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支持中科院高端创新资源落户麒麟科技城的政策措施和支持升建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政策措施的通知
宁政发〔2019〕13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支持中科院高端创新资源落户麒麟科技城的政策措施》和《支持升建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9年8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支持中科院高端创新资源落户麒麟科技城的政策措施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委发〔2018〕1号)、《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委发〔2019〕1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加快把麒麟科技城建设成为创新名城建设的核心区,进一步推动中科院高端创新资源在南京麒麟科技城集聚发展,形成中科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创新高地,实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我市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深度融合,特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强化高端项目引进。对麒麟科技城引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科研平台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单独研究制定扶持措施。
二、强化人才安居保障。统筹安排土地建设首期1000套共有产权房(限定销售对象、限定销售价格),保障新引进的、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无自有住房的中科院高端科研人才,执行与人才实际服务年限、市场化评估价格挂钩的转让和政府回购机制。
三、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在按市相关规定享受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对落户麒麟科技城的经中组部、科技部和中科院认定的杰出人才,根据人才意向对其子女入学等需求,突破区域限制,在全市层面给予统筹解决。
四、强化土地要素供给。加大麒麟科技城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力度,优先给予中科院落地麒麟科技城项目土地空间规划、建设用地指标支持。
五、强化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启动地铁12号线建设,进一步优化调整麒麟科技城内线路走向、规划站点等。
六、强化财政统筹保障。市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科院落地麒麟项目。中科院落地麒麟科技城项目的地方配套部分由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按5:3:2比例共同分担,其中麒麟科创园承担部分由麒麟科创园与东南集团共同协商解决。
七、成立高位协调领导小组。成立麒麟科技城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与中科院南京分院主要领导任执行组长,小组成员由中科院南京分院、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房产局、地铁集团、东南集团、江宁区、麒麟科创园等相关单位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麒麟科创园管委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大事项。
支持升建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政策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4号)精神,支持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建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南京农高区”),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验区,在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委发〔2018〕1号)、《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委发〔2019〕1号)等相关政策文件基础上,特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加快龙头企业培育集聚。支持南京农高区生物农业、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制造、农业科技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加强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细分行业50强等头部企业的引进,鼓励头部企业在南京农高区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功能机构,同时集聚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的配套中小企业,促进农业产业链条的前延后伸、相互融合,大幅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支持南京农高区未来食品产业园建设,在国家和省各安排1亿元科技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市财政统筹安排1亿元,按照国家食品产业规划布局引领未来食品产业发展,推动食品产业向南京农高区集聚。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将南京农高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纳入省市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对列入重大项目清单的产业项目、功能平台项目优先安排用地计划,特别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
二、优化园区产业布局。以创新集约、提质增效为重点,围绕产业链发展,推动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相互促进、合理布局,优化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形态。现代农业以绿色有机化为主攻方向,支持南京农高区实施生物种业土壤改良转换,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由市财政给予补助,并支持引进检测机构、发展生物种业。先进制造业以机械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对园区涉农企业新引进智能化装备的,可视同工业企业给予奖补,最高不超过800万元。积极向上争取园区植物工厂、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用电费用按照农用电价格结算,支持南京农高区多途径探索能源供应方案。现代服务业以品牌化标准化为主攻方向,支持南京农高区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拓展农产品线上线下展示展销渠道,加大农产品产销供应链建设,试点推广“生产基地+销售网点”直配模式。支持南京农高区设立“五莓(梅)”等鲜果冷链、仓储中心,对符合要求的冷链、仓储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三、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培育力度,给予重点扶持,优先推荐市级备案,不断增强其造血、孵化功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积极争取国家未来食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南京农高区。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深化星创天地建设。对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