。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认真执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陕政发〔2006〕33号)的基础上,现就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改革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陕西省情,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和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强化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的责任,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卫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促进城乡卫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 全省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和农村卫生投入机制基本建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综合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以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基本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素质明显提高;农村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药品虚高定价得到有效遏制;农村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加快村级卫生组织建设发展

3. 完成组织设置。一个行政村原则上设立一个卫生室。村卫生室可以集体办,也可由具备从业资格的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或其他社会力量办。村卫生室设置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服务面积、服务人口、交通条件等,合理布局,以方便群众、有效利用。

4. 规范建设标准。全省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村卫生室建设,建设标准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村卫生室应做到诊察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开,业务用房面积一般不得少于60平方米,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业务用房面积应相应提高。对业务用房未达标的进行改扩建或新建,要充分利用其他村级空闲场所(如闲置的小学等)进行改造。对达到建设标准、验收合格的村卫生室,省政府实行“以奖代补”,以县为单位每个村卫生室平均补助1万元,有条件的市、县可再给予适当补助。鼓励支持吸纳社会其他资金投向村卫生室建设。

5. 明确人员资质。乡村医生必须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具备助理执业医师及以上资格,医德良好,能够热心为群众服务。要及时充实乡村医生队伍,优化学历、年龄结构。对有设置规划、无合格乡村医生的村卫生室,允许具备资质的异地人员从业。鼓励县、乡退休医师到村卫生室工作。

6. 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全省村卫生室机构名称,实行标识标牌、医疗文书、防保卡册、工作制度、收费票据五统一,做到诊疗有登记、开药有处方、收费有凭证、防保有卡册、疫情有报告、消毒有记录、药品购销与新农合补助有台账。

7. 加大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补助力度。改变现行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方式,按服务人口补助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省级承担部分实行分类补助。乡村医生补助根据考核结果发放,考核办法由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共同制定,县级卫生、财政部门组织实施。

三、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发展

8.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乡镇卫生院根据职能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院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形成院长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乡镇卫生院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自主分配。个人收入不得与业务收入挂钩。

9. 改善工作生活条件。乡镇卫生院要在开展正常业务的同时,妥善解决职工的住宿、用餐等生活问题,为乡镇卫生院“留住人才”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10. 完善投入机制。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县级财政全额预算安排,对其职工应交纳的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统筹费用单位负担部分及按国家标准核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由县级财政负担。落实《若干意见》中关于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经费的规定。

11. 规范管理。全省乡镇卫生院统一标识,用两年时间完成乡镇卫生院的规范化建设和技术等级认定工作,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加强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12. 合理解决兼职问题。对取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经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考试考核合格,可同时兼职其他临床业务或者医技工作(仅限在乡镇卫生院执业),实现乡镇卫生院一人多职、一专多能。

13. 加强工作考核。乡镇卫生院管理考核的原则意见由省卫生厅制定,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院长予以解聘,工作人员的考核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执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考核结果提出乡、村卫生机构相关经费意见,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办法核拨。

四、提升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4. 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培养力度。县中医院要突出中医特色,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县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孕产妇急救能力建设,强化出生缺陷防治;县级公共卫生机构要重点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和对乡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能力。有效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中心指导作用。

15. 完善基础建设。采取摸清底子、做好规划、填平补齐、分步实施的办法,使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县医院、县中医院重点加强急诊科、手术室、供应室、重症监护室、药房的规范化建设;县妇幼保健机构重点加强产科、儿科、保健科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点加强实验室建设;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加强业务用房建设。

五、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6. 加大培养力度。落实省“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等政策。西安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延安大学和设有医学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卫生学校要重点为农村培养卫生人才。选择一所设置临床医学专业的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乡村全科医生培养培训的试点基地。鼓励农村卫生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17. 强化在职培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制订人才培养规划,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加强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的培养。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五年必须到县以上业务单位进修学习一次,时间不少于半年,进修期间享受在岗待遇。市、县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培训资金。对乡村医生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一次。

18. 优化人员结构。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录用的临床医学专业新进人员,其中,进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进入乡镇卫生院的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缺编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定面向社会公开聘用具备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医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